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宰执天下 第216章 变故(13)

变故(13)

此刻,京师相公做的。”

“谁知道。”

“不该急的啊,韩相公马上就要辞位了。'

“谁知道。”

“两位相公不会火并吧?”

“不至于如此吧。”

“身上绑了炸药,这得要多大的仇恨,才能让人宁可死无全尸。”

“说实话,有好处就行。话说回来,要买到这种敢拼命的,少说百十贯吧。”

“有权呢。”

“差不多一样吧。”

“听说章相公的儿子早就准备好要刺杀韩相公了,也不知是真是假。”

“你是听谁说的。”

“隔壁家的王老实。我浑家也这么说呢。”

丁兆兰负责这个案子,寻常总会有人向他询问,但今天只有人在旁议论,却没人问他一句。也不知是被展熊飞警告过了,还是不敢过问这桩案子。

丁兆兰没精力多考虑这些不相干的细枝末节了,从案发现场回来,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鼻子里似乎都可以闻到空气中的硝烟味了。

‘会不会章相公遣人刺杀了韩相公?’

丁兆兰办老了案子,线索未明,他不会先入为主,也不会轻易否定,但这一事的可能性并不大。宰相应该是能轻易弄到制式的军用炸药

不过韩相公会怎么想,丁兆兰可不敢保证。而那位周全都在说,他只忍耐到中午。

中午之后呢?丁兆兰不敢去多想。总之肯定不会是喝茶聊天。

在他回来的路上,还遇见几个骑着快马往案发现场方向狂奔的武将,看他们的模样,或许都是韩冈门下鹰犬,如果他们的反应跟那位周全周都指一样,说不定到了中午,就是万军齐发,一枚枚炮弹从远处落向城中,手持火枪的士兵奔向城中各处战略要地,与当地的守卫展开鏖战。

一想到东京城内,都会变得跟那爆炸现场一样,到处血肉横飞,衙门外的州桥夜市也会陷入兵灾,说不定会毁于一旦,丁兆兰就五内欲焚,心急的赶往展熊飞的公厅,在们外敲了两下,就急着把门给推开。

展熊飞的公厅除了正面一张巨大的桌案,墙壁两侧,都是占满了一面墙壁的书架,上面满满堆着一摞摞书,足足有上千卷,还有一些杂志式样,也同样放在书架中。

展熊飞正蹲在书架旁,手里捧着一本书,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听见丁兆兰进来的动静,方抬头起身。

巨大的身躯猛地站起,突然就是一阵晕眩,身子晃晃悠悠,赶忙扶住了一旁的桌案。

看见展熊飞摇摇晃晃,丁兆兰忙上前半步,扶住了展熊飞,关切的问,“总局,没事吧?”

展熊飞没好气的推开丁兆兰的手,道,“一时半会儿死不了。”

他随手把书反扣在桌上,丁兆兰看过去,却是封皮封底什么花纹字迹都没有的光皮书。

展熊飞对丁兆兰道,“医院那边刚才传来消息了。贼人所用的炸药里面掺了铁砂。”

丁兆兰点点头,有关这一点,他方才在现场就查出来了。

展熊飞带着浓浓的愤怒,两只醋钵大小的拳头捏着嘎嘣作响,那罪魁祸首如果出现在他面前,他可无法保证会不会直接将人给掐死:“这些铁砂恶毒得很,在旁边的,躲得过炸药,躲不过铁砂。韩相公的元随伤了有十几个,靠着最近的两个都死了,还有两个伤得重的,医院里面也不敢保证能不能救得活!”

