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第三日,正抵达龟兹国边境的绿洲驿站进行休整。陈砚刚与墨珩探讨完乌孙机关城墙的初步设计方案,腰间的青铜残片突然迸发出耀眼的绿光,系统光幕在他眼前缓缓展开,一行醒目的金色文字浮现:“触发主线任务 —— 随张骞出使西域,深化大汉与西域诸国的战略绑定。”
系统提示音随即响起,清晰地宣读了任务细则:“主线任务目标:一、协助张骞完成与乌孙的‘军事互助协议’签订,促使乌孙在漠北决战期间出兵牵制匈奴右部;二、联合张骞团队,在于阗、大宛、龟兹三国设立‘技术贸易联盟’,利用墨家技术换取西域的良马、玉石、铁矿石等战略资源;三、绘制完整的西域交通与资源分布图,标注可供建设丝路据点的关键节点,为后续基建扩张提供数据支持。任务时限:三个月。任务奖励:解锁‘西域战略地图’全功能、功绩值增加、获得墨家工坊‘跨地域技术传输’权限。”
陈砚心中一震,主线任务的目标较之此前的出使计划更为宏伟,不仅囊括技术与贸易合作,更触及军事协同与战略布局。他正陷入沉思之际,驿站外骤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敢疾步闯入帐篷,禀报道:“大人,张骞大人率领的使团已抵达驿站外!他们奉命前往乌孙商议军事合作,特意绕道与我们汇合。”
陈砚与墨珩、张谦等人立刻起身迎接。驿站外,一支同样身着大汉服饰的使团正井然有序地休整,为首的中年男子目光深邃,蓄着浓密的胡须,正是三次出使西域的张骞。他见到陈砚,快步上前,拱手笑道:“陈尚书大名如雷贯耳,听闻阁下携墨家技术出使西域,老夫特在此恭候,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大人乃开拓西域之先驱,陈某素来敬仰不已。”陈砚恭敬地回礼道,“此次系统发布的主线任务,正是协助大人完成西域战略布局。我们两路使团汇合,定能事半功倍。”
张骞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露出会心一笑——他虽不明“系统”为何物,但深知陈砚身怀奇术,此前丝路基建的诸多成果已令他颇为信服。“老夫此行,核心任务便是与乌孙结盟抗匈。”张骞拉着陈砚步入驿站主帐,直截了当地说道,“乌孙国王昆莫既忌惮匈奴威势,又渴望大汉的技术与支持,故而犹豫不决。如今有你带来的墨家技术作为筹码,再加上军事互助的承诺,结盟之事必有八成把握。”
陈砚点头,将系统主线任务的核心目标告知张骞:“张大人,我们不仅要达成军事同盟,还需推动技术与贸易的深度绑定。我已请墨珩先生备妥楚墨的防御机关与民生技术图纸,可在乌孙建设机关城墙与灌溉系统,换取他们的铁矿石与良马长期供应。此外,还需联合设立技术贸易联盟,实现大汉的丝绸、瓷器与西域资源的互通有无。”
墨珩适时取出精心绘制的图纸,递给张骞:“这是‘子母连环防御阵’的图纸,适用于乌孙都城的防御,能够有效抵御匈奴骑兵的冲击;此外还有‘多级蓄水灌溉系统’,非常适合乌孙的草原与绿洲地形,可以大幅提升粮食产量。这两项技术,足以彰显大汉的诚意与实力。”
张骞仔细翻阅着图纸,眼中流露出惊叹之情:“墨家机关术果然精妙绝伦!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撑,昆莫必定会心动。老夫在西域多年,深知各国都渴望改善民生、强化防御,你所提出的‘技术贸易联盟’,定能得到广泛的积极响应。”
当晚,两支使团合并一处,在驿站召开协同会议。张骞详细介绍了西域诸国的现状:“乌孙国力最强,控弦之士数万,是抗匈的关键盟友;于阗盛产玉石,且急需灌溉技术;大宛的汗血宝马天下闻名,但其炼铁技术落后;龟兹地处西域中心,是交通枢纽,却常受匈奴侵扰。我们可按‘先强后弱、先急后缓’的策略推进,先与乌孙结盟,再以乌孙为榜样,带动其他三国加入联盟。”
陈砚则补充了基建与技术推广的规划:“张大人负责外交谈判与军事协议签订,我们团队负责技术演示与合作落地。明日抵达龟兹后,可先在龟兹城外搭建小型技术演示场,展示水力灌溉机与简易防御机关,让龟兹国王亲眼目睹技术之利;同时,由墨山带领工匠,协助龟兹修复此前被匈奴破坏的城池,以此作为结盟的铺垫。”
墨珩进一步细化了技术方案:“在修复龟兹城池时,可以采用楚墨的‘快速加固法’,利用预制精铁构件与夯土相结合,仅需十日即可完成城墙加固;在演示灌溉技术时,可根据龟兹的河流分布情况,现场铺设小型滴灌系统,让农户当场目睹节水效果。”
张谦则从贸易角度提出了建议:“技术合作必须明确利益分配,可以规定西域诸国以资源抵付技术费用——乌孙每年供应铁矿石十万斤、良马千匹;于阗每月上缴玉石百斤;大宛每年提供汗血宝马五百匹;龟兹则开放境内商路,减免大汉商队的税收。这样一来,双方互利共赢,联盟才能长久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