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你说这个朕就不困了
刘备毕竟是古人,没那么多金融知识,数学也不好。
要理解李素的贵金属管制思路,着实是费了一番脑子。最后好歹是搞明白了主要思想:
反正就是国家尽量把黄金的存量实物控制起来,同时绝对控制住新开采的金矿。这样在社会上制造出实物稀缺后,就肯定可以稳住金银比一比二十的比价。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因为黄金被官方抬价,目前市面上存量的持金者,也会实际上财富增值、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定向注水通胀的好处,而贫苦百姓会暂时承受通胀的坏处。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不可能彻底避免,只能是李素想办法尽量缓解,把过程中的阵痛消弭。
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普通穷人家里肯定是没有黄金的,之前家里窖藏金子的不是世家豪强,就是侯爵们从朝廷那儿拿的赏赐。
黄金值钱了,出现溢出,那就会货币供应增加,铜钱和白银的购买力肯定要短时间小幅下降,这不就相当于后代的通货膨胀嘛,只不过这个可控一点,就这一次,以后不会重复发生。
但即使是这一次,李素都想了尽量不扰民的措施,那就是在正式实施币制改革之前,今明两年让朝廷出面,正式先提升一次黄金的官府收购价,吸纳一部分市面上的黄金。
也就是确保币制改革时,把市面上的流通量控制一下。
之前从汉武帝开始、三百年来,汉朝的黄金和铜钱比价,不一直都是一两金兑一万钱么。黑市则是慢慢涨到一万六至一万七之间。
刘备应该先展示一次仁政:朝廷知道这里面有巨大的差价,之前朝廷发赏时都普遍有用这条价格双轨制的潜规则盘剥过功臣。
但那都是之前桓灵怀帝时,天下不靖、四方扰攘,财政崩溃时的老黄历了!
如今天才彻底一统已经超过十五年,章武陛下要施行仁慈的德政,来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刘备今年也暂时不说要改币制,暂时只说“要改对功臣赏赐的办法”:原先对功臣“名义上赏黄金,实际上赏折一万倍数量的铜钱”的潜规则,从今天起彻底废除!以后说赏黄金就真的赏黄金!
这条先行探路的变法,肯定是百分百受到支持的,因为所有功臣和有机会受朝廷赏的人,那都是从中得利的呀,这是一个“没有人受到伤害的变法”。
谁会反对“给你发年终奖的时候多发六成”这种天字等地,这样的桥段还在重复上演。李素甚至派出巡逻斥候船队,专门拦截打招呼,
要求所有运金银铜的船队,哪怕原本是船型比较小、不用在句章过驳换内河船、可以直接驶入长江口、要走邗沟或者淝水转淮河的,现在也都改为来句章过驳,提前换小船。
所以,句章港口上,隔三岔五刘备就能带着随驾百官开开眼,不处十日,大家都从一开始的震惊,变得渐渐麻木了。
这才几天功夫,已经看到扶桑和旅汉运回来那么多可以铸币的硬货了,真是天佑大汉啊。
在这个过程中,李素也见招拆招,随着实际情况调整他的部署。
他意识到将来把黄金全部囤积在雒阳,这倒是没问题。但一上来就直接集结雒阳,操作上有难度。
另一方面天下商人各地都有,所有纸黄金的票据变更、背书换证,都要跑雒阳的话,交通成本也太巨大了,哪怕富商们在雒阳留专人处理金融汇兑,也还存在一个通信上的麻烦。
所以,他建议刘备微调一开始的设计,未来可以在南边长江口的句章县,以及北面易水、黄河口外的津门县,都设置一个分支机构。
既然设了机构,那职权上也尽量整合,以免人浮于事浪费。
这两处,就分别叫“南方海关署/北方海关署”,管辖范围以淮河为界,衙门一共有三类职能。
缴税。
和津门登记。
句章和津门的海关署,每到年底都会把本地今年累计的登记簿册封存、加盖火漆印,然后交到雒阳去归档。这样就不用所有用到纸黄金的富商都跑来跑去了,朝廷统一帮忙跑腿同步信息。
等于是海关、贵金属与外汇管理局、汇兑银行三重职能。
最后,为了确保权力能实施落地,肯定还要武力保障。
所以把现有的大汉海军,趁着如今天下太平海军也没仗可打,分出两支精锐,分别成立北洋缉私舰队和南洋缉私舰队。舰队的母港基地就分别设在津门和句章。
北洋缉私舰队由甘宁任提督,南洋缉私舰队由周泰任提督。负责打击走私、打击海盗、护航合法商人。
遇到武装抗税或者武装藏匿海外开矿所得黄金的时候,就轮到他们动刀子了。
至于这两只舰队的开支,有南北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河海转运贸易关税撑着,肯定是养得起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依然要保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不许地方官员直接拨款给甘宁和周泰,也不许甘宁和周泰直接问地方自筹钱粮。有朝廷专人监督做账、全部收清楚之后再划拨,就能避免甘宁周泰变成亲自管关税的军阀,更不会出现历史上节度使那样的尾大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