“陈家二哥方才也走了。”门外传来一个少年人的声音,随即,韩冈家惇有着宰相的身份,又有着那边的情况也不会差太多。

两位权柄几近天子的宰相都如此,普通官员手底下,要找到一个甘愿赴难的死士,难度可想而知。寻常人家更不用提。

绝不是随便从街上拉一个人来,给一点好处,就能让其心甘情愿点燃腰间火药引线。

从这个角度去想,幕后黑手所在的范围,可就大大缩小了。

如果这里不是开封府的话,说不定转眼就能把主谋者给定位了。

但这里大宋的国都,权臣贵戚,豪门世家,随便一数就是数百户。一家家去排除,几年也不一定能全部排除掉。要是中间突然发现一条新线索,说不定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丁兆兰这些年来遇到过好几次类似的情况,每一次从头再来,想死的心都有。

他看着面容沉静的韩铉,这位四衙内总是十分跳脱,很难有这等安静沉稳的时候。也不知现在这幅表情是不是装出来的,还是说现在才是本性,过去的活跃和活泼,全都是伪装出来的?

当然,这绝非要点,不管怎么说,他都得尽快查明真相,至少是一部分有用的成果,这样才能够应付得了宰相,以及宰相家的衙内、鹰犬。甚至外界的议论——毕竟,以爆炸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想也知道,事情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扬出去。根本不用指望能够遮掩得住的。

……………………

虽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光天化日,但韩冈遇刺这件事,完全遮掩不住。

韩冈本身也没有遮掩的打算。王舜臣已经进入皇城,控制了神机营。

即使现在韩冈在太后面前,只要有王舜臣在,城中党羽也算是有了一个临时性的核心,通过王舜臣协调,即使韩冈不在,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而有兵在手,不论要做什么,其实都是可以的。如果再能有太后背书,那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横行京中。

“相公。吾近日听人说,章相公的儿子,似乎对相公有所不满,时常聚众计议,不知有无此事?”

向太后小心试探着,与韩冈谈了许久,终究是忍不住了。韩冈知道,太后对章惇并不满意,尤其不想让章惇独相。

即使按照计划,日后还有李承之等人接替自己为相,但与做了十年宰相的章惇相比,李承之等人的影响力几乎不存在,没有韩冈的情况下,朝廷就相当于章惇独相。

只要现在自己点个头,太后可就会顺水推舟。不仅仅打掉章惇独相的可能,更可以彻底扳倒章惇。

但韩冈还是摇头,“市井传言未足深信,如今真相未明,臣不敢妄自猜测。”

借用太后的手,的确能够名正言顺的向章惇下手,随之而来的动荡,只要做好准备,也不是没有可能平安度过。

但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准备。十年执政,十年宰相,章惇绝非可以轻易对付的对象。

韩冈能够强势控制大半军队,而章惇没有与之力争,就是因为章惇本身有足以自保的兵权在手,同时又掌握住了天下民生的命脉。

每年通过海运从南方运抵中土的粮食、白糖、酒水特产,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然数倍于昔年由汴水运抵开封的物资。尤其是粮食,一旦失去南洋的供给,两千万石稻米的缺口,韩冈再有能耐也补充不来。

针对章惇下手容易,但福建商会控制下的南洋航运,韩冈没那么有把握稳定下来。

“万一是章相公的儿子该如何。”

“如果真的是章惇的儿子。”韩冈对章惇的称谓有了一点改变,“自是当依律处断。”

……………………

韩冈已经离开很久,温室外,内侍们已经不用再转动银镜。阳光从头顶洒下,太后静静的坐在御案前,抬眼望着前方的花卉,不知在考虑着什么。

许久,太后徐徐开口,“去准备纸笔。”

片刻之后,御案上笔墨纸砚全数备齐,两只碧玉镇纸压着一幅雪白的宣纸,细管的狼毫笔饱饱蘸好了新磨的油烟墨,横架在有着一枚枚紫眼的端砚上。向太后站起身,毫不犹豫,提笔而书。

已故的慈圣光献曹后最擅飞白书,当年宫中嫔妃、内侍、宫女,皆习练飞白,以至有日以继夜者。向太后当年也认真练习过,如今提笔,不自觉的就往飞白的路数上走。

墨色的笔画间,露着一丝丝纸页的白色,仿佛秃笔干墨写下的文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向太后静静的又看着这十六个字许久,然后对一旁浑身僵硬的杨戬,

“去给章相公送去。跟他说,他生了一个好儿子。”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