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宰执天下 第47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

“这火不小……”

曾布的双眉都快拧到了一块儿。

虽然隔着皇城城墙,但远近还能分得出来。不是在外城的城墙边上,就是在城外近处。那个距离上,还如此显眼,可见火势之大。

不独他一人,两府宰执望着天边的黑色烟雾,无不是阴沉着脸。

他们在京城里的时间都不短,见识过的火灾次数也不少,现在依然腾起的黑烟,远远超过他们过去接触过的火情。

黑烟随风扩散,东面小半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黑纱。清晨时尚算得上通透的天空,此时也变得雾蒙蒙的一片。

只看这规模,如果是城内失火,这一下子不知要烧掉多少座街坊。就算是在城外,情况也差不太多。可环绕京城城墙周围的,依然是繁华到极致的连绵屋舍。只看那浓烟起处,距离越远,就意味着火情更重。

“石得一呢。”韩绛猛然大声呵斥,“城头上就没人长眼睛吗?”

薛向也挂着脸:“这么大的阵势,皇城上难道看不见?到底是哪边烧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京城中不禁气球,不过禁飞船,不能载人上天。但皇城城墙上占据高处,若有警信,惇皱了下眉,火不是在皇城里面烧起来的,还没得到具体消息,没必要现在惊动太上皇后和天子。

对张璪的轻燥,韩冈也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却也没阻拦,不是大事。

“应该不会是城内。”苏颂盯着烟云半晌,突然道:“如果是城中厢坊,不可能一下子就烧起来。又有街道、坊市,很难有这么大的火势。”

“城外?”

苏颂道:“那边是石炭场的方向。”

“的确。”蔡确看了一阵,点头认可,“河南河北十二场中的后六场都在那个方向上。”

贯穿京城的汴河,在城外的一段,河南河北皆有一座座占地面积极大的石炭场,用来储存京城百万居民的日常用炭。

“是储存的石炭烧起来了?”韩绛向苏颂确认。

“多半是。”苏颂点头。

韩绛长舒了一口气,“这就好。”

其他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如果损失的仅仅是不值钱的石炭,而不是京城百姓,绝对是个让人安心的好消息了。

但韩冈并不觉得能多安心,冬天的石炭场中,是一座座由煤堆成的小山,不论哪一座烧起来,依然是一场灾难。要是这几日风大一点,卷起火星,京城可不知有多少地方会跟着烧起来了。

这一回,新任的知开封府李肃之有难了。

片刻之后,太上皇后和宰辅们重新来到崇政殿。

石得一这位管勾皇城司总算是到了,而开封府知府李肃之直接去了火场,派了一名推官过来通报消息。

的确是石炭场烧起来了。

至少现在还仅仅局限在石炭场中。

河北惇也跟着道:“但兵马要准备调动了,现在在火场上的兵力完全不够。”

曾布补充着:“还要选调精兵巡守城中。潜火铺的铺兵被调去城外灭火,要是今日城中再有火情,他们都来不及调回来。”

几名宰辅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自己的意见。

“殿下。”又是韩绛站了出来,“这件事还是先让开封府先全权处理,朝廷先好准备,随时调人支援。”

韩绛打断了一群人缺乏实际的议论,将事权归于现场。

具体怎么救火,不用任何人插嘴,京城中的专业人士很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城市,尤其是开封这样的巨型城市,见识过的火灾不会比任何人少,只要做过亲民官,也不会缺乏救火的经验。

而宰辅们都没有表示异议。现在不插手,事后也方便推卸责任。若是在殿上乱指挥,一旦有错,就是黄泥落到裤裆里了。

向皇后和宰辅们在皇城中焦急的等着消息。为了不影响工作,宰辅们还是返回各自的衙门,韩冈也一起回到了宣徽院。

这短短的一个时辰里,李肃之接二连三的遣人回来求援。火场热浪滚滚,炙热的风刮过四周,潜火兵甚至连靠近都难。现在开封府勉强建起两道隔离带,将火势暂时局限在了石炭场周围。

向皇后和两府连下几道诏令,附近的几座石炭场,一口气派去了三千多士兵,就站在煤堆上监视着。他们的脚下,一堆堆石炭全都用草席盖上,更硬是从附近掘了泥土,一点点的铺在草席上。

午后听人传报,中午时分,因为风向突然转变,有两名潜火兵走避不及被卷入火中,尸骨无存。

而另有十余人,被火烧伤,送去了医院。不过据韩冈得到的消息,送去医院的都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可以说都没救了。而那些仅仅轻度烧伤的士兵,依然被留在现场,就地治疗后,便继续投入灭火工作。

这场火从上午烧到了黄昏,烟尘已经完全笼罩了这座城市。

从门窗紧闭的房中出来,刺鼻的烟气让韩冈忍不住连咳了好几声。

落日的辉光透过烟雾后,模糊得只剩一点暗红。而东侧映上半空的火光,却比余晖更加明亮。

望着东面的天空,韩冈用手捂着口鼻,心中烦躁,这场火不知要烧到什么时候?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