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密室顶流逃生指南 第290章 U盘里的下一棒

地下室的暖黄灯泡在磁带机上方晕出一圈光晕,林昭昭的指尖悬在暂停键上方,磁带摩擦轮轴的“沙沙”声突然变调。

她眯起眼凑近电脑屏幕——U盘里的视频播完后,存储区竟还藏着个加密文件夹,文件名是乱码,像一串被撕碎又拼错的梦呓。

她闭眼,回忆奶奶在旧诊所墙上画的九宫格密码图:那是精神科医生用来还原被压抑记忆的原始算法,专为识别创伤性遮蔽设计。

指尖在键盘敲出三组脉冲指令,“滴”一声轻响,屏幕闪了一下,乱码坍缩成两个字:“未命名-2”。

“沈巍?”她摸出手机按下快捷键,指节在桌沿敲出急促的鼓点,“带你的频谱分析仪来地下室,现在。”

十分钟后,木门被推开的声响惊得磁带机跳了一拍。

沈巍提着黑色仪器袋,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她泛白的指节:“又挖到什么了?”

“前三分之二是空文件,像故意留的缓冲带。”林昭昭把U盘拔下插进分析仪,“刚才视频播完,存储区有电流波动,可能是隐藏音频。”

频谱仪启动的嗡鸣声里,两人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

前五分钟的波纹平得像死水,直到第六分十七秒,波峰突然窜高——是压低的男声,混着模糊的背景音,像在地下会议室。

“赵倩失败了,但‘情绪合规’试点已在三省启动。下一个目标——公众共情阈值干预。”男声带着金属质感的失真,“他们在育苗园。”

林昭昭的后颈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手指死死抠住桌沿:“这声音……和赵倩生母的录音频率重叠,是变声器处理过的。”

“不止。”

沈巍调出音频图谱,放大最后0.3秒的波纹,“这里有规律的间隔——摩斯电码。”他快速敲击键盘,解码框跳出六个字时,两人同时屏住呼吸:“他们在育苗园。”

“育苗园?”林昭昭重复着这个词,脑海中闪过赵倩病历上的“行为矫正建议”,冰冷、标准化,像流水线参数。

她突然想起许蔓私人医生白天给的档案里,手术记录末尾有一行极小的备注:“参考育苗园一期数据”。

又是这种措辞……和赵倩的一样。

她们在复制什么?

不,是在量产。

她抓起手机翻通话记录,指尖在“许医生”的号码上顿了顿,最终按下重拨键。

电话接通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十七分,背景音里有老式挂钟的滴答声,每一下都像踩在神经末梢。

“林小姐。”医生的声音比上次更哑,“我猜你会打过来。”

“育苗园是什么?”

对方沉默了三秒,像是在吞咽什么:“十年前他们的内部代号,专收12到16岁‘高可塑性少女’。人格预埋训练,用童年创伤做锚点,把‘理想人格’缝进潜意识。我参与过初期评估,后来发现他们给孩子吃情绪稳定剂,说是‘辅助训练’……”

他突然顿住,“三年前我以为它关停了,直到上周整理许蔓旧资料,发现云南有个封闭基地,登记叫‘心理疗愈营’。”

林昭昭的呼吸陡然急促,快速翻开放在脚边的牛皮纸袋——医生白天给的加密档案最下层,果然有份“2020-2024年入营名单”。

她一页页翻过去,看到第二页时,指尖重重按在纸面上:“佐藤千夏?”

“待接入。”医生的声音像被掐住了喉咙,“她是日本分部选的‘高适配体’,原定下个月送进主基地。”

挂掉电话时,林昭昭的手背青筋凸起。

她抓起桌上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育苗园”,刚要画箭头,木门又被敲响。

这次是老吴的儿子,怀里抱着个掉漆的老年机,手腕上的红绳在灯光下泛着旧旧的粉。

“我爸的手机。”男孩把手机轻轻放在她掌心,“他住院时总摸这个,我昨天翻相册,发现有段未发送的录音。”

林昭昭接入电脑,音频里传来粗重的喘息。

“小棠……”是老吴的声音,比视频里更虚弱,“他们不只复制人……他们在造‘情绪模组’,用孩子练。赵倩是第一代,千夏她们……是第二代。”

背景音里有仪器的嗡鸣,接着是女孩的哭喊:“爸你别说话了!”老吴的声音突然提高:“告诉林昭昭,育苗园没关!他们在……”

“滴——”音频戛然而止,像是被强行终止。

林昭昭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想起发布会那天,赵倩被按在地上时突然抬头,眼睛里烧着某种滚烫的东西:“他们还在看着。”当时她以为是威胁,现在才懂——那是预警。

“沈巍。”她转身看向还在调试频谱仪的男人,“联系周岩,半小时后到密室。”

周岩是踩着晨露来的,白大褂上还沾着实验室的咖啡渍。

他刚坐下,林昭昭就把白板转过来,指尖点着“佐藤千夏”的名字:“我们需要反向唤醒。”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