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82章 深谋远虑

蔡攸嘲讽道:“李大人倒是深谋远虑!”

赵佶见群臣意见分歧,颇感焦虑,摆手道:“罢了,此事暂且放下,且议江南局势。”

李纲随即进言:“陛下,臣得知摩尼教每至一处,百姓闻风而动,闻鼓即至,甚者争相归附。”

“江南之乱,根源在于花石纲。

漕运关乎国计民生,然近年来因运送花石纲,漕运渐被忽视。

漕船及商船皆被强制征调。”

“朱勔等人在江南横行霸道,但凡听说谁家有珍稀之物,便不惜破坏房屋农田,挖掘祖坟,致百姓困苦不堪。”

“如今摩尼教势力日盛,臣建议停止花石纲运输,废除苏杭造作局,并罢免朱勔父子兄弟的职务。”

“此举既能安抚民心,又能削弱贼寇气势,望陛下详察!”

赵佶得知花石纲可能停运,立刻陷入迟疑。

艮岳尚未完工,若停运花石纲,工程还能否继续?

然而,赵佶内心清楚,若江南局势不稳,别说一座艮岳,整个大宋江山都有倾覆之危。

此时,宿元景、郑居中、邓洵武等人均支持李纲的建议。

虽心中不舍,但在当前形势下,赵佶硬起心肠道:“依李爱卿所言,朕即刻拟旨,终止所有与花石纲相关事务。”

“陛下英明!”朝堂上下一片附和声,赵佶却极不悦,挥手道:“暂且退朝,容朕静思片刻!王少宰、童爱卿、蔡爱卿随朕至延福宫一谈!”

“遵旨!”童贯、王黼、蔡攸齐声领命。

延福宫内,赵佶看着三人说道:“童爱卿,若由你领军征伐梁山,几月可平定?实话实说即可。”

童贯沉吟片刻,躬身答道:“官家,梁山匪患非同小可,朝廷屡次征讨无果,连十节度亦败于其手,足见其势强大。

微臣估算,至少半年方能奏效,未必能完全剿灭。”

“半年?”赵佶眉心微蹙,“即便调动西军,也要这么久?”

童贯苦笑着摇头,半年已是乐观估计,与西夏交战时,他一战往往需三五个月。

梁山拥数万兵马,非寻常草寇,半年能推进到青州已属不易。

童贯无奈道:“官家,京师十五万大军中仅五万为西军,若全为西军,臣或可确保三五个月内平定梁山。”

赵佶一时语塞,调走十五万西军,西北边防岂不成空?

思索片刻,赵佶开口道:“先前蔡攸所言,朕细思之下,若朕将公主许配于他,你觉得他会接受吗?”

王黼、蔡攸面露惊异之色,未曾料到赵佶竟有此念。

将帝姬嫁予反贼……

童贯听闻后目光微亮,随即急忙进言:“陛下,臣以为此法可行。

若再授予其一定官职爵位,或许能说服他。”

赵佶皱眉思索,问道:“若要封爵,诸位认为该封何爵?”

王黼思虑片刻道:“既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微臣以为封为国公较为适宜。”

赵佶略显严肃地点点头,“如此甚好,蔡攸,朕命你前往交涉。”

蔡攸闻言大惊:“陛下,臣曾与贼寇对峙,若派我去恐惹其不满,反而误了大事。”

赵佶淡然回应:“无妨,此事你不得推脱,朕自会增派侍卫,宿元景陪你同行。”

察觉到皇帝情绪不佳,蔡攸不敢再多言,只能领命。

赵佶接着吩咐:“你即刻准备,江南形势严峻,明日清晨便出发。”

蔡攸连忙称是:“臣遵旨!”

“好了,你们退下吧!”赵佶摆手示意。

“臣告退!”三人应声离去。

待三人走远,赵佶脸色愈加阴沉。

将次女许配给贼寇,于他而言实为耻辱,但目前情势紧迫,不得不低头。

幸而赵佶诸女中,长女嘉德帝姬已婚,三女顺德帝姬早逝,余下子女尚幼,唯有次女荣德帝姬适龄。

赵金奴为赵佶正室王氏所出,与太子赵桓同母。

然而,王氏姿容 ** ,不受赵佶钟爱,这直接影响了太子赵桓的地位。

由此观之,赵佶内心深处对次女荣德帝姬的重视程度有限。

即便如此,面对当前困境,赵佶仍决定将次女嫁给徐悟锋,虽心中不愿,但也别无他法。

徐悟锋得知这一消息,立刻调动兵马,准备再次与朝廷交战。

西军是一块试金石,正好用来检验自己军队的实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赵佶又派使者前来,不知所为何来?”徐悟锋心中疑惑,目光扫向在座诸人。

许贯忠开口道:“依我看来,恐怕是因为江南局势的缘故。”

闻焕章附和道:“江南是宋廷的重要税源,如今摩尼教在江南 ** ,显而易见,朝廷君臣坐立难安。”

徐和接着说:“若没有江南的赋税,几十万西军如何维持?朝廷财政必定出现问题。

赵佶此时遣使前来,多半是为了安抚我们。”

“如此说来,赵佶是改变了主意?”

徐悟锋心中已有答案,不禁苦笑。

梁山兵马正陆续向济州聚集,准备与童贯决战,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故。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