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 第365章 证人串联,证据链形成

手机倒扣在副驾上,屏幕还亮着那条消息:阎罗三年前领过特供印章油墨,用途写着“私人书画收藏”。

顾轩没急着动。

车停在档案馆后巷的临时停车位,引擎早已熄灭。他盯着窗外,对面是市财政局老家属楼的一排窗户,其中一扇半开着,挂着件褪色蓝布窗帘,在风里轻轻晃。

他看了眼时间,九点十七分。

王德海说十点会下楼遛狗,那只金毛已经八岁了,走不动远路,一般就在楼下花坛绕三圈。

顾轩推门下车,手里拎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打印出来的DQ-7X文件影印件,还有一页脱敏的技术流程图。他在街角买了杯豆浆,坐在长椅上等。

十分钟后,老人牵着狗慢慢走出来,脖子上搭了条毛巾,走路有点跛。

顾轩起身迎上去,把豆浆递过去,“王科长,天凉,喝口热的。”

王德海愣了一下,眼神扫过纸袋,“你真是顾主任?”

“上周五培训会上坐最后一排的那个。”顾轩笑了笑,“我找您,是因为一笔茶叶款。”

老人手一抖,狗绳差点松了。

“我知道您当年提过意见。”顾轩压低声音,“‘专项资金跨境结算无需复核’这条,您在内部系统留过批注,后来被删了。”

王德海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现在有人用这个漏洞洗钱。”顾轩打开纸袋,抽出那份影印件,“签字页下方有个电子签替代标记,是预算科去年才废止的技术通道。您看看,是不是你们科的操作痕迹?”

老人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颤。他蹲下来假装整理狗绳,其实是在借身体挡住旁人视线,仔细看那行小字。

“这……这不是正式流程。”他声音很轻,“我们那时候,上面让走绿色通道,说是领导特批项目。我在空白单上录过几笔,名字都空着,只填金额和用途。”

“这批项目里有没有‘华瑞国际供应链’?”

“有。”王德海点头,“昆仑雪菊采购,每月十七号前后打款,一共七次。每次都是非归档版文件直接下发,不进主账系统。”

顾轩心里一沉。

又是十七号。

他父亲签字的日子,灾款转移启动的时间点。

“您愿意写份说明吗?”顾轩问,“匿名提交监察组,我可以安排加密通道,不会暴露您。”

王德海沉默很久,“我退休了,不想惹事。”

“但这件事牵扯到十五年前那场灾款案。”顾轩看着他,“您当年质疑制度漏洞,结果被调离岗位。现在动手的人,还是同一批。”

老人抬起头,眼里有了光。

“我写。”他说,“但我有个条件——你要保证,这份材料不会单独流出。必须和其他证据一起交上去,不然我就是靶子。”

“可以。”顾轩从口袋里拿出一张SIM卡,“这是周支队给的加密联络卡,您写好后通过它传我,不留记录。”

两人又聊了几句细节,王德海牵着狗走了。顾轩站在原地,把空豆浆杯捏扁扔进垃圾桶。

下午两点,他出现在城北一个老旧小区。

李芳住四楼,丈夫在区税务局工作,儿子今年高三,正准备考公务员。

她开门时穿着家居服,头发随意扎着,看到顾轩的第一反应是往后退了一步。

“你怎么找到这儿的?”

“没人跟踪我。”顾轩把纸袋放在鞋柜上,“我只是想请您做个专业判断。”

他取出那张流程图,铺在茶几上,“这几处操作节点,您觉得合规吗?”

李芳戴上眼镜,看了一会儿,眉头越皱越紧。

“这种免审标识注入方式……”她抬头,“你们查的是‘华瑞供应链’项目?”

“您知道?”

“我做过。”她苦笑,“那时候财务科接到通知,说这批茶叶款是高层直批,按普通物资走账就行。我们不能查资金去向,也不能留电子日志。”

“您有没有备份?”

“当时怕出问题,我自己导了一份临时台账。”她犹豫了一下,“但我从来没敢拿出来。”

“现在能给我吗?”

“我得想想。”李芳摇头,“我男人马上要政审,孩子前途不能毁了。”

顾轩没再逼她,留下联系方式就走了。

两天后,他收到一条短信:晚上八点,老地方见。

见面地点是社区活动中心的图书角,没人注意。

李芳带来一个U盘,藏在一本《会计实务》书里。

“三笔付款记录都在这儿。”她说,“时间分别是三月十七、四月十七、五月十七。收款方全是华瑞国际,备注统一写‘昆仑雪菊结算’。”

顾轩接过U盘,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物证有了,执行层的痕迹也拿到了。

接下来是审批链条的闭环。

当晚十一点,他坐在办公室,桌上摊开三份材料:王德海的手写说明、李芳的台账截图、DQ-7X文件复印件。

电脑屏幕上,技术顾问正在破解SD卡里的加密分区。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