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则如铁塔国、棒国、印国跟暹罗国同样如此……】
【……】
【以上四支力量便是典型例证。诸位以为,此五者是否名不副实?】
历朝古人纷纷颔首。
这四支力量,可谓一支出奇,一支更比一支“名不副实”。
其通病皆是外表光鲜,内里腐朽。
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正当诸多古人议论之际,天幕之上,新的篇章缓缓展开——
【探索南疆秘术真相,其实真正令人畏惧的是……】
看着这个新视频标题。
历代的许多皇帝们瞬间心头一震:
“巫蛊!”
在华夏古代社会,巫蛊作为众多巫术中的一种。
一直是各大王朝统治者所严厉打击的对象。
从西周时候起,便已出现对巫蛊进行惩戒的法律规定。
到汉朝时巫蛊入律初步确立,“巫蛊”成为众多犯罪行为之一。
譬如汉朝就有这么一条规定:
“放蛊人及教令者,弃市;坐妻为巫蛊,族”。
不过,这等法律的约束是将帝王特权排除在外的。
不存在天子什么犯法与庶民同罪。
巫蛊之术仍是封建帝王,祈求长命百岁的良药。
总之,封建帝王对于巫蛊之事的双标态度。
证明了历朝历代对于巫蛊之事的相信与重视。
或者换个说法:
畏惧!
巫蛊巫术,这种源自诡神思想,带着浓郁神秘主义未知色彩的力量。
就算在基础科学知识得到普及的现代社会。
都还有许多人相信并充满畏惧,更别说认知相对落后的古人了。
至于历代的许多统治者,为什么要严厉惩戒巫蛊之事。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是他们相信这个确实是真的。
如果有人对他们采取这种手段,真的可以危害到他们。
与之相对应的。
不少帝王企图用巫蛊之术追求长生,也在证明这一点。
故而。
此刻看到玄幕中的视频,接下来要揭秘巫蛊真相。
不仅是众多皇帝们感兴趣。
还有无数历朝历代的老百姓也同样关注。
他们都想知道后世之人,是如何看待巫蛊之说的。
【每次看到苗疆美女,听到“蛊术传说”,我们总会对“蛊女”这一职业产生一些怪力乱神的幻想。】
【比如认为她们手握秘术,百毒不侵,甚至可以控制他人的思想等等。】
“还能千里之外隔空取人性命!”
历代不少古人在心中想到。
这是古人们心中最畏惧的“巫术”能力,没有之一。
【那蛊术的真相是什么呢?】
【蛊女真的那么神通广大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巫蛊的真相。】
来了!
包括皇帝们在内的古人们,眼神愈发专注。
接下来的正片内容。
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据说在苗疆地区存在着一种十分神秘的蛊术,每次听到有关湘西的传说,几乎都是这样的开头。】
【但其实所谓的巫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巫蛊不止存在于苗疆,也不止存在于华夏,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到处都有巫蛊的气味。】
【早期的人类面对各种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巫术,于是也就衍生了“巫“这个概念。】
【在华夏,最早对巫蛊之术有确切记载的,是在《左传》中。】
【《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曾言:“郑伯使卒出,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
【这主要说的郑庄公在讨伐许国的时候,大臣颍考叔被本国大夫公孙阏用暗箭射死。战争结束后,郑伯为惩治射颍考叔的凶手,命军队出狠(公猪)及犬、鸡,诅而射之。】
【郑庄公身为一国之君也用所谓的巫蛊之术,可见在那个时候人们就相信巫蛊之术。】
弹幕飞出——
【这事,秦国也干过。】
【不会是政哥干的吧?】
【那倒不是,是秦惠王干的当时秦楚争霸激烈,他进行巫蛊仪式,向天神祷告,祈求天神保佑秦国获胜,诅咒楚国败亡。】
【祷文就叫《诅楚文》,还刻在了石板上。】
【北宋时还发现了三块,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厥湫”、“亚驼”。】
【这三个神的名字很有特点所以大秦最后灭掉楚国,是因为这篇《诅楚文》吗?(狗头)】
【别闹,真当是仙侠战国啊?】
……
大秦时空位面。
秦始皇一直看得很认真。
后世之人弹幕中说的这件秦国行巫蛊之术的事,他当然知道。
这在大秦的官方文档中是有记录的。
对于巫蛊之术,他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
可以说是将信将疑。
他这种心态的形成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秦人建国后,秦国的所有重大事件及每一步发展,几乎都与“巫”及”巫术”有一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