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第116章 亮明身份

盱眙厉延贞?郭澄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但一时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是在何处听闻过。他凝视着厉延贞,只见其举止不凡,风度翩翩,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如此气宇轩昂,莫非是哪家士族门阀的子弟不成?”

然而,郭澄转念一想,当今世上,还有比五姓七望之人更为显贵的吗?显然,厉延贞并非士族门阀之后。可他的言行举止,却无一不显示出其气度非凡,这着实让人费解。

不仅如此,就连羽林校尉这样的高官,都如影随形地紧跟在厉延贞身后,这无疑更加证明了厉延贞身份的非同一般。

突然间,郭澄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凝视着厉延贞那张略显果毅而又俊俏的面庞,心中的厌恶之情油然而生。原来,孟阿布这个羽林校尉,是打着为薛怀义探路先锋的旗号前来的。而厉延贞在此时挺身而出,郭澄自然而然地将他视为薛怀义的同党。

郭澄眼中闪过的那丝厌恶之色,厉延贞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然而,他却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尽管他并不知晓对方为何会突然对自己心生厌恶,但他相信,这其中必定存在一些误会。

厉延贞向郭澄行完礼后,他的目光如炬,径直落在了站在一旁的崔澄身上。崔澄,这个名字对厉延贞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正是为了崔澄。不仅如此,正是因为崔澄,厉延贞才下定决心要以光明正大的方式站出来。

当厉延贞报出自己的来历后,崔澄的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惊的表情,这种震惊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几年前,士族门阀曾不遗余力地想要将厉延贞置于死地,然而,在经过数年的沉寂之后,厉延贞竟然如鬼魅一般出现在了朔方城之中,这怎能不让崔澄心生骇然?

厉延贞不是应该在绛州龙门隐居吗?为何会突然现身于此地?崔澄的脑海中飞速闪过这些疑问,同时,他也想起了最近绛州薛氏的情况。突然间,他心头猛地一紧,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也渐渐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原来,不久前他刚刚得知,薛氏一族已经出动了族兵前往灵州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皇帝也下旨将武周义从赐入羽林卫别营。想到这里,崔澄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厉延贞身旁的那些人,心中顿时恍然大悟:这些所谓的羽林卫,恐怕就是从灵州而来的吧!

看起来,士族门阀的每一个人都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一想到这里,崔澄心中的恐惧愈发强烈,仿佛有一片巨大的黑暗正铺天盖地地向士族门阀压来。

“这位将军是?”崔澄满脸惊恐地看着厉延贞,似乎已经意识到厉延贞此来的目的并不单纯。厉延贞注意到崔澄的异样,心中不禁感到有些诧异,难道他真的知道自己此行的意图?

厉延贞决定先试探一下,于是他拱手向崔澄行了一礼,谦逊地问道:“阁下可是崔澄崔副将军?”他特意把“副”字说得很重,似乎是在有意提醒崔澄,他不过是朔方道的一名副将罢了。

原本就面色阴沉的崔澄,听到厉延贞这样的询问,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铁青,他紧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然而,内心的恐惧却如同一股寒流,让他无法对厉延贞的挑衅做出任何回应。

“在下正是朔方道副将崔澄,出身河清崔氏。”崔澄字正腔圆地说道,同时挺直了身子,流露出一种骄傲和自信的神态。他特意强调了自己的门阀出身,希望能借助五姓七望的威名,给厉延贞施加一些压力,让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有所顾忌。

然而,令崔澄意外的是,厉延贞对他提到河清崔氏这一显赫门第,竟然没有丝毫的惊讶或敬畏之情。这让崔澄意识到,自己的这一举动或许只是白费力气。

不过,崔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懊恼。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厉延贞为何会隐瞒自己的行踪,悄然来到这里。而且,从厉延贞身旁的那个孟校尉身上,崔澄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他暗自揣测,这个孟校尉恐怕就是传闻中厉延贞身边那个身法诡异、身手了得的南蛮仆从。

一想到这里,崔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恐惧。他深知厉延贞的背景和实力都不容小觑,如果他真的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才来到朔方城,那么事情恐怕就变得复杂而棘手了。

更令崔澄感到不安的是,厉延贞的到来很可能与那封要命的密信有关。当年,那封密信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让士族门阀的人皆一直提心吊胆。如今看来,厉延贞定然已经将密信拿到手,并交给了当今的女皇。这意味着什么呢?崔澄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

这些年来,皇帝对于士族门阀并没有采取过于严厉的打压措施,这使得士族门阀们暗自庆幸,他们都认为厉延贞当年并未真正得到那封密信,而是被谢广毁掉了。然而,如今的事实却让他们如梦初醒,原来他们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