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的手指在键盘上最后一叩,新加坡节点的绿色指示灯骤然亮起。
地下室的空调发出细微的嗡鸣,林昭昭凑到电脑前时,屏幕正跳出日本教育系统匿名端口已连接的提示,数据流如银蛇般在黑色界面游走——
那光痕蜿蜒如活物,映得她瞳孔泛出冷蓝。
开始下载。
沈巍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指节因长时间敲击微微发颤,指尖残留着机械键盘的凹凸触感。
他昨夜为突破防火墙承受了系统反噬,后颈还贴着降温贴,胶布边缘微微翘起,冰凉的触感渗入皮肤,此刻却像台精密仪器般运转着。
视频文件以0.3mb\/s的速度缓缓加载,林昭昭扯过转椅坐下,膝盖抵着桌沿——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金属桌角硌着骨缝,传来钝钝的压痛。
当第一个视频跳出来时,她的呼吸陡然一滞:画面里是间挂着樱花窗纸的教室,扎着双马尾的女孩站在讲台上,正在朗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选段。
阳光透过窗纸洒落,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尊被钉住的提线木偶。
逐帧播放。
她抓起鼠标的手背上浮起青筋,滚轮转动的咔嗒声在寂静的地下室格外清晰,每一声都像针尖划过耳膜。
第二十七帧时,她突然按下暂停键,屏幕上女孩的嘴角定格成一个完美的弧度。
17度。
她低声念出量角器上的数字,声音轻得几乎被空调的嗡鸣吞没,和b09模板的标准甜妹笑容分毫不差。
沈巍探身看了眼,调出模板数据对比图——两条曲线在17度处严丝合缝地重叠,像用同一把尺子画出。
眨眼频率。
林昭昭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计时器开始跳动,每分钟23次。
她的声音发紧,指腹因频繁敲击而微微发烫,正常朗读时应该是18到20次,这是......
被校准过的生理反应。周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未散的咖啡苦香。
不知何时他已站在两人身后,白大褂下摆还沾着实验室的咖啡渍,袖口蹭着几道蓝色记号笔的痕迹。
他推了推无框眼镜,调出人格同步率模型,红色曲线在屏幕上攀升至89%,她们不是在模仿,是神经突触被重塑了。
语音落下时,他喉结微动,像是咽下了某种更沉重的判断。
林昭昭猛地转头,发梢扫过周岩的手背,带来一阵细碎的静电刺痒:你是说......
同步。
周岩点开另一组数据,佐藤千夏三年前模仿某女星时,字迹歪斜如幼童;但这段日记里的连笔,和她上个月在巴黎时装周的签名完全一致。
他指向屏幕上的字迹对比图,指尖在两行笔迹间划过,不是练习的成果,是记忆被覆盖了。
地下室的白炽灯突然闪了闪,电流滋啦作响,老莫抱着一摞旧相册推门进来,鞋底碾过地面,留下几道湿漉漉的泥痕。
他的摄影马甲口袋里插着几支褪色的记号笔,鞋跟沾着未干的雨渍,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翻到三年前拍的国际青少年才艺赛照片。他抽出一张塑封照片摊开,五个穿着蓬蓬裙的女孩站成一排,裙摆褶皱的角度都如出一辙。
林昭昭凑近细看——每个女孩的下巴扬起角度、手指交叠方式,甚至发梢的弧度都如出一辙,连呼吸的节奏都像是被同一根线牵着。
老莫将照片扫描进情绪识别系统,屏幕上跳出的结果让所有人倒吸冷气:五个图标全部落在低共情区,最亮的那个也只勉强达到21%。
筛选器。
林昭昭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木质扶手在掌心留下浅浅压痕,育苗园不是训练她们成为谁,是筛选出能完美复制情绪的。
她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重重写下这三个字,墨水几乎穿透纸张,笔尖断裂的瞬间溅出几点黑斑,那些被淘汰的......
赵倩。沈巍的声音低沉如闷雷,震得桌上的水杯泛起微澜。
他想起发布会那天,赵倩被按在地上时眼底的灼烧,终于明白那不是崩溃,是未被完全抹除的自我在燃烧。
手机震动声打断了沉默,金属外壳在桌面上轻轻跳动。
林昭昭接通电话时,许蔓私人医生的声音像浸在冷水里:情绪模组生成流程发到你邮箱了。
她点开附件的手在抖——流程图上,心理评估环节明晃晃标着高顺从性筛选艺术疗愈下藏着情绪脚本植入,最下方的行为校准配图,正是虚拟偶像的24小时直播画面。
每天十小时。
林昭昭的指甲掐进掌心,留下月牙形的红痕,系统记录微表情匹配度,不达标就......
