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第223章 入宫

宫轿行进得异常平稳,几乎感觉不到颠簸,与外间街市的喧嚣彻底隔绝。

轿厢内弥漫着一种清冷的檀香,与刑部大牢的霉味、讯问室的腥臊形成惨烈对比。

陈佳乐靠着轿壁,身体的每一处关节都在叫嚣着疼痛与疲惫,但精神却如同被冰水浸过,异常清醒。

皇后。

这个称谓在她心头盘旋,带着难以言喻的重量。

宫宴那夜的警示言犹在耳,那双凤眸中温和表象下的深意,此刻回想起来,更觉寒意森森。

她为何要插手?

是看到了都察院奏章引发的风浪,想要亲自掌控局面?

还是……她与那“玄石”,本就有着不为人知的牵扯?

“灵犀一点”的技能尚在冷却,她无法凭借外力感知吉凶,只能依靠最本能的直觉和这些时日磨砺出的心智去判断。

轿子终于停下。

帘幕被掀开,那名传旨的女官面无表情地立在轿外。

天色已近黄昏,暮色为眼前这座精巧华丽的宫苑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

“懿宁宫偏殿”几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余晖下闪着幽光。

她被引着,踏入殿内。

地面光可鉴人,映出她狼狈不堪的身影。

殿中陈设并不如何奢华,却处处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与底蕴。

空气中浮动着更浓郁的檀香,混杂着一种陈年书卷和昂贵香料的气息。

“在此等候。”女官丢下这句话,便退至殿门处,如同泥塑木雕,不再看她一眼。

时间在死寂中缓慢流淌。

每一息都显得无比漫长。

陈佳乐垂首立于殿中,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搏动的声音。

她悄悄活动了一下被绳索勒得淤青的手腕,目光快速而谨慎地扫过四周。

殿内没有多余的宫人,唯有角落鎏金仙鹤香炉口中袅袅吐出的青烟,证明着此间并非空置。

墙壁上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笔法老辣,绝非俗品。

多宝阁上陈列的也不是寻常金玉,而是些形态奇崛的怪石、釉色温润的古瓷,透着一种内敛的雅趣。

这与她想象中皇后寝宫的富丽堂皇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品味独特的隐士书房。

这让她心中那根弦绷得更紧——一个拥有如此趣味的皇后,其心思定然更为深沉难测。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炷香,或许更久,内殿传来细微的环佩叮咚之声,伴随着极轻的脚步声。

陈佳乐立刻收敛心神,将头垂得更低。

一双绣着繁复凤穿牡丹纹样的宫鞋停在了她面前不远处的地面上,鞋尖缀着的明珠在昏暗的光线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抬起头来。”

声音响起,不高不低,带着久居上位的雍容与平静,听不出丝毫情绪,却比刑部主事的咆哮更令人心生压力。

陈佳乐依言缓缓抬头。

皇后并未身着正式朝服,只穿了一身绛紫色常服,外罩一件同色绣金凤纹的薄纱长衫,墨发简单地绾起,插着一支通透的碧玉簪。

她比宫宴那夜看起来更显清减,面容依旧美丽,只是眼角眉梢染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倦色,而那双凤眸,此刻正清晰地、毫不避讳地打量着陈佳乐。

目光如同实质,缓慢地扫过她沾着污渍的衣衫,凌乱的雪发,苍白的面颊,最后定格在她那双努力维持镇定、却难掩惊惶与倔强的眼眸上。

殿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

只有香炉青烟笔直上升,无声无息。

“倒是生了一双不错的眼睛。”皇后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是贬,“像极了……年轻时的一个人。”

她的话戛然而止,没有指明像谁,却让陈佳乐心中猛地一跳。

皇后移开目光,缓步走向窗边的紫檀木榻,优雅地坐下,自有宫人无声地奉上热茶。

她端起茶杯,并未饮用,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叶,发出细微的清脆声响。

“刑部的人,给你动了刑?”

她问,目光落在氤氲的热气上,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回娘娘,”陈佳乐声音干涩,“尚未……只是捆绑。”

“嗯。”皇后淡淡应了一声,“王砚办事,还算知道分寸。”

她提及王砚的名字,如此自然,仿佛在谈论一个寻常下属。

陈佳乐心中念头急转,王砚的态度,是否本就源自皇后的授意?

“你可知,本宫为何要见你?”

皇后放下茶盏,目光再次投向陈佳乐,这一次,带着审视。

陈佳乐心知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她斟酌着词语,小心翼翼地回答:“民女愚钝……可是因为……都察院奏请重查漕运旧案之事?”

皇后唇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转瞬即逝:“是,也不是。”

她站起身,走到多宝阁前,手指拂过一块黝黑粗糙、却形态峥嵘的石头。

“漕运,军械,账册,顾家旧案……这些事,纠葛在一起,如同一团乱麻。有人想快刀斩断,有人想抽丝剥茧,也有人……想借此兴风作浪。”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