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第732章 高祖武皇帝

北魏皇帝又觉得负责东西部事务的刘絜、在门下处理奏事的代人古弼,还有直郎徒河人卢鲁元这几个人忠诚、谨慎、恭敬又勤快,就让他们去东宫伺候太子,分别掌管一些重要事务,负责传达命令和接纳各方意见。这位太子很聪明,而且心胸宽广。大臣们有时候上奏一些拿不准的事儿,皇帝就说:“这事儿我不管,你们去问你们的国主(指太子),让他决定。”

六月壬申日,朝廷任命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和尚书令,让领军将军谢晦兼任中书令,侍中谢方明去当丹阳尹。谢方明特别擅长治理地方,不管到哪儿都有能干的名声。他接手前任的工作,不会马上大改政策,如果确实需要改,也是慢慢变动,让人几乎察觉不到痕迹。

戊子日,长沙景王刘道怜去世了。

北魏的建义将军刁雍去攻打青州,被青州的军队打败了。刁雍收拾起零散的士兵,跑到大乡山据守。

秋天,七月己酉日,把武皇帝(刘裕)埋在了初宁陵,给他上的庙号是高祖。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前将军沮渠成都率领一万人,在岭南炫耀武力,然后就驻扎在五涧。九月,秦王乞伏炽磐派征北将军出连虔等率领六千骑兵去攻打他们。

当初,北魏皇帝听说刘裕攻克了长安,特别害怕,就派使者去求和,从那以后每年双方都互相派使者往来,没断过。等到刘裕去世的时候,殿中将军沈范等人正好作为使者在北魏,他们往回走,走到黄河边,北魏皇帝派人追上去把他们抓了回来,还商量着要发兵去夺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劝说道:“陛下您当初不因为刘裕突然崛起就拒绝他派来的使者和进贡,刘裕也对陛下很恭敬。现在他不幸去世,咱们马上趁着人家办丧事去攻打,就算打下来了,也不光彩。而且咱们国家现在也没办法一下子就拿下江南,还落个趁人之危的名声,我觉得陛下您不该这么做。我觉得应该派人去吊唁,安抚他们的孤儿寡母,体恤他们的灾祸,这样咱们仁义的名声就传遍天下了,江南那边不用打自己就服了。何况刘裕刚死,他的那些党羽还没散呢,咱们的军队一到边境,他们肯定一起抵抗,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不如缓一缓,等他们那些有权势的大臣开始争权,肯定会出乱子,到时候再派将领出兵,咱们可以不费多大力气,稳稳当当拿下淮北地区。”北魏皇帝说:“刘裕趁着姚兴死了灭掉了后秦,现在我趁着刘裕死了去攻打,为啥不行!”崔浩说:“不一样啊。姚兴死了以后,他的几个儿子互相争斗,所以刘裕才趁机攻打。现在江南那边没出乱子,情况不一样。”北魏皇帝不听,给司空奚斤加了符节,封他为晋兵大将军,代理扬州刺史,让他督率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还有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一起去入侵南朝宋。

乙巳日,北魏皇帝到了灅南宫,接着又去了广宁。

辛亥日,北魏人修筑平城外城的城墙,周长有三十二里。

北魏皇帝去了乔山,接着往东到了幽州。冬天,十月甲戌日,回到宫里。魏军准备出发的时候,公卿大臣们在监国太子面前开会讨论,是先攻城还是先占领地盘。奚斤想先攻城,崔浩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以前前秦攻打襄阳,打了一年都没打下来。现在咱们用大军去攻打一座小城,如果不能马上攻克,就会挫伤军队的士气,敌人就有时间慢慢加强防御再过来,到时候咱们疲惫,他们士气正旺,这是很危险的做法。不如分兵去占领土地,以淮河为界限,在那里设置官员,征收租谷,这样洛阳、滑台、虎牢就都在咱们军队的北面了,他们指望不上南方的救援,肯定会沿着黄河往东逃跑;不然就像被困在圈里的猎物,还怕抓不到他们吗!”公孙表坚持请求攻城,北魏皇帝听了他的。于是奚斤等人率领两万步兵和骑兵渡过黄河,在滑台东边安营扎寨。

当时司州刺史毛德祖驻守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向毛德祖告急,毛德祖派司马翟广等人率领三千步兵和骑兵去救援。

在这之前,司马楚之在陈留一带聚集了一些人,听说魏军渡过黄河,就派使者去投降。北魏任命司马楚之为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让他去侵扰南朝宋的北部边境。毛德祖派长社令王法政率领五百人驻守邵陵,将军刘怜率领二百骑兵驻守雍丘来防备他。司马楚之带兵去袭击刘怜,没成功。正好赶上朝廷送军资过来,刘怜出城去迎接,酸枣县的百姓王玉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魏军。丁酉日,北魏尚书滑稽带兵袭击仓垣,守兵和官吏全都翻墙逃走了,陈留太守冯翊人严棱向奚斤投降。北魏任命王玉为陈留太守,给他一些士兵驻守仓垣。

奚斤等人攻打滑台,没打下来,就请求增兵。北魏皇帝很生气,狠狠地责备了他们。壬辰日,皇帝亲自率领各国军队五万多人,往南出了天关,翻过恒岭,去给奚斤等人助威。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