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门大开。
自观主清虚真人往下,数千名昆仑弟子身着统一的太清观道袍,自山门处沿阶而下,分列两旁。
白袍如雪,肃然而立。
这阵仗,昆仑数百年未有。
当黛玉领着三个孩子出现在山门前时,所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
“恭送小师叔!”
“恭送小师叔祖!”
两声尊称,汇成撼天动地的巨浪,自山门处炸开,席卷了整座昆仑雪峰。
震得积雪簌簌而落。
这声音里,再无半分初见时的试探与轻视。
只剩下最纯粹的、发自肺腑的敬畏。
清虚真人排众而出,走到黛玉面前。
他神采奕奕,伤势尽复,气息甚至比从前更加精纯。
当着所有弟子的面,他对着黛玉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道袍下摆几乎触及地面。
“小师叔此番大恩,昆仑上下,没齿难忘!”
声音沉凝如钟,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日后但有差遣,我昆仑弟子,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黛玉侧身避过半礼,只以眼神示意。
“清虚师侄,言重了。”
她的目光越过人群,望向那站在殿前廊下的孤单身影。
“我不在时,还望你多照看师兄。”
清虚真人立刻会意,恭敬应下。
“弟子会的!”
离别的气氛中,琳琅成了最忙碌的人。
她正被几个年纪相仿的小道童围着,一边抹泪,一边还不忘将人家塞过来的点心包袱系在背上,小小的衣襟也被塞得鼓鼓囊囊。
小宇轩则板着一张小脸,学着小大人的模样,对着几个曾与他一同玩耍的年幼弟子,像模像样地抱了抱拳,算是告别。
文杰牵起弟弟的手,安静地走到了黛玉身边。
是到了离别的时候了。
在昆仑众人的注视下,四人一同踏上了那道自云海中延伸而下的光梯。
天梯的光华在他们脚下寸寸消散。
昆仑的声响被彻底隔绝于身后。
然而,当天梯光华散尽,脚踏实地的瞬间。
风里带着人间烟火与西疆黄沙的气息,扑面而来。
目之所及,是死死堵在昆仑山脚,一眼望不到头的汹涌人潮。
乌泱泱的一片,全是人头!
数不清的西疆各部族百姓。
身着五花八门的服饰,扶老携幼。
从戈壁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他们将山下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群朝着昆仑雪峰的方向,一次又一次地跪拜下去。
额头叩进尘土。
神情狂热。
震天的呼喊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
几乎要将天边的云层都冲散。
“山神显灵了!”
“求山神赐福西疆!”
一个壮硕的汉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扯着嗓子大吼。
“我婆娘咳了半年的血,眼看就要不行了!”
“昨天喝了一捧雪山水,今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这不是山神显灵,是什么?”
“还有我。”
“我家的羊!病得都站不起来了。”
“也是喝了融化的雪水,今天比没病的还精神!”
“神迹!是神迹啊!”
原来,黛玉之前炼丹引动的天地异象,为文杰塑体时散逸出的磅礴生机,并未完全消散。
这些最精纯的灵气,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昆仑的皑皑白雪之中。
冰雪融化,顺流而下,汇入溪流,滋养了方圆百里的土地。
人畜饮之,小病自愈,大病缓解,人人精神健旺,百病消除。
在这片缺医少药,人命脆弱如草芥的西疆大地上。
这就是神明降下的恩典,是活人无数的甘霖!
黛玉看着眼前这堪称疯狂的一幕,瞬间便明白了前因后果。
她,不知不觉间。
竟成了别人口中的“昆仑山神”。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眼尖的牧民。
猛地看到了从山上路径走下来的黛玉一行人。
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狂呼。
“快看!”
“是山上下来的仙人!”
“是山神娘娘身边的仙童!”
“唰”
成千上万道狂热的视线,瞬间聚焦在了他们四人身上。
呼声一传十,十传百。
不过转瞬功夫,“昆仑山神降世”的消息,便传遍了附近的部族。
沼仑部的丝卡拉大祭司也在人群中。
她带着族人,竭力维持着秩序。
但面对如此狂热的信徒,也是力不从心。
她一眼就看到了从天梯上下来的黛玉一行。
对这几日昆仑山下的异象,有了明悟。
黛玉心头一沉。
麻烦了。
她最不愿招惹的,就是这种因果。
被凡人当成神明供奉,香火愿力缠身。
对修行者而言。
是福,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姐姐……这么多人。”
“我们……我们怎么过去啊?”
琳琅扯了扯黛玉的衣袖,小脸有些发白。
看着那些狂热叩拜,状若疯魔的百姓,声音里都带上了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