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第421章 给省委的联名信

老王私下接触省政府研究室和省委政研室人员的反馈还没回来,一股暗流却已抢先涌动,并以一种极具分量和杀伤力的形式,直接拍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案头。

上午,林杰正在审阅老王小组提交的《关于在省卫健委试点“员额制”管理的初步构想(内部讨论稿)》,办公室主任老王敲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份明显是内部传阅件的文件。

“林……林主任,出……出事了!”老王将文件递到林杰面前,“省委办公厅刚转来的急件,您……您快看看吧!”

林杰接过文件,目光一扫标题,心头便是猛地一沉——《关于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对省卫健委某些改革动向反映情况的报告(来信摘要)》。

他快速浏览内容,摘要的核心是一封联名信的要点,署名是“江东省卫生系统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打头的几个名字,林杰都很熟悉,都是曾经在省卫生厅、省人民医院等关键岗位担任过主要领导、在系统内门生故旧遍布、余威犹存的人物。

信的内容,措辞“语重心长”,却字字诛心:

“近闻省卫健委个别领导,不顾国情省情,盲目推崇外地所谓‘员额制’等新奇概念,意图在人事管理领域搞‘大胆突破’,甚至酝酿提高编外人员待遇。此种动向,令人深感忧虑!”

“一忧,动摇根本。编制管理是党和国家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干部队伍、确保政令畅通的基石。擅自变通,易引发思想混乱,破坏现有稳定和谐的人事管理秩序,动摇单位建设之根本。”

“二忧,引发攀比。编内编外,身份不同,责任不同,待遇自有区分。若随意提高编外待遇,势必引发编内人员不满,造成相互攀比,严重挫伤在编干部积极性,破坏队伍团结,影响工作大局。”

“三忧,导向偏差。改革当秉持公平公正,若过度向编外人员倾斜,恐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编内编外无区别的错误导向,助长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与倡导奉献、担当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四忧,后患无穷。此例一开,若其他部门纷纷效仿,必将对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编制管理和财政纪律造成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信的结尾,是“沉痛呼吁”:

“我等虽已离开工作岗位,然心系江东卫生事业发展大局,不忍见其偏离正确轨道。恳请省委高度重视此事,及时约谈、纠正省卫健委相关同志的冒进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团结局面,确保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林杰放下文件,抬头问老王:“这封信,是通过什么渠道递上去的?直接寄给省委领导的?”

老王咽了口唾沫说:“听……听省委办公厅的朋友私下说,是……是几位老领导亲自去了省委老干部局,通过老干局的渠道,直接面呈了省委主要领导的……”

“亲自去的?阵势不小啊。”林杰冷笑一声,“消息够灵通的,我们内部的讨论稿还没出圈子,老领导们的联名信就已经摆上省委书记的桌子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

这封信,分量极重。

这些离退休老同志,虽然不在位,但他们的话语权、影响力,尤其是在高层领导心中的“老资格”分量,远超常人想象。

他们打着“关心事业”、“维护稳定”的旗号,扣上“动摇根本”、“导向偏差”的大帽子,直接捅到最高层,这一手,极其狠辣老道。

“林主任,现在……现在我们怎么办?”老王战战兢兢的问:“省委领导肯定会高度重视这份反映,我们的试点方案……恐怕还没出生就要夭折了!而且,这对您的风评……”

“慌什么?”林杰转过身说:“老同志们‘关心’事业,给我们提提醒,是好事嘛。”

他走回办公桌后坐下,手指在那份“来信摘要”上点了点:“这封信,看起来冠冕堂皇,站在道德和政策制高点上。但核心就一条:反对任何改变,维护现有的、他们熟悉的、也是他们曾经赖以生存并获得利益的身份和待遇格局。”

“那我们……”

“我们的方案,继续研究,而且要加快,做得更扎实。”林杰打断他,“但是,策略要变。原来想小范围试点,现在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已经摆到台面上了,那我们就要正面回应。”

他沉吟片刻,对老王吩咐道:“你这样,以委办公室名义,起草一份初步说明。内容要把握几点:第一,对老同志的关心表示感谢,表态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慎重推进;第二,强调我们探索‘员额制’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人岗不适、激励不足、骨干流失’等现实困境,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好推动医改事业,绝无否定现有制度之意;第三,说明这仅处于内部研究探讨阶段,远未到实施层面,更不存在盲目推崇和擅自变通。”

“好的,林主任,我马上就去写!”老王连忙答应。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