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第102章 升级驿站!加装防御机关

快速驿道首段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丝路通驿”的防御升级计划也正式提上日程。陈砚站在驿站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连绵的戈壁滩,手中紧握着墨家机关城的核心布局图——依据系统奖励的图谱与高级机关术的传承,此次升级将围绕“攻防一体、地脉驱动、智能预警”三大核心展开,旨在将驿站打造成为西域最坚固的防御枢纽。

“墨丁,重型连弩炮的量产进度如何?”陈砚转头询问。身后的墨丁捧着工程图纸,快步上前汇报:“回大人,目前已锻造出三门重型连弩炮,玄铁齿轮与火药包的制作工艺均已成熟,后续每日可量产一门。然而,驿站现有的箭塔仅有四座,若要实现全方位防御,还需增设四座箭塔,分别部署在驿站的四角。”

陈砚点头认可,指向城墙的四角:“就在这四个位置修建新箭塔,高度提升至五丈,塔身采用大宛青石与夯土混合建造,以抵御投石机的撞击。每座箭塔配备一门重型连弩炮与两名机关操控手,并加装地脉能量传输管道,使连弩炮无需人力转动齿轮,仅通过地脉驱动核心便能自动填装发射。”

工匠们迅速展开行动,搬运青石、挖掘地脉管道、搭建箭塔框架。得益于地龙机的高效运作,箭塔地基的挖掘仅用半天便告完成;地脉管道沿着城墙内侧铺设,与驿站中心的地脉驱动核心相连,形成了一张无形的能量网络。三日后,四座新箭塔拔地而起,青灰色的塔身与原有城墙浑然一体,炮口瞄准驿站外的开阔地带,散发出令人敬畏的威慑力。

“启动连弩炮测试!”陈砚站在北门箭塔下,高声下令。墨丁转动核心枢纽,地脉能量顺着管道涌入箭塔,连弩炮的齿轮自动旋转,五十支加装火药包的铁箭瞬间填入箭槽。“咻——”铁箭呼啸而出,四百步外的模拟匈奴营帐瞬间被穿透,火药包引爆后,营帐燃起熊熊大火,烟尘直冲云霄。

“好!”城墙上的士兵们欢呼雀跃,李陵激动地说道:“有这八座箭塔守护,即便匈奴再来一万骑兵,也休想靠近驿站半步!”

解决了“攻”的问题后,陈砚将重心转向“防”的升级。根据天工造物图谱,此次将在驿站外布设三层地脉驱动陷阱:第一层为“感应式地刺阵”,通过地脉能量感应骑兵的马蹄震动,自动弹出三尺铁刺;第二层是“燃油喷射沟”,一旦有敌军踏入,便会喷射火焰,形成火墙;第三层为“绊马索机关”,由地脉驱动的钢丝绳隐藏在地表下,可瞬间弹出缠绕马蹄。

“这些陷阱必须与侦查鸢的预警系统联动。” 陈砚指向驿站东侧的高台,“在那里搭建侦查鸢基站,部署三架侦查鸢,每架可覆盖百里范围的巡逻。一旦侦测到敌军动向,便会通过地脉信号传递至驿站中枢,自动触发相应区域的陷阱。”

工匠们在高台上架设信号接收器,将侦查鸢的操控核心与地脉驱动系统相连。陈砚亲自调试侦查鸢,这架由轻质木料与丝绸制成的机关鸢,翼展达两丈,尾部配备地脉能量推进器,通过机关操控手的手势即可调整飞行方向。启动后,侦察鸢缓缓升空,宛如一只巨大的飞鸟,朝着戈壁滩深处飞去。实时画面通过信号接收器传回驿站中枢的沙盘上,清晰显示出百里内的地形与动态。

“太神奇了!” 负责预警的士兵们惊叹不已,“今后再也不用冒险外出侦查,只需在驿站内便能掌握敌军动向!”

升级计划的最后一步,是改造驿站的“中枢防御系统”。陈砚将驿站中心的议事厅改造成机关中枢,放置一个直径三丈的地脉能量核心,核心周边分布着八面机关控制屏,分别对应箭塔、陷阱、侦查鸢、粮仓、水窖等关键区域。通过控制屏,可实时查看各区域的状态,调整连弩炮的射程、陷阱的触发灵敏度,甚至能在紧急情况下启动驿站的“封城模式”——城墙内侧的铁板自动落下,将驿站完全封闭,形成坚不可摧的防御屏障。

“大人,疏勒王遣人送来一批硫磺与硝石,并派遣百名工匠前来协助升级工程。”一名侍卫前来禀报。陈砚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传我命令,妥善接待疏勒工匠,让他们参与火药包的制作与陷阱的布设,并学习地脉驱动技术。今后疏勒的驿站升级时,便能自主完成。”

七日后,“丝路通驿”的防御升级全面竣工。站在城楼远眺,八座箭塔巍然耸立,驿站外的三层陷阱隐于地表,侦查鸢在高空盘旋,地脉驱动核心发出轻微的嗡鸣声,整个驿站犹如一只蓄势待发的巨兽,守护着脚下的丝绸之路。

恰逢周仲平率领商队从乌孙归来,目睹升级后的驿站,他震惊得目瞪口呆:“陈大人,这驿站如今真是固若金汤!我们商队今后行丝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他指着远处正在卸货的西域商队,笑言:“您看,得知驿站升级,更多商队纷纷赶来贸易,连罗马的玻璃商队也慕名而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