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麻荒梦 第71章 马友志事件(上)

韩渊的生命在枪声中消逝,可龚志兵内心的疑云愈发浓重,像一团化不开的墨,在心底肆意晕染。北京来信的蹊跷延迟,几个月的空白期里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是意外的疏漏,还是有人蓄意为之?这些疑问如毒蛇缠绕着他的思绪,而所有猜疑的矛头,都渐渐指向马友志。恰在这微妙敏感时刻,一个隐秘的举报如重磅炸弹,在龚志兵心中炸开 —— 有人言之凿凿向他反映,在八路军撤离黄德地区后,马友志曾将一名掉队的八路军送交敌人。

时光回溯,那个尘封已久的黄昏缓缓浮现。暮色一点点浸透麻荒地的街巷。一群孩童嬉笑打闹穿梭街头,天真无邪的喧闹声惊起屋檐下的麻雀。就在这时,史明堂家碾房里,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疲惫的身影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 那是一名掉队的八路军战士,他的军装上沾着泥土与血迹,眼神中依然透着坚毅。孩子们的惊呼声很快惊动了史明堂,他匆忙从家中赶来,目光警惕地打量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

“三哥,我后晌瞧见他的,从西边场房领来的。” 马友志凑近史明堂,眼神闪烁,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我看,还是先报给保长吧。要是保长知道咱们窝藏八路军,那可吃罪不起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史明堂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重重地点点头:“也好,咱俩把他送保长家去,人家爱咋处置就咋处置。” 说罢,他转身对着那八路军,语气虽生硬也带着几分无奈:”走吧,跟我们到保长家。”

“老乡,行行好,放了我吧!” 八路军战士眼中满是恳求,声音里带着嘶哑的疲惫:”我只是迷路掉队了,绝无恶意。”

“不行!放了你,保长怪罪下来,谁担待得起?” 马友志与史明堂一左一右,推搡着八路军战士,脚步匆匆朝保长史文堂家走去。到了保长家,史文堂听明缘由,摩挲着下巴沉吟说:“这事儿棘手,还是去保公所,和韩科副保长他们合计合计吧。”

出了史文堂家,史明堂拍拍身上尘土,神色轻松地笑着说:“老四,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反正我家碾房可没藏八路军,人交给你,我就放心喽!” 说罢,他转身哼着小曲儿往回走,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史文堂与马友志继续押着八路军战士来到保公所,唤来保丁牛满,又找来韩科等人商议。众人围着那个战士反复盘问,最终确认他确实是掉队的八路军。韩科环视一圈,神情严肃地开口:“这种事,咱们可做不了主。依我看,把人送到县城,听候上头发落。”

“好,就这么办!”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史正本、牛满,辛苦你俩跑一趟。” 韩科一声令下,史正本与牛满押着八路军战士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控,马友志自然矢口否认,坚称这是无中生有的污蔑。但龚志兵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认定这是抓住马友志把柄的绝佳机会。他迅速找到公社高大智书记,言辞恳切提议由牛志民暂代马友志的书记之职,并成立专门调查组,彻查此事。

高大智书记听闻,眉头拧成疙瘩,心中暗自思忖:这事儿都过去二十多年了,早已是过眼云烟,何必再翻旧账?其他干部也纷纷摇头,觉得无论事情真假,都没有追查的必要。高书记张张嘴,正欲提出反对意见,不料县里通知先一步到来,严令他全力支持龚志兵的调查。他望着手中的通知,苦笑一声,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形势下,有些人靠整人上位,无事也要生非,更何况此事还有不少所谓 “证人”,县里又下了死命令,自己纵有千万个不情愿,也只能无奈妥协。

自此,一场针对马友志的调查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在麻荒地悄然铺开。龚志兵摩拳擦掌,满心盘算如何将此事闹大,好为自己积攒政治资本。他哪里知晓,韩渊死去掀起的惊涛骇浪,正让村里一个人寝食难安 —— 此人并非马友志,而是曾在日伪时期担任县保安队长的韩栋。韩渊被处决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韩栋心头,让他不寒而栗。他蜷缩在炕上,辗转反侧,冷汗浸透被褥。在他看来,这场运动的手段比解放初更为凌厉,韩渊的死就像一个危险的信号,下一个会不会轮到他自己?恐惧与绝望中,他的眼中渐渐浮现一丝阴鸷 —— 或许,只有将他人拖入泥潭,自己才能绝处逢生。

1970 年 3 月 21 日下午,天空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下过的雨让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无法驱散这令人窒息的压抑。龚志兵带着牛志民、牛步太等人,大步流星来到史明堂家。一进门,龚志兵便颐指气使地比划着,说明来意,质问史明堂当年之事的真假。

史明堂先是一脸茫然,连连摆手:“我从没听过这事儿,也没掺和过!马友志有没有干过,我咋知道?咋就把我扯进来了?”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