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工坊的运转,如同那台被王小磊伺候得服服帖帖的三层蒸柜,在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后,重新找回了沉稳有力的节奏。订单依旧火爆,但少了明远资本的阴霾和水军的恶意喧嚣,空气里弥漫的甜香都显得更加纯粹踏实。王婶的“青玉贡香”一炮而红,那融合了陈年饴糖醇厚、豆沙深沉与御茶“云雾青”清雅绝尘的独特风味,成了继“琥珀流心”之后又一块金字招牌,引得饕餮客都再次发来“垂询”。
鹿玖的左臂还裹在石膏里,像个笨拙的半边盔甲,行动受限,却束缚不住他日益沉稳的心神。他依旧坐在那张苏青牌高脚凳上,化身“磐石工坊”的定海神针。目光扫过流水线,落在王婶指挥若定的身影上,落在王小磊一丝不苟检查仪表的侧脸上,最后,总会不由自主地、带着一丝隐秘的暖意,落向仓库西北角那片被阳光切割出明暗的僻静之地。
李如玉盘膝而坐的身影,如同沉入深潭的古玉。晨光透过高窗,在她月白的练功服上投下斑驳的光晕。她的脸色已彻底恢复了往日的清冷玉润,眉宇间那份沉淀的疲惫被一种近乎透明的宁静取代。周身的气息更加内敛沉静,仿佛昨夜那碗朴素的粥和灶火前笨拙的身影,悄然抚平了某些躁动的涟漪。只有鹿玖能捕捉到,当她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轻叩击时,那节奏里少了几分审视的冷硬,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缓?
“小玖!小玖!”王婶的大嗓门带着压不住的兴奋,“快!尝尝这锅新调的‘青玉贡香’馅!我试着把云雾青茶粉的比例又降了半分毫,你品品看,是不是更顺口了?”
鹿玖回过神,接过王婶递来的小勺。温润如玉的青玉色馅料入口,陈年饴糖的暖甜与豆沙的油润依旧磅礴,但那丝属于“云雾青”的独特茶香,如同穿行其间的精灵,不再喧宾夺主,而是更加和谐地融入,带来一种雨后山林般的空灵回甘。薄荷的清凉点睛收尾,层次分明,圆融通达。
“王婶,神了!”鹿玖由衷赞叹,“这平衡感!绝了!云雾青的仙气还在,但更贴地气,像……像阳光穿过林间薄雾照在青石上的感觉!”他贫乏的词汇努力描绘着味蕾的震撼。
王婶笑得眼睛眯成缝:“是吧是吧!我就琢磨着,好东西也不能太飘!得接点地气!李老师那茶太金贵,劲儿太大,咱老百姓的舌头也得能接住不是?”她得意地瞥了一眼李如玉的方向,仿佛得到了无声的肯定。
午后的工坊,蒸柜停止了轰鸣,进入短暂的休憩。王婶她们累得在小马扎上捶腿,王小磊则抓紧时间给设备做保养。鹿玖看着自己打着石膏的手臂,感受着体内日渐凝练、却因伤而有些滞涩的磐石劲,一丝不甘悄然升起。陈明远倒了,但磐石不能只靠李如玉一个人撑着。他需要力量,更强的力量,足以守护这方寸之地,守护……这里所有人的力量。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身影无声地停在了他面前。
李如玉不知何时已结束了调息,站在高脚凳旁。阳光勾勒着她清瘦而挺直的轮廓,那双沉静的凤眸落在鹿玖打着石膏的左臂上,又缓缓移向他写满不甘与渴望的眼睛。
“磐石劲稳则固,然过刚易折。汝之伤,亦是契机。”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工坊里轻微的交谈声,“一味刚猛,终有穷尽。刚柔相济,动静相宜,方为武道真谛。”
鹿玖心头一震,抬头迎上她的目光。那眼神深邃,如同蕴含着无尽星河的寒潭。
“吾观汝心性渐稳,根基亦牢。可愿……习吾一门控劲之法?”李如玉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郑重的询问意味。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出传授功法!
“控劲之法?”鹿玖眼中瞬间爆发出灼热的光芒,几乎要从凳子上跳起来,“愿意!当然愿意!”磐石劲是根基,是力量之源,但李如玉那举重若轻、隔空点穴、甚至能安抚狂暴机器的精妙手段,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境界!
李如玉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鹿玖打着石膏的手臂:“此法名‘青玉手’。非主杀伐,而重御守、疏导、调和。以意念为引,劲力为丝,探微入窍,化刚为柔,解淤导滞。于汝臂伤恢复,亦有裨益。”她的解释带着古韵,却清晰地描绘了这门功法的精髓——以意念精细操控劲力,如同最灵巧的织女操控丝线,擅长防守、疏导(如疏导蒸汽淤塞)、调和(如调和自身或他人气息),能探查细微之处,化解刚猛冲击,疏通淤塞。对于鹿玖这种骨骼受伤、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正好对症。
“青玉手?”鹿玖喃喃重复,这名字……让他不由得联想到她颈侧那抹神秘而温润的微光,还有那新点心“青玉贡香”。是巧合吗?
“随吾来。”李如玉转身,缓步走向仓库中央那片空旷的“磐石”地垫。
鹿玖强压下心头的激动,小心翼翼地跟在她身后。王婶、吴大妈她们好奇地探头张望,连王小磊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李老师亲自教功夫?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