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44章 骑兵

北宋以步兵为主力,十之七八为弓箭手,骑兵极为珍贵。

高俅部下的五千骑兵,皆是从京畿诸军马营中精挑细选的善骑者。

然而,稳坐马背与实际投入战斗是两回事。

即便是宋军所谓的骑兵,一队中仅两三分配备马匹,加之军纪松弛,真正能够驰骋疆场的更是寥寥无几。

归根结底,是大宋缺乏战马。

究其根源,非因失去燕云十六州,而是北宋朝廷的不作为。

中原广袤,绝非无处养马之地。

四川的河曲马、湖北的利川马都是优质品种。

关中、河南、山东、淮河流域自古便是良马繁育之所。

五代时期的后梁,就靠河南的战马组建了威名远播的沙陀骑兵。

合肥等地在后来成为元朝官方的战马场,可见南朝即便偏居江南,也常有数千骑兵可用,这足以证明宋代并非没有养马条件。

宋朝习惯用金钱换取和平,对马政缺乏重视,连像样的骑兵都难以组建,这只能说是自食其果,怨不得他人。

若宋朝真下决心整治马政,不敢说彻底解决战马短缺问题,至少景阳门外的天驷监不会仅有两三万战马。

面对两千朝廷骑兵来袭,卢俊义一声怒吼,身后五百铁骑齐声咆哮,马蹄声震耳欲聋,场面令人热血沸腾。

战马腾跃,尘土飞扬,宛若黄龙扑面,气势逼人,直逼官军而去!

两支骑兵迅速靠近,待距离约百步时,官军阵中骤然射出一波箭雨,直指卢俊义。

但如此箭阵怎能伤及玉麒麟,只见他长枪挥舞,箭矢尽被拨开。

寒光闪烁的兵器令人目眩,转瞬间两股铁流猛烈碰撞,喊杀声响彻战场,刀光剑影交织,鲜血飞溅,残肢横飞。

卢俊义手持丈二长枪,所向披靡,一路所过之处,无数性命被夺。

官军中的一名指挥使见卢俊义逼近,欲建功立业,长枪如毒蛇出洞,迅猛袭向卢俊义胸口。

卢俊义神色镇定,手中长枪运转自如,宛如自身延伸。

他先是以巧妙手法拨开敌枪尖端,随即枪势前推,直贯对手胸膛。

战马冲击之威,令枪锋轻易穿透铁甲。

卢俊义提起敌尸甩掷,周遭围攻的官兵纷纷被击退。

指挥使的 ** 亦被远远抛出,伤口鲜血喷涌。

方杰与王寅同样奋战,挥舞兵器不断斩杀官兵。

双方骑兵甫一交锋,梁山马军便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五百精骑在卢俊义、方杰、王寅率领下,自始至终重创敌军。

“杀——”方杰怒吼,初临大战 ** 澎湃,锁定前方官兵,画戟瞬息刺出。

官兵不及反应,只见白光一闪,已纷纷坠马。

卢俊义三人开辟血路,后续骑兵紧随涌入。

短短冲锋,两千未曾经历战阵的新军即溃不成军,哀号四起。

乱局中卢俊义眼尖,迅速锁定身穿闪亮盔甲的酆美。

“受死!”卢俊义暴喝一声,长枪疾刺,寒光直逼酆美面门。

酆美竭力举刀格挡,“当”的一声金铁碰撞,震荡力让卢俊义稳立不动,酆美却双臂发麻,虎口崩裂。

卢俊义长枪再度出击,似流星划空,直刺酆美咽喉。

“必胜——”

“必胜——”

后方梁山阵营目睹敌两千骑兵被卢俊义率五百骑兵轻松击溃,士气高昂。

徐悟锋的亲卫军齐声呐喊,长枪顿地,刀刃敲盾,气势如虹。

高昂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这般军心振奋,让在场的所有首领都为之陶醉。

相比之下,官军那边的高俅却像吞了黄连,脸色极为难看。

他此次出动了五千骑兵,结果损失近半,整整两千骑兵就这样被击溃,让他既心疼又害怕。

要知道,高俅派出的两千骑兵,而梁山只有五六百人,兵力差距接近四倍!

但一番交锋后,就像鸡蛋撞石头,石头虽小仍是石头,朝廷的骑兵就如同较大的鸡蛋,轻轻一碰就彻底破碎。

仅这一战,梁山展现的实力就让高俅心生寒意。

不仅是高俅,朝廷的众多士兵也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仿佛置身幻境。

梁山骑兵不可能毫发无伤,但官军两千骑兵竟被完全击垮,逃回本阵的不足二百人。

王义、周信两位都监早已准备妥当,只待酆美击败敌军便出击,如今只能按兵不动。

高俅率先反应过来,怒斥道:“傻站着做什么?给我冲!酆美这个废物,坏了我们的士气!”

一声“冲”字,展现了高俅的指挥能力。

瞬息间,战鼓擂响,号角齐鸣,众将催促兵马缓缓逼近梁山。

徐悟锋微笑着下令:“大军已蓄势待发,还等什么?擒住高俅!全军冲锋!”

传令官领命,随之擂响战鼓。

“杀——”

林冲早已按捺不住,此刻大吼一声,孙立也不甘落后,两千骑兵如雷霆万钧般冲锋,气势震天。

这些京师的禁军大多未经历过大战,最多 ** ,十几万人的大规模战斗对他们而言是首次。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