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星缘 第九章 你的眼睛(1)

你的眼睛(1)

他们在六盘水玩了三天,拍摄了很多汉服照,买了不少纪念品;每人都写了一些文章,游记、诗词均有;燕飞还画了几幅画。

真可谓是“满载而归”。

这天,他们又去了兰泽的老家——一个小山村。

说是小山村,也并不是那种贫穷落后的农村,硬化的公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乡间小路却是完全消失了。

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停放着三轮车、摩托车、面包车甚至价值不菲的小轿车。

漂亮的小楼房随处可见,传统的瓦房还有,但都是那些念旧的老年人住着了。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芬芳,夹杂着汽油的味道。

收获的季节,看不到想象中淳朴憨厚的农民拿着镰刀、锄头劳作,只能看见三轮车、拖拉机在路上来来往往,满载着农作物。

那些作物,也能明显地看出,是经过基因改造的,要不然在这种土地算不上肥沃的地方不可能有太高的产量。

路旁零零星星地分布着金黄色的野菊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花,白的、紫的,都被车轮碾压得不像样子了。花瓣散落,叶子被汽车尾气熏成了乌黑的颜色。虽然还开着,但是埋在灰尘中,也不知还能开多久。

山很多,却都是光秃秃的,看不到几棵树木。

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小野花,让大山不至于单调到极点。

“从前的村子可不是这样的。”察觉到他们失望的情绪,兰泽笑着说,“我小时候啊,公路还不通,村子里到处都是花花草草,城里人戴花要用钱买,我们农村姑娘不用,随手摘一朵就是最美、最香的。”

“不过我不喜欢采花来戴,我喜欢吃花蜜。”她接着说,“这里有个叫‘梁子上’的地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那儿杜鹃花很多,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姹紫嫣红。蜜蜂最爱在杜鹃花的花瓣里酿蜜了,折一支空心的草管子,就当吸管了,爬上树去,能吃到饱!草地也好,毛茸茸、软绵绵的,在上面睡觉、打滚,比席梦思还舒服。秋天呢,山上的野果子熟透了,纯天然的,又香又甜,吃都吃不完!”

静翕从未近距离接触过旧时的乡村,无法想象她所描述的生活,他和那样的乡村,简直就像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一样遥远。

洵美在以前的农村待过,但那是一个疯狂的、落后的年代,给他的印象除了愚昧无知就是野蛮粗俗;第一印象太过深刻,导致他现在也没什么兴趣听兰泽说了。

倒是紫苏和燕飞很认真地听着,叹息道:“以前的村子终究回不来了。”

紫苏把“村子”说得有点重,不知是什么意思,大家也没有问。

“回不来的,岂止是村子……”兰泽低声自语。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很多农村都变得空空荡荡,人口大量流失,涌入更发达的地方了。

这个村子也不例外,年轻人基本都外出了,留下来的多是老年人、中年人。

“村里没有什么可看的,我们去山上走走吧?”兰泽说,“虽然比不得原始的时候了,但‘退耕还林’后,山林也得到了保护,风景还是挺美的;这个季节可能还有野味儿呢!”

“你是东道主,听你的。”

于是,他们把一些行李寄存在公路旁的一家小卖部,就去山上了。

小卖部的女主人是一名中年妇女,和蔼可亲。兰泽叫她“二姐”——在农村,她的父母亲结婚很晚了,因此她的辈分比较高,“哥哥姐姐”基本都人到中年了。

他们去了那个叫“梁子上”的地方,只见群山巍峨,草木枯黄,落叶铺满地面,踩上去松松软软,却又不至于重心不稳,特别舒服。

大家一边走一边拍照留念,时不时还吟出一两句古诗。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对面的山坡上传来歌声:

“我在高山打石头,

妹在崖脚放水牛;

石头打到牛儿背,

看妹抬头不抬头。”

这是地方山歌。

洵美和紫苏自然听得懂,都忍不住想笑。

燕飞与静翕都是西南人,虽然从小不说方言,倒也听得懂一部分。只是一时搞不明白意思,没反应。

兰泽听出是熟人的声音,便叉着腰,用方言喊道:“唱得太难听了!”

