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乱世双姝:丫鬟的后宅生存录 第2章 楔子2

“太后那边传召杨清?”穿着黑色云龙服戴着二十四通天冠的李二郎,坐在龙案前,翻看手中的折子,听见杨太后传召杨清,皱眉问道。

一旁站着伺候的掌印太监归鸿回禀道:“长春宫那边的宫人回禀,说太后娘娘听说了今早朝堂上谏大夫参奏麦城一事,提及了……”归鸿说到此处,悄悄打量了李二郎的面色,见他并无不虞之色,才接着道,“大长公主以百姓充作军粮一事,气恼异常,不仅急召扬大人,还伤着了自己,传召了御医。”

“太后受伤了?朕作为儿子,自当去看看,摆驾长春宫。”李二郎放下奏折,起身甩袖离开了太极宫。

归鸿忙跟着他,又对内宦使了个眼色,就有个机灵的小黄门,往长春宫那边传话了。

李二郎上了御辇,头顶的华盖,遮挡了骄阳,阴影落在他深邃的面容之上,让人瞧不清他的神态喜怒。

还没走到长春宫,在路上就遇见了坐在凤辇上的皇后王五娘,王五娘两鬓已经起了霜白,与李二郎比起来,看起来不像是夫妻,倒像两代人。

看见御辇,几个抬着凤辇的小黄门忙放下凤辇,恭恭敬敬的跪地迎接圣驾。凤辇上的王五娘,在宫人的搀扶下,下了凤辇,上前恭敬的叩见圣颜。

“妾拜见陛下。”

李二郎居高临下,看向王五娘,见她穿着一身大红色的拖尾凤袍,锦缎上的绣纹精巧繁杂,最让人惊奇的时袖摆与袍摆的凤凰尾羽竟然是金丝绣成的,在日光下闪耀着金彩,头上的十二金花树上的各色珍宝,熠熠生辉,整个人珠光宝气,贵气逼人。

李二郎微微皱眉,有些不喜道:“皇后这是要去哪?”

王五娘回道:“回陛下,妾要去文山宫,看一看蟠儿。今日一早,文山宫的人来报,蟠儿昨日受了寒气,有些咳嗽。蟠儿身子一直不好,妾不放心,便走一遭。”现如今,李二郎膝下的子嗣,除了追封的大长公主外,其余的还未正式封王封爵,哥儿住于文山宫,姐儿居于凤皇宫。

这李蟠便是王五娘的养子,为陪嫁媵妾王青棠所生,李二郎封妃的时候,王青棠虽然有子,却只得了个婕妤的位置,也是因此,王五娘封后才放心。

没有儿子的皇后,就没有底气,因此,她对李蟠还算关心、

只可惜李蟠当初是早产的孩子,自来身子骨不好,养到如今,即使已经成人,身子骨也不甚健壮,天冷天热的,就容易伤风。

听闻次子又病了,李二郎本就皱着的眉头,更深了几分。

“你先去看看二郎,等朕得空了,再去看他。”李二郎道。

王五娘应了声,瞧着远去的御辇,不禁露出个苦笑。

郎君不喜蟠儿,嘴上说着得空了就去看看蟠儿,但蟠儿上月生病,高热两日,都不曾听郎君问上一句。

王五娘坐回凤辇上,不禁想,郎君到底是不喜欢病弱的儿子,还是不喜欢被自己这个皇后养大的孩子?

王五娘不敢深想,叫人起驾,往文山宫而去。

到了文山宫,这边有三座宫殿,分别是大皇子李蛟居住的明辉殿,二皇子李蟠住的奕星殿,以及三皇子李乾、四皇子李澹同住的蟾殿。

皇后的凤驾来了,几个皇子应该去拜见嫡母的,但是,明辉殿的大皇子去看望生病的生母锦夫人去了。

三皇子李乾本想带着弟弟李澹前去请安,但李澹抵死不从:“王家害死了阿姐,还想让我去给那老虔婆请安?阿兄,你难道忘记了阿姐的大仇吗?”

