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第339章 名正言顺,土地兼并?

“这倒是可行……”

这是几乎是今天宰相高林甫说的第一句话。

皇帝听后,立刻道:“那以高卿家之见,试行应该从哪几个州府开始呢?”

众人视线转移到紫宸殿内,一整面墙的大宴全舆图上,不同于现代的地图是一只蛰伏大地上亟待翱翔的凤凰,大宴的疆域之广阔几乎比谢宁穿越前的故乡,要大上三分之二。

所谓南邻北海之奢,金谷堕楼之花。

北望崤函之险,铜驼荆棘之嗟。

谢宁之前只看过个别州府的地图,像这么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穿越的这篇土地,究竟有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还是第一次。

姓高的官员高云杰走到地图前,不着痕迹地看了高林甫一眼,高林甫随即很轻地点了点头。

虽然只是一眼,但却被谢宁捕捉。

谢宁心下一动。

紫宸殿内皆是大宴肱骨之臣,只有他一个小卡拉米,站在最不起眼的位置,听皇帝朝臣指点江山。

“陛下请看,以建雄都护府为线,太子殿下是想将西北的提花丝绸和白玉瓷砖运送到江南,再通过海上商路卖给洋人。”高云杰手指在建雄五州与西北接壤的山脉画了一个圈,“西北环境恶劣,所生产的生丝品级不够,据臣了解,市面上超过百两的丝绸原材料皆是江南的生丝,由此可见,试点绕开江南是行不通的。”

“但之前生丝的事情就已经出过一次乱子。”

高云杰语气斟酌,“朝廷当然要吸取上次的经验,江南的气候自然不是人力可控以转移,但可以将生产试点放在建雄,这样既然方便江南往来运送,也方便朝廷监管,就是要将西北的纺织厂和白玉瓷砖挪到建雄,可能廖大人和李家不能够同意。”

“要将建厂都放在建雄?”

乾元帝语气犹豫起来。

提花丝绸和白玉瓷砖这两样全都在西北,若是全国推广,通商发展起来那是属于是廖吉昌的政绩。

若是一股脑全都搬到建雄一带,岂不是要寒了廖吉昌的心?

许是看出来皇帝有所顾虑,高云杰道:“建雄距离京畿近,连接南北,不论是宿川的榷场还是走洪河通江南都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方便朝廷监管,几乎就是在陛下您的眼皮子地下进行。”

陛下的眼皮子地下,还有官府纵容百姓抢劫呢!

谢宁心底冷哼一声。

这姓高的明显就是跟宰相高林甫穿一条裤子。

与建雄豪族吃一锅饭。

别的不说,就光谢宁听到的,荒地需要当地官府都护府支持进行,这他娘的就是在扯淡,廖吉昌在西北都如何专政强势,在他没来之前都斗不过卢家为首的一干百年蛀虫。

建雄……?

若丝绸白玉瓷砖真挪到了如建雄这般的地方,那么几乎可以预见,这两样一本万利的东西,毕竟成为更加盘剥百姓,叫百姓生不如死的利器。

“说的倒是有理……”

太子不在,乾元帝听谁的话都有几分道理。

许赦之站出来说:“陛下,朝廷所需军费其他款项巨大,建厂选址倒是不着急,陛下御统四海,有了上一次的通商失败,这一次不论建在哪里朝廷都会吸取前车之鉴,以臣之见,还是先选定何处为试点比较要紧,时下四月马上就要春耕,一年要紧的时候就这一月半月,若是错过了这个时间,恐怕丝绸又要来年了!”

“许驸马说的也是!”

乾元帝合计合计道:“刚才高云杰不是说将生丝试点也放在建雄吗?”

高林甫一言不发,只是淡色的眸子看向许赦之目光深不见底。

高云杰作为此时高林甫一把枪,倒也不是很着急。

他们像是胸有成竹。

许赦之道:“建雄虽然地势靠南,但冬日不适宜耕种气候仍旧很长,总体说来与西北没有什么分别,在建雄开展生丝试点与西北无异,这毕竟是博武爵家的产业,在确定李家可以参与之后,再定夺办厂地点事宜也不迟!”

高云杰道:“许驸马此言差矣,建厂决定原料货物走向,若按照许驸马所言西北与建雄没有差别,那贯穿整个大宴的路程呢,路上所消耗银钱呢?这些难道不都是要计划内吗?”

“朝廷在丝绸通商的事上已经失利一次,断不能再失败第二次!”

“建雄地理位置接壤南北,运送方便,由建雄阮一鸣代为督办最为合理,若是真的如上午所言,让中兴兵马参与进去,恐怕又一场巨大消耗!”

“高大人你说,让丝绸通商从建雄作为据点,向南北两面辐射,我明白高大人的意思,一切都意在节省钱粮,方便朝廷管理。按照高大人的建议,生丝在试点建雄,建厂在建雄,督办仍旧是建雄。”

许赦之言辞犀利,字字如刀,“高大人莫不是忘了,朝廷需要多少银两,丝绸和瓷砖这两样东西能产生多少银两!既然建雄中兴兵马能节制南北,难道高大人就不怕出乱子吗!”

“许驸马!许大人!还请你慎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