“哎呀!姐,你又回来了?”对面山上走过来几个人,三男两女,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拿着镰刀,提着小袋子。

一个穿蓝衣服的男生说:“难得的周末,我们回老家来弄点儿野味解解馋,没想到遇见你了。还没开学?”

“没有,还差几天。”兰泽说,而后为他们介绍,“诸位,这几个家伙都是我的发小,从小一起玩泥巴长大的,现在都在城里读高中;这四位是我的朋友,都是大城市来的!”

“你们好!”大家彼此问候。

“欢迎你们来我们的家乡!”蓝衣少年笑着,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我们刚刚摘了很多野生的栗子、蘑菇、野菜,还偷了一窝野鸡蛋,正准备烧火烤了吃呢。你们有口福,赶上了!”

另外四个人举起了手上的袋子,果然都是满满的。

兰泽都要流口水了,“那还等什么,赶紧烧火,来一顿纯天然的野外烧烤!”

大家一听说烧烤,都很兴奋,便分工合作,准备起来。

蓝衣少年和两个本村的男同伴去拾柴禾,他们熟悉环境。

兰泽看了看食材,说还不够,“附近还有几块耕地,里面一定有没收干净的洋芋、包谷,去找找。”

两个女生说好,就要去。紫苏很有兴趣,跟着她们去了。

“我知道周围哪里有水,我去洗这些蘑菇、野菜。”兰泽拎起两个袋子,对燕飞说,“你跟我一起去吧,拿上一把镰刀,砍些竹签回来,串着烤——这你应该能做吧?我看你们也不像养尊处优的富二代。”

“当然能做!我小时候也在农村生活过的。”燕飞拿起了镰刀,“跟我们那儿用的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多,砍点竹子不成问题。”

兰泽笑道:“那就好。”又转向洵美和静翕,“两位暂时没事做,等会儿负责烧火吧!”

“这个……”静翕欲言又止。

“没问题!”洵美倒是答应得干脆。

静翕也不想扫了他们的兴致,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们一走,洵美就从四周找来了一块木头、一根树枝、几棵干柴,“先把火烧起来好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不会要钻木取火吧?”静翕愕然,打火机还在蓝衣少年他们身上,这里没有。

洵美把木头放好,用树枝敲了一下,“有何不可?远古的人类不就是怎么点火的吗?”说着,真的钻起来了。

静翕走到他身边,笑道:“这地方太过潮湿,随地捡的木材很难用这种方法点燃的,别浪费时间和体力了;真要钻木取火,就去找找看有没有松脂、干草之类的易燃物。”

“凡事无绝对。”洵美微微一笑,抬头看他一眼,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只过了几秒钟,木头就冒烟了;突然窜出火苗来,足有半米高!

“啊!”静翕捂着眼睛后退了好几步,惊魂未定,“你往木材上抹了什么东西?”

“易燃易爆品好像不能带上飞机、火车吧,我哪儿有啊。”洵美往火上加着柴,烧得越来越旺。

“那怎么可能……”静翕说到一半,突然觉得眼睛很难受,不由得眉头紧皱。

洵美知道玩过头了,连忙过去问他:“眼睛伤到了?严不严重?我帮你看看——”一边说一边将手伸向他的眼睛。

“没有没有,不要紧……”静翕敷衍着躲开。

“真没事?那你躲什么?让我看看吧!”洵美一把搂过他。

这可把静翕吓了一跳,闭上眼睛道:“放开!又不是男女关系,这样成何体统?我就是让烟熏着了,眼睛涩而已。”

“人类就是这方面最烦,明明都是同类,两个女生搂搂抱抱是姐妹情深,换成两个男的却是‘不成体统’。——你眼睛真没事?”

“没有!”

