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 第345章 媒体的新战,舆论的延续

手机震动了一下。

顾轩低头看了眼屏幕,是林若晴发来的消息:“脚本已改好,今晚八点上线第一篇。”

他没回,只是把笔记本合上,指尖在檀木珠上轻轻滑过。时间刚好卡在六点十七分,陈岚应该已经拿到了材料。现在,轮到另一条线动起来。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个未标记的U盘,插进电脑。里面存着三份文件:一份是星澜传媒与南洋咨询之间的资金流向图,一份是恒远置业参与东区旧改项目的投标记录,还有一份是从周临川那里拿到的安衡咨询员工名单。这些不能直接用,但可以变成报道里的“数据支撑”。

他快速拷贝到加密邮箱,发送至一个只有林若晴知道的地址。发送成功后,他删掉了本地记录,拔出U盘碾碎成两半,扔进废纸篓底部。

七点四十五分,办公室灯还亮着。

他靠在椅背上,刷新着本地新闻平台。首页依旧平静,没有任何相关词条。他知道,这种事不会立刻冒头。

八点零三分,一条标题跳了出来——《公益之名下的资本迷踪》。

文章署名是“深瞳调查组”,配图是一张脱敏处理后的银行流水截图,金额、账号打了码,但转账时间清晰可见:一笔一百二十万的资金,在YH-0937项目审批暂停后的第七天,从星澜传媒账户转出,流向新加坡某企业。

文中提到,“该接收方无公开业务信息,注册地为免税岛,疑似空壳公司”,并引用一位匿名财经专家的话说:“短期内大额跨境转移,且用途不明,存在洗钱或资产外逃风险。”

最关键的一句藏在第三段:“资金划拨时间节点与某市级重点项目决策延迟高度重合,公众有理由质疑其背后是否存在隐性关联。”

顾轩盯着这句话看了三秒。

这是他说的原话,一字不差。

评论区已经开始有人追问:“哪个项目?”“是不是和最近被叫去谈话的那个领导有关?”

也有水军在刷“纯属巧合”“企业自由支配资金,关政府什么事”。

但他不在乎开头有多少质疑。只要话题能跑出去,就没人能摁得住。

八点三十六分,这篇报道被两家地方自媒体转载,标题变得更尖锐:《百万善款出国,谁在背后点头?》

九点十二分,一个百万粉丝的时评博主发了长文分析,指出“应急维护”类拨款近年来频繁出现在非紧急项目中,呼吁审计部门介入核查。

顾轩点开热评第一条评论,是个网友整理的时间轴图片:程维山签字日、赵海生进入档案室日、财政拨款日、资金出境日,四个红点连成一条直线。

转发量破五万的时候,他拨通了林若晴的电话。

“第一波打出去了。”她的声音有点哑,“宣传部那边还没反应,但我估计撑不过明天早会。”

“第二批料准备好了吗?”他问。

“在写第二篇,《影子公司浮出水面》。你要的数据我都用了,就是得换个说法。”

“怎么讲?”

“我说‘多家企业存在交叉持股痕迹,实际控制人身份模糊’,再放一张股权结构图。虽然没点名,但懂的人自然懂。”

顾轩点头。“够了。让他们自己对号入座。”

“你还想推多深?”她顿了顿,“再往上捅,我可能保不住位置。”

“不用你扛。”他说,“真要出事,就说线索来自市民匿名举报。所有资料都是公开渠道拼出来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她的声音低下去,“他们要是查后台IP,还是会追到我。”

顾轩捏紧了手机。

他知道她在冒什么险。一个刚调来不久的宣传口新人,突然爆这种料,背后没人撑腰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你哪天突然被调走,或者账号封了。”他说,“记住,备用邮箱里还有三份存档。密码是你父亲最后一次公开讲话的日期。”

林若晴呼吸轻了一瞬。

那是她爸落马前,在市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日。

“你留着吧。”她笑了笑,“我现在倒是不怕了。这些人越捂,说明越怕被人看。”

挂了电话,顾轩打开另一个网页,搜索“星澜传媒”。

不到半小时,百度词条已经被编辑过,新增了一句:“因涉嫌违规资金操作正接受有关部门关注。”

他嘴角动了动。

这才多久?风向已经在变了。

九点五十八分,热搜榜更新。

#星澜传媒 资金去向不明# 悄悄爬到了第十三位。

十点二十七分,冲进前十。

他继续等。

凌晨十二点十四分,话题升至第三,标题变成了:“星澜背后,是谁在动财政蛋糕?”

底下热评第一条写着:“建议纪委查一查,这笔钱到底算不算‘应急’。”

顾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街道空荡,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他看见自己的倒影贴在玻璃上,眼睛有些发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