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宰执天下 第33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六)

枕惯蹄声梦不惊(六)

园中春意盎然。

红的是花,绿的是叶,几只黄雀在嫩红色的枝梢上吱吱喳喳的叫着,间或啄起几只小虫。

文彦博手持黎杖,穿行在草木之间。

世所谓‘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的园林之盛,远过于他处。但凡来此居住的元老重臣,无不经营园林,以作自娱。

自致仕后,他这位三朝元老纵然还能遥遥影响朝廷政事,但大半的精力也只能寄情尺山寸水中。院中亭台花朩,皆出其目营心匠,耗费了多少心神。

望着满园的姹紫嫣红,草绿水清,委屈在洛阳七八年的文彦博也是心怀大畅,步履也轻快了许多。

两名小婢在前引路,身后又跟着四名。

文及甫紧随在身侧。他跟着文彦博从最南的卧云堂,穿梭在各处亭台水榭、山石水脉之间,走了已有小半日。瞧着文彦博的兴致越来越好,却忍不住心中的担忧,“大人,今天已经走了不少路了,到四景堂中歇歇脚吧。”

“去荫樾亭!”文彦博兴致极高,“顺便看看你弄的那些牡丹怎么样了。”

文及甫迟疑了一下,“……还得几天功夫。”

“不用急,关键要办得好。只要能赶得上花会就行了。”文彦博说着,依然是往东头走,“旧时有所谓天下九福之论,京师是钱福、眼福、病福、屏帷福,吴越有口福,蜀地药福、秦陇鞍马福、燕赵衣裳福,而洛阳,则是花福。花会办得好,花福才留得住。”

所谓的福,自是冠于天下。东京钱多,风景多,人物好,有良医,屏帷是特产,吴越乃是太平地,在烹饪上的发展比北方要强得多,蜀地气候适宜药材生长,关西有好马也有好鞍,河北的织造名声大,至于洛阳嘛,特产的牡丹贵为花王,自然是天下一封接着一封,士林中也多有批评,时局败坏如此,皆是两府之中奸人当道的结果。否则近八十年的澶渊之盟,如何会毫无征兆的就宣告破裂?

河东的责任说起来并不在韩冈,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许多人的奏章中,由于夺占了胜州,使得河东兵力偏向西北布置,代州失去了为数众多的精兵强将,才会如此脆弱。加之韩冈之前还在朝中时,曾经赞成河东派兵出援,由此使得太原兵力空虚,更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尽管事出有因,而代州的陷落无人能预料得到,可并不妨碍有人将罪名算到韩冈头上。

关西的主力离得太原,还有一段时间才能支援得上。河北似乎正打着围魏救赵的主意。京畿还要留着很大一部分兵力来稳定人心。韩冈手上的资源其实并不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以韩冈的声望,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他。

“真不知道那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乱了军心,自毁长城,就能让辽贼偃旗息鼓了?”文及甫都想不明白,他自知才智不高,能力不强,连进士都没敢去考,但现在看到一名名进士出身的官员,却恨不得自毁长城来让辽国尚父稍息心头之怒,真不知他们是怎么靠上进士的。

“谁能知道?”文彦博冷哼。他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但他没心思去体谅。什么时候能做什么事都不懂,衡量轻重的眼力都没有,也不值得文彦博多费一份心。

有句话他没说出口,搜遍朝野,能稳定河东、挡住辽寇的,除了近年安抚河东、深孚人望的韩冈,不作第二人想。

这个认知世所公认。虽然文彦博已经是一把年纪,往日又跟韩冈交恶,但他还没糊涂到会自欺欺人的地步。几次三番让他难堪。韩冈若是无能幸进,那他又算什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