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宰执天下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33)

欲雨还晴咨明辅(33)

韩冈是十天来惇最后说道。

的确打的是如意算盘。

高丽毕竟也可算是大宋的属国,辽国此时攻打高丽,朝廷鞭长莫及,却也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下面也会对怯懦的中枢有所不满。为高丽出兵当然更不可能,在边境上整修战备,摆出围魏救赵的架势,也算是一种各方面都说得过去的应对。

再说边境诸州都刚刚经历了战争,麦苗都成了辽宋的马粮,今年注定不会有任何收成。之前对河北边州的赈济安排,就是以工代赈,组织边民挖掘塘泊。现在辽人抽不出手了,攻打的又是高丽,趁机将边境的城防修一番,也是一桩美事。

难道耶律乙辛还敢再进攻不成?大不了到时候再打一番嘴仗。

说起来两府宰执都认同这个方案,但太上皇后却只信任韩冈的专业意见,只能宣韩冈上殿。

韩冈考虑了一下,问道:“只是怎么加筑?”

几名宰辅互相看看,由蔡确出言问道:“玉昆有什么好想法?”

“军国重事也管不到他的头上。

这是蔡确当年故技,他受韩绛所荐,入开封府为韩维椽属。后刘庠代韩维知府事,依故例,属官当行庭参礼。只有蔡确不肯拜:‘唐藩镇自置掾属,故有是礼。今辇毂下比肩事主,虽故事不可用。’

区区一个管勾右厢公事,都敢跟权知开封府说‘辇毂下比肩事主’,难道枢密副使还说不得吗?只要有人为他们撑腰就行。

蔡确得到了王安石和天子的看重。而韩冈,垂帘听政的皇后自然会给他撑腰。

可惜韩冈的手段,吕惠卿学不来。东施效颦的事,他也不想做。

韩冈抢了先手,硬顶着压力回了京城。自己从道理上的确也可以跟着回京,但若是他去学着来,却反而落了下乘。不仅要在朝堂中受到耻笑,上面的皇后也会看不上眼。

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留在京兆府中。

以自己手上的兵权,朝廷终究也不敢将自己留在陕西,而作为一名刚刚攻占兴灵的主帅,朝廷也不会有脸将自己贬斥。只要有个能回京的机会,进入东府也就会顺理成章。吕惠卿在京中多年,根基也深厚,本身还是枢密使的身份,朝堂上有的是人愿意帮他说话,一个回京的机会,其实不用等待太久。

只是算错了一点,他没有算到内禅。

当新天子登基的消息传来,吕惠卿放弃了一切计划,做好了在外久任的准备。

韩冈一回京,天子便退了位。有些事稍作深思,就是让人不寒而栗。

联想起去岁冬至夜后传出来的消息,或许当时的太后,根本就不是传言中的要保次子夺位。

但这样的猜疑一点意义都没有。冬至夜立储,有皇帝皇后作保。而现在的内禅,更是所有在京的宰辅都卷了进去,包括王安石,另外还有太上皇后。

除非日后他们全都倒台,否则就没有查清真相的一天。但得利的终究是新天子,即是待其亲政,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彻查此案,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天子想要整治某人,让其无法翻身,罪名总是能找得到的……

“最近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吕惠卿神色突然严肃起来,问着身边的儿子。

“儿子断断不敢!”吕渊跪了下来,“平日都在府中读书,督促弟弟们功课,哪里敢作奸犯科。”

“算了。”吕惠卿瞥了儿子一眼,自嘲的冷笑着:“只要想找,哪条狗身上找不到虱子?”

吕惠卿正要转身回房,吕家的管家匆匆而来:“相公,相公,京中来了天使,正在府门前,要相公出去接旨。”

乍听闻,吕渊张口结舌,惊得脸色煞白。

“你看……”吕惠卿摇了摇头,反倒笑了起来,“说到就到呢!还真是一点不耽搁。”

“去请天使少待。”吕惠卿吩咐道,“等我更衣后出迎。”

吕惠卿没有儿子的惊疑不定,纵使朝廷掇拾罪名,难道还能将他新立大功的堂堂枢密使如何?不过是继续留外而已。

他还不到五旬,有的是时间去周旋。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