她突然顿住,放大流程图里一段音频编码——那串数字与回声桥被窃取的信号格式完全一致。
他们在用我的数据。
她的声音发颤,指尖触到屏幕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段录音里的情绪余温,赵倩的崩溃、千夏的我也想哭,这些被我捕捉到的真实情绪,成了他们优化模组的样本。
沈巍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近期数据日志:近三个月,回声桥匿名帖的下载量激增37%,Ip地址全指向东南亚和日本。
他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他们在反向工程你的共情能力。
林昭昭突然笑了,那笑容带着几分锋利的冷,唇角扬起的弧度竟与视频中女孩的“标准微笑”形成诡异呼应,既然他们要偷,我就给个假的。
她转身看向沈巍,伪造一段我在密室里对痛苦无动于衷的录音,要真实到能骗过他们的识别系统。
怎么模拟你共情关闭的状态?
沈巍顿了顿,指尖悬在回车键上,你从未真正关闭过。
短暂的沉默后,林昭昭低声说:那就录一段……我对赵倩的死无动于衷。
需要加入背景白噪音。沈巍立刻点头,密室的机械转动声、嘉宾的尖叫……
共情可被关闭的暗示。林昭昭抓起桌上的录音笔,金属外壳冰凉刺骨,标注公开频道:共情是技能,能训练就能遗忘。
她的手指在键上悬了三秒,他们以为我在防御,其实......
在下饵。周岩接口,他望着林昭昭发亮的眼睛,忽然轻声问:如果她们已经产生‘想说话’的冲动,那我们的干预会不会反而加速系统的清除程序?
三天后的深夜,地下室的警报声刺破寂静,尖锐如刀。
沈巍猛地直起腰,屏幕上的监测系统跳出三行醒目的红色提示:日本神奈川、越南河内、印度孟买,三地Ip同时下载了那段伪造录音。
上钩了。
林昭昭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带着燎原之势的热度,呼吸拂过屏幕,凝成一小片雾痕,他们需要确认完美容器是否能免疫共情,所以急着验证我的能力。
话音未落,日本服务器突然弹出新上传的视频。
林昭昭凑近时,呼吸几乎停滞——画面里的东京雾女孩正对着镜头微笑:我很好,谢谢关心。
但她的左手无名指在微微抽搐,那是心象显形实验中压抑情绪的典型反应,指节因反复摩擦而泛红。
放大书桌角落。她的声音发紧。
沈巍快速操作,像素逐渐清晰——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歪歪扭扭的日文片假名写着「ワタシ ハナシタイ」(watashi hanashitai),沈巍低声说:“这不是标准日语表达……像是照着拼音写的。”
林昭昭抓起录音笔按下键,她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震颤:她们还没学会说不,但她们已经开始想。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地下室的小窗洒在白板上,育苗园三个大字被照得发亮,墨迹边缘泛着微光。
林昭昭望着屏幕里女孩颤抖的指尖,忽然想起赵倩被按在地上时喊出的他们还在看着——此刻她终于明白,那些被囚禁在情绪模组里的女孩,也在透过层层数据,看向有光的地方。
凌晨三点,沈巍收拾仪器时,发现林昭昭还坐在转椅上,盯着云南基地的卫星地图。
她的日记本摊开在膝头,最新一页写着:当她们开始,就是裂缝出现的时刻。
风从窗缝钻进来,掀起纸页,露出下一页的字迹:下一站,云南。
云南?沈巍停下关机的手,屏幕蓝光映在他镜片上,那边没有注册过的育苗园分部。
但有三年前关闭的‘彩云计划’试验站。
林昭昭指着地图上一个红点,指尖压着坐标,许蔓的邮件附件里藏着一张旧员工合影——站在角落那个女孩,和今天视频里的‘东京雾’左耳垂都有同样的月牙形疤痕。
老莫凑过来眯眼看了几秒,皮革马甲摩擦着椅背发出窸窣声:我在那儿拍过一组留守儿童摄影展。
那时就说气氛不对劲,孩子们笑得像复读机。
周岩皱眉,指节轻叩桌面:贸然突袭会暴露我们已掌握的信息层级。
而且……他看向林昭昭,声音低了几分,你确定能承受再次看到‘容器’崩塌的过程?
林昭昭合上日记本,皮质封面发出轻微的啪嗒声,声音很轻:我不是去看崩塌的。
我是去听她们第一次开口。
沈巍叹了口气,打开加密通讯频道:我开始订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