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第225章 坏消息

暴雨肆虐了将近一夜,直至天明时分才渐渐转为淅淅沥沥的细雨。

静思苑内积水未退,残破的芭蕉叶耷拉着,满目狼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一种雨后的清寒。

陈佳乐几乎一夜未眠。

那本《吴中风物志》被她藏在枕下,薄薄的书册却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心绪难平。

“待时”二字如同烙印,刻在她的脑海里,与江南的“星火”,与沈涟清的“金石之声”,与顾青兰的“切莫妄动”,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充满希望的网,却又被这深宫高墙牢牢困住。

严尚宫送来的衣物是普通的棉布材质,颜色素净,尺寸竟意外地合身。

她换下那身沾染了刑部晦气的破烂衣衫,用冰冷的清水仔细擦拭了身体和那头显眼的雪发,试图洗去连日来的污浊与颓唐。

镜中映出的少女,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深处那点几乎熄灭的火光,已然重新稳定地燃烧起来,甚至比以往更加沉静,更加锐利。

她知道,从发现那两个字开始,她在这宫里的处境就变了。

她不再是一个完全被动等待裁决的囚徒,而是一个知晓了某种秘密的参与者,尽管这参与依旧被动,且危机四伏。

早膳依旧准时送来,依旧是那两个沉默的宫女。

陈佳乐尝试着在她们摆放碗筷时,状似无意地轻声道:“昨夜雨真大,院里的芭蕉怕是受不住了。”

其中一个宫女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飞快地抬眼看了一下窗外,又立刻低下头去,含糊地“嗯”了一声,再无他话。

“灵犀一点”悄然运转,陈佳乐捕捉到那宫女低头瞬间眼底掠过的一丝极淡的忧虑,并非针对芭蕉,更像是……某种物伤其类的怅惘。

这些底层宫人,也并非全然麻木。

她心中暗忖。

用过早膳,细雨仍未停歇。

陈佳乐拿起那几本地方志,坐到窗边,佯装阅读,实则心神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她在等,等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信号,或者,等皇后下一步的动作。

时间在雨丝的滴答声中缓慢流逝。

将近午时,院门外再次传来动静。

这一次,来的不是严尚宫,而是一个面生的小太监,年纪很轻,眉眼间还带着几分未褪尽的稚气,但行动举止却异常沉稳。

他手中捧着一个食盒,低着头,快步走到廊下。

“陈姑娘,这是尚食局新做的点心,娘娘赏的。”

小太监的声音不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刻意压低了。

陈佳乐心中微动,皇后赏赐点心?

她起身,微微颔首:“谢娘娘恩典。”

小太监将食盒放在石桌上,却没有立刻离开。

他抬起眼,飞快地看了陈佳乐一眼,那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机警。

随即,他像是被什么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手肘“不小心”撞翻了食盒的盖子。

几样精致的点心滚落出来,其中一个糯米荷花酥正好滚到陈佳乐脚边。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小太监慌忙跪下,声音带着惶恐,手忙脚乱地收拾。

就在他俯身拾起那个荷花酥的瞬间,陈佳乐清晰地看到,他借着身体的遮挡,将一个小小的、揉成团的蜡丸,极快地塞进了点心下面垫着的荷叶衬垫褶皱里。

动作快如闪电,若非陈佳乐一直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察觉。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但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甚至弯腰亲手扶起了那小太监,温声道:“无妨,不过是意外,起来吧。”

她的指尖触碰到小太监的手臂,能感觉到那单薄布料下肌肉的瞬间紧绷。

“灵犀一点”让她捕捉到了一丝强烈的紧张,以及……一种完成任务后的如释重负。

小太监不敢看她,连声道谢,收拾好食盒,几乎是逃也似的退出了院子。

院门重新合拢。

陈佳乐站在原地,听着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她缓缓坐回窗边,目光落在那个被“意外”撞翻、又重新摆好的食盒上。

皇后赏赐的点心……一个小太监“不小心”掉落的蜡丸……

这皇宫之内,果然步步惊心,却也……暗藏玄机。

她没有立刻去动那个蜡丸。

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直到确认外面再无任何动静,直到细雨渐渐停歇,天光重新从云层缝隙中透出。

她这才起身,若无其事地拿起一块点心,慢慢吃着。

眼神却始终留意着四周。

然后,她像是要整理衬垫一般,自然地将那荷叶衬垫拿起。

指尖在褶皱处轻轻一探,那颗冰凉、滑腻的蜡丸便落入了她的掌心。

她不动声色地将蜡丸拢入袖中,拿着那本《吴中风物志》,走回内室。

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她才允许自己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摊开手掌,那颗小小的、浑圆的蜡丸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枚凝固的眼泪。

她走到床边,用指甲小心地刮开蜡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