“那好吧。”

洵美还没放开他,耳畔就响起一阵惨叫声。

原来燕飞和兰泽洗蘑菇、野菜,砍竹签回来,正看见他们两个抱在一起。

燕飞一惊,手一松,镰刀掉了下去,刀背刚好砸在兰泽脚上,疼得她嗷嗷直叫;他慌里慌张地给她赔不是,没注意脚下,不小心踩到一块光滑的石头,摔倒了,穿短袖衫的手臂正压着一堆人们丢下的野生栗子壳,被尖尖的刺扎得哇哇乱叫;而他摔下去的时候,本能地抓住旁边的兰泽的胳臂,把她也拉倒了。

两个人一起滚在草地上,你一声、我一声地惨叫着。

看见这有几分滑稽的画面,静翕和洵美对视一眼,真不知说什么好。

“不至于吧,你们?”洵美放开静翕,走过去说。

那两个人好像惨叫上瘾了,还躺在地上不起来,口里哇哇大叫。

燕飞说:“疼死人了!都是你们害的!我问你,你们俩刚才是在干什么?真是‘闪瞎了我的狗眼’!”

兰泽一个劲儿点头,表示她也想这么问。

洵美笑道:“我觉得,比起我们刚才的姿势,你们两个现在的样子更容易让人误会,不信我拍下来,发给网友们看看。”说罢,拿出手机要拍照。

两人互相看了看,这才发现他们紧挨着躺在一起。

燕飞又是一惊,要起来,却被兰泽拉住。

“你让他拍,让他发。刚才我已经帮他们拍了一张了,我们同时发出去。他们两个重点的,我们一个二本预科的,一个连高考都没有参加的,看看哪两个能火!”兰泽说。

“哈哈!太对了,我居然没有想到。”燕飞又躺下了,还换了一个惬意的姿势,对洵美说,“你赶紧发吧,网友才懒得看我们‘学渣’;就算抛开学校,单论外貌也是你们两个更胜一筹,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我们比得上你们才怪。”

洵美无言以对。

“闹够了没有啊?这地上湿气重,不想得风湿病就快点起来!”静翕走过来说。

燕飞和兰泽本也只是开玩笑,看他不悦,就不再取笑了,起来揉揉脚背、拔掉胳臂上的刺,又去重新把蘑菇、野菜洗干净。

这时,其他人也回来了。

蓝衣少年他们捡了许多干柴。

三个女孩子在地里找了不少土豆、玉米,还砍了竹筒盛了清凉、甘甜的山泉水。

大家把火烧得更旺,围坐在一起,将土豆、玉米、野鸡蛋放到火堆里烤,蘑菇、野菜则用竹签串着烤。

待到熟透,撒上蓝衣男生他们从家里带来的盐、油辣椒、五香粉……虽然简单,却是原汁原味。

吃到最后,燕飞跟兰泽已经是一边打饱嗝一边继续吃了。

与狼吞虎咽的他们不同,静翕才吃一会儿就不吃了,坐到了离火更远的地方。

兰泽和五个发小一开始热情地劝他多吃,但他总说没什么胃口;他们想想也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城市人喜欢乡下的野味很正常,吃不惯更正常,只好不劝了。

洵美也没吃多少,他本来就不需要以进食这种方式维持生命,而且这些东西实在不怎么美味。

他走到静翕身旁坐下,“读鲁迅的《社戏》,他说,他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豆了。当时我想不通,白水煮的豆子加上一点盐,怎么谈得上好吃呢?现在我大概明白了,美味的并非食物,而是一份感情吧。”

静翕点点头,“嗯!虽然这些食物算不上美味,但是和朋友们在山水之间共进餐饭,谈笑风生,真是人间美事。”

洵美看向他的眼睛,他立刻避开了。

他颇感无奈,却也没再为难他。

两人在这边说了几句闲话,那边的一群人吃饱喝足了,都四仰八叉地躺下,大呼“痛快”、“爽”。良久才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泥土、草屑,把火灭了。

傍晚,大家说说笑笑,踏着霞光回了村里。

给读者的话:

赶作业累成狗······幸好这是早就写了的。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