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戊辰年)
春天,正月乙未日,北魏下诏:“犯了死刑的人,如果父母、祖父母年老,又没有成年的子孙,且旁系亲属中没有服一年丧的近亲,要将具体情况上报。”
当初,皇子右卫将军萧子响过继给豫章王萧嶷;后来萧嶷有了自己的儿子,就上表请求把萧子响留下作为世子。萧子响每次入朝,因为自己的车马服饰和其他皇子不一样,气得直用拳头砸车壁。皇上听说了,下诏让他的车马服饰和皇子相同。于是有关部门上奏说萧子响应该回到本宗。三月己亥日,立萧子响为巴东王。
角城的戍将张蒲趁着大雾乘船到清水河中砍柴,偷偷放魏军进城。戍主皇甫仲贤察觉到了,率领众人在城门内抵抗交战,好不容易才把魏军击退。这时,三千多北魏的步兵和骑兵已经到了护城河外,淮阴军主王僧庆等人带兵来救援,魏军这才退走。
夏天,四月,桓天生又带着北魏的军队,出兵占据了隔城,皇上下诏让游击将军下邳人曹虎统领各路军队去讨伐。辅国将军朱公恩带兵去侦察设伏,遇到桓天生的巡逻部队,双方交战,朱公恩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就进军包围了隔城。桓天生带着一万多北魏的步兵和骑兵前来迎战,曹虎奋力攻击,把他们打得大败,俘虏和斩杀了两千多人。第二天,攻下了隔城,斩杀了隔城的襄城太守帛乌祝,又俘虏和斩杀了两千多人。桓天生放弃平氏城逃走了。陈显达侵犯北魏;甲寅日,北魏派豫州刺史拓跋斤带兵抵御。
四月甲子日,北魏大赦天下。
乙丑日,北魏皇帝前往灵泉池;丁卯日,去了方山;五月己巳日,回到宫中。
北魏在醴阳修筑城池,陈显达把它攻克了,接着进攻沘阳。沘阳城中的将士都想出城迎战,镇将韦珍说:“他们刚到,士气正旺盛,现在不能和他们硬拼,我们先一起坚守,等他们用力攻城,疲惫不堪的时候,再出击。”于是凭借城墙抵抗,过了十二天,韦珍在夜里打开城门突然袭击,陈显达只好退兵。
五月甲午日,任命宕昌王梁弥承为河、凉二州刺史。
秋天,七月己丑日,北魏皇帝前往灵泉池,接着又去了方山;己亥日,回到宫中。
九月壬寅日,皇上到琅邪城讲习武事。
癸卯日,北魏淮南靖王拓跋佗去世。北魏皇帝正准备祭祀宗庙,刚要进献祭品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就停止了祭祀,亲自去吊唁,悲痛万分。
冬天,十月庚申日,立冬,皇上第一次到太极殿宣读时令。
闰十月辛酉日,任命尚书仆射王奂为领军将军。
辛未日,北魏皇帝前往灵泉池;癸酉日,回到宫中。
十二月,柔然伊吾的戍主高羔子率领三千人献城归附北魏。
皇上因为国内各地的粮食和布帛价格极低,采纳了尚书右丞江夏人李珪的建议,拿出上库的五千万钱以及各州的钱,都用来购买粮食和布帛。
西陵的戍主杜元懿提建议说:“吴兴今年没有收成,会稽却丰收了,往来的商人旅客比往年多了一倍。西陵牛埭的税收,按照官府规定每天是三千五百钱;依我看,每天可以增加一倍。加上浦阳南北津、柳浦的四个埭,请求让我来掌管一年,除了规定税收外,可以多收入四百多万。西陵戍所负责检查收税,不会妨碍戍守事务;其他三个埭我会安排自己的心腹去管理。”皇上把这件事交给会稽处理,会稽行事吴郡人顾宪之商议后认为:“当初设立牛埭,本意不是为了强迫百姓来收税,而是因为江上风涛凶险,是为了方便百姓应急和运输货物。后来管理的人不明白这个初衷,都只顾自己的政绩,有的禁止其他道路通行,有的对江上来往的船只凭空收税。吴兴连年歉收,今年尤其严重,百姓都去会稽就食,良田都长满了荆棘。牛埭的官员按照规定收税,不肯降低税额,原本规定的税额都还没讨论是否要减少,现在却要额外加倍,这用什么办法做到呢!皇上仁慈,怜悯百姓,开仓赈济,减免赋税;而杜元懿却趁灾牟利,加重百姓的困苦,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从古到今都让人痛恨!如果他做不到像说的那样,恐怕会遭到谴责质问,那他一定会千方百计地侵害百姓利益,为官府招来怨恨。杜元懿生性苛刻,以往就有表现;让他管理一方,就好比让狼去带领羊群,他所任用的心腹,也会像戴着帽子的老虎一样凶恶。《尚书》说:‘与其有搜刮民财的臣子,宁可有偷盗的臣子。’这是说偷盗公家的东西损害还比较小,搜刮百姓带来的危害就太大了。我认为所谓‘便宜’,应该是对官府方便,对百姓适宜。我发现近来那些提建议的人,并非能在百姓的劳力之外,利用天时地利;大多是当下就对百姓不利,将来对官府也不方便。名不副实,违背了为政的根本。像这样的情况,实在应该仔细考察。”皇上采纳了顾宪之的意见,没有同意杜元懿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