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丙戌这天,河西王沮渠牧犍的侄子沮渠万年带着自己手下的人投降了北魏。姑臧城被攻破后,沮渠牧犍带着五千文武官员反绑双手投降,北魏皇帝解开他的绑绳还以礼相待。这一战收编了城里二十多万人,仓库里的珍宝多到数不过来。北魏派张掖王秃发保周、龙骑将军穆罢、安远将军源贺去招降各个郡县,那些杂胡部落投降的又有几十万。
早先,沮渠牧犍安排弟弟沮渠无讳当沙州刺史,总管建康以西的军事,还兼任酒泉太守;沮渠宜得当秦州刺史,管着丹岭以西的军事,兼任张掖太守;沮渠安周是乐都太守;堂弟沮渠唐儿是敦煌太守。等姑臧被攻破,北魏皇帝派镇南将军代人奚眷打张掖,镇北将军封沓打乐都。沮渠宜得烧了仓库,往西逃到酒泉;沮渠安周往南跑投奔吐谷浑,封沓抢了几千户人家就回来了。奚眷进攻酒泉时,沮渠无讳和沮渠宜得带着剩下的百姓逃到晋昌,最后去敦煌投靠了沮渠唐儿。北魏皇帝派弋阳公元絜守酒泉,武威、张掖也都安排了将领驻守。
北魏皇帝在姑臧摆酒,跟大臣们说:“崔浩这人力气大得能拽着牛倒着走,跑起来能追上奔马,而且性格忠诚谨慎,所以我特别喜欢他!”
北魏皇帝西征的时候,穆寿送到黄河边,皇帝叮嘱他:“吴提和沮渠牧犍关系一直很铁,听说我讨伐沮渠牧犍,吴提肯定会来犯边,所以我留了精锐部队和肥马,让你辅佐太子。秋收一结束,就发兵到漠南,在要害地方埋伏好等着敌人来。引诱他们深入,然后再打,绝对能赢!凉州路远,我没法救援,你千万别不听我的话!”穆寿磕头领命。穆寿一向信任中书博士公孙质,把他当成主要谋士。结果这俩人都信占卜,觉得柔然肯定不会来,就没做防备。公孙质是公孙轨的弟弟。
柔然敕连可汗听说北魏皇帝去了姑臧,趁机来入侵,留他哥哥乞列归和嵇敬、建宁王拓跋崇在北镇对峙,自己带着精锐骑兵深入,到了善无的七介山,平城这边吓炸了锅,老百姓都往中城跑。穆寿慌得不知道咋办,想堵上西城门,让太子躲到南山,窦太后没同意才作罢。派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去吐颓山抵挡。正好嵇敬、建宁王拓跋崇在阴山北边打败了乞列归,把他活捉了,还抓了他伯父他吾无鹿胡和五百多个将帅,杀了一万多人。敕连可汗听说这事儿,立马跑路了;北魏军队追到漠南才回来。
冬天十月辛酉这天,北魏皇帝往东返回,留乐平王拓跋丕和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把沮渠牧犍的宗族和官吏百姓三万户迁到平城。
癸亥那天,秃发保周带着鲜卑各部占了张掖,背叛北魏。
十二月乙亥,太子刘劭举行加冠礼,大赦天下。刘劭这小伙子颜值挺高,眉毛浓密,头发好看,爱读书,还会骑马射箭,喜欢结交朋友;他想干啥,皇上都顺着他,东宫的兵力和羽林军差不多。
壬午那天,北魏皇帝回到平城,因为柔然入侵没造成大损失,所以穆寿等人没被处死。皇帝还像对待妹夫那样对待沮渠牧犍,让他还当征西大将军、河西王。沮渠牧犍的妈去世,按太妃的礼仪安葬;给武宣王安排了三十户人家守墓。
凉州从张氏那会儿起,就号称人才多。沮渠牧犍尤其喜欢文学,让敦煌人阚骃当姑臧太守,张湛当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当国师助教,金城人宋钦当世子洗马,赵柔当金部郎,广平人程骏和他堂弟程弘当世子侍讲。北魏皇帝打下凉州后,把这些人都礼貌地任用了,让阚骃、刘昞当乐平王拓跋丕的从事中郎。安定人胡叟,年轻时就有才,以前去投靠沮渠牧犍,没被重视,他跟程弘说:“你家主子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还瞎嘚瑟,搞些僭越的礼仪,表面上对大国恭敬心里却不老实,对外装得仁义道德实际上没啥德行,灭亡是分分钟的事儿。我要找个靠谱的靠山,先去北魏了;跟你暂时告别,没多久就能再见。”说完就去了北魏。过了一年多沮渠牧犍果然败了。北魏皇帝觉得胡叟有先见之明,封他为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人常爽,世代住在凉州,不接受沮渠氏的任命,北魏皇帝封他为宣威将军。河西右相宋繇跟着北魏皇帝到平城后去世了。
北魏皇帝让索敞当中书博士。当时北魏朝廷正崇尚武功,贵族子弟都不爱学习。索敞当博士十几年,勤奋教导,严肃有礼,贵族子弟都怕他,不少人学有所成,后来当上尚书、州牧太守的有几十人。常爽在温水西边开了个学校,教了七百多个学生;常爽制定了赏罚制度,学生们对他就像对严厉的国君一样。从此北魏的儒学风气开始兴盛。高允总说常爽教导有方,还说:“文翁用温和的方式成功,先生用严厉的方式成功,教学方法不同,但培养出人才是一样的。”
陈留人江强,住在凉州,献上经、史、诸子一千多卷和书法作品,也被封为中书博士。北魏皇帝让崔浩监管秘书省的事,总管修史工作;让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与修史。崔浩上奏说:“阴仲达、段承根是凉州的才子,请求让他们一起修国史。”俩人都被任命为着作郎。阴仲达是武威人;段承根是段晖的儿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