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毕业后打工日记 第678章 六七八

2020年6月4日

天刚蒙蒙亮,村子里便传来一阵阵犬吠声,与不远处的鸡鸣交织在一起。我翻了个身,却听见院子里已经有人在走动。推开门一看,母亲正搬着一口大盆,里面泡着一捆捆翠绿的粽叶,清香随水波荡开来。

“今天要包粽子了?”我问。

母亲笑着抬头,脸上有着特有的温柔与忙碌交织的神色:“是啊,端午就快到了,不提前准备可不行。叶子昨晚泡了一宿,现在正好软了。”

父亲这会儿也出来了,肩上扛着锄头,见我盯着那盆粽叶,淡淡说道:“粽子是女人们的事,你还是跟我去地里看看,南头那片田怕是有点虫子。”

我正犹豫,母亲却笑着打断:“让他留下来吧。整天在地里忙也得歇一歇。再说了,包粽子这活,也要年轻人学着点,总不能一辈子靠我和你。”

父亲皱眉,却没再说什么,叼起旱烟转身走了。院子里便剩下母亲、兰兰,还有抱着孩子的嫂子。阿强迷迷糊糊从屋里出来,一看那一盆粽叶,立刻眼睛发亮:“婶子,今天能吃上咸肉粽子不?”

母亲瞪了他一眼:“你就知道吃。先帮我把糯米淘干净。”

阿强嘟囔几句,却还是照做。米在清水里翻滚,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阳光从院子外洒进来,映在水面,闪着粼粼的光。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把粽叶叠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再放上腌好的咸肉块。母亲动作熟练,双手上下翻飞,麻绳在指间一绕一扣,粽子便定了型。我的手却笨拙得很,不是漏米,就是叶子散开,惹得母亲忍不住笑:“这哪是粽子啊,这是米团子。”

阿强在一旁幸灾乐祸:“磊哥,你这手艺怕是连我都不如。”

话音未落,他自己捆的粽子啪嗒散开,糯米全洒在桌上。众人哄笑,孩子在旁边咯咯直乐,拍着小手好像在助兴。

兰兰笑着说:“这活儿就是要慢慢学,急不来。磊哥你包的,至少形状还在,阿强的都散了。”

母亲摇头笑:“有你们帮忙,今天得包到什么时候。”说是埋怨,眼角却透着欣慰。

中午的时候,粽子下锅,咕嘟咕嘟的水汽升腾开来,粽叶香慢慢弥漫在整个院子里。风一吹,院墙外也能闻到香味。几个邻居走过来探头,笑着打趣:“你们家今天动静可不小啊,提前开锅啦?”

母亲热情招呼她们进来坐,顺手又添了几把粽叶到锅里:“大家都一样,端午嘛,热闹点才有节味。”

邻居们坐下后,一边择叶一边聊闲话。谁家的麦子长得好,谁家小子在城里打工寄了钱回来,甚至还有人提到这几天要不要请个戏班子到村口唱几场。院子里热闹非常,女人们说笑不断,孩子们追逐打闹,笑声与粽叶香混杂在一起,仿佛连空气都热腾腾的。

我帮着搬柴,添火,偶尔还要拦着阿强别乱掀锅盖。他嘴里嚷嚷:“快开了快开了,我得先尝一个!”母亲没好气地拍他一巴掌:“馋鬼,哪有半生不熟的粽子给你吃!”

午后,父亲从田里回来,满头汗水,身上带着泥土气息。他一进院子,便闻到粽叶香,眉头舒展开来。坐下后,母亲递给他一碗凉水,他喝了一口,慢悠悠说道:“南头那块田,得再撒一遍药,虫子多了点。等傍晚凉快,再去弄。”

母亲点头应下,随即给他剥了一个粽子。父亲咬了一口,神情淡然,却还是轻声道:“不错。”母亲笑了,眼角的褶子舒展开来。

阿强眼巴巴看着父亲吃,终于忍不住:“婶子,我也要!”母亲装模作样瞪了他一眼,还是剥了一个递过去。他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是粽叶香,直喊:“这才叫过节!”

我接过一个粽子,慢慢剥开。叶子里散发出热气,糯米晶莹,咸肉香浓。咬下去那一刻,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口里化开,心里也被填得满满的。

傍晚时分,父亲带着我去了南头田。夕阳西下,麦田金黄一片,风吹过,浪涛般起伏。我们撒药驱虫,脚下泥泞,但看着麦子摇曳的姿态,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的喜悦。

夜色降临时,家家户户的炊烟早已升起。路过邻居家门口时,几户人家也在煮粽子,香气随风飘荡,整个村子仿佛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

夜里,我在煤油灯下记下今日:

“第七十六天。院子里包粽,手生,粽子包得笨拙,却也在欢笑中学会了几分。粽叶香与笑声交织,像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父亲依旧牵挂田地,母亲却用一锅粽子把家里捂得热热闹闹。节味渐浓,村子也跟着热闹起来。日子虽然简单,却有着厚实的底色。”

我停下笔,望向窗外。夜空澄澈,繁星点点。蛙声阵阵,犬吠此起彼伏。心里忽然觉得:这些平凡的日子,正是最值得珍惜的。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