瘦削孱弱的李澹,狠狠的推开兄长李乾,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阿兄如此的冷静,还能对着害死阿姐的皇后拱手作揖,做那孝子贤孙.。

李乾紧紧抿着唇,看向倔强的胞弟。

见阿弟呼吸急促起来,忙上前:“澹儿,张嘴呼吸,吸气,吐气,你若不愿意去,就不去了。吸气……吸气……”

李澹惨白的小脸因为呼吸不畅憋得通红,他与李乾是双生兄弟,但李澹生下来便有先天的不足,不仅有心疾,还有痰症,因此,李乾不敢强逼他,只着急的哄着。

但李澹怎么也不肯张口呼吸,他紧紧的拉着李乾的袖子,一字一顿道:“阿、兄,杀了、王家人,为、阿姐、报仇。”他死死的盯着李乾,如果李乾不答应他,他便不放手。

李乾定定的看向他,认真的回道:“好。我会为阿姐报仇。”

“嗬嗬……”李澹这才张口吸气,努力平缓自己的呼吸。

李乾抱着李澹,他们有八分的相似,但跟孱弱的李澹比起来了,李乾却健壮有力,毫不费力的抱起胞弟,将他放在榻上。

王五娘进了奕星殿,听见里边的咳嗽声,带上几分慈爱,进了内殿。

李蟠身边的内宦,正在伺候他用药,见皇后进来了,连忙行礼叩见。

王五娘摆摆手,对内宦道:“把药给我。”

内宦将手里的药碗递到王五娘跟前,王五娘接过药碗,亲自给李蟠喂药。

李蟠喝了药,对王五娘道:“都是儿子不孝,累得母后忧心了。”

王五娘道:“你我母子,哪有那么多的客套话。”说着,就示意李蟠不必强撑,靠在软枕上说话。

“昨日,我看了几家女娘,我瞧着大司农家的三姑娘,人长得有福气,身子也健壮,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不如聘与你做正妻?”对于李蟠的婚事,王五娘十分的上心,李蟠身子不好,婚事一拖再拖。

但现如今,王五娘已经不想再拖下去了,王家失了培养好的继承人,后继无力,没有娘家的支持,她这个皇后心下难安呀。

李蟠身子不好,也没有大用,王五娘就只能盼着孙子了,所以才这么着急让李蟠成婚。

李蟠垂下眼眸道:“儿子全凭母后做主,但是……大司农家的姑娘,只怕父皇那边……”李蟠虽然身子不好,但是心思灵透,以皇帝的多疑,怎么可能让皇子娶九卿家的女娘?但他没有提醒王五娘,毕竟大司农,掌管天下财政,这是实打实的权臣,若自己能娶他家的姑娘,也是有好处的。

王五娘就道:“你放心,这些事情,我自会去陛下面前分说,你只管养好身子,早些给我生个大胖孙子,我呀,也就心满意足了。”

此刻的王五娘,一副慈母的模样,但李蟠心里清楚,他们母子不过是面和心不和,毕竟自己的生母王婕妤还在。

王五娘没待多久,就离了文山宫。

她走后,李乾提着一柄长剑,就进了奕星殿。奇怪的是,诺大一个奕星殿,竟无一人拦他。

李蟠瞧见了板着脸的李乾,玩味的笑道:“怎么,三弟是要杀了我,为大妹妹报仇吗?毕竟,我现如今,可是王家手里唯一的皇子。”

————

科普小课堂: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与阉人无关。归鸿是太监,掌管皇宫公务的掌印太监,从四品。

直到明朝时,宦官和太监两个词才联系了起来。当时,明朝设立四司、八局、十二监,东西厂卫,其中十二监是最庞大最重要的机构,那个时候十二监的管事才会被叫做太监。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