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麻衣神相 第三一四章 亢龙有悔

亢龙有悔

我道:“前天下午才传出去的消息,你们得的早,走的早,也只到了这里而已。那些邪魔外道要整合消息,要制定计划,要选派人手,还要防着公家追捕,又要摸清楚我陈家的情形,探好来路,算好退路,能快到哪里去?如果他们快,我们陈家早就得到消息了!”

玉阳子、徐宗阳、杨之水三人听了,都点了点头,玉阳子道:“元方这话说的不错,从大局出发,又面面俱到,比我考虑的细。”

徐宗阳笑道:“他是陈家下一代的掌舵人,考虑问题不得不如此,你我都是散漫惯了的人,倒想不起来。”

说着话,我四处观望,已经瞥见屋里另一处角落里安置的固定电话,便问道:“那电话能不能用?”

杨之水道:“可以用,下去一并结账的,长途、短途都无所谓。”

我点了点头,道:“我去给家里打个电话。”

电话响了许久,才有人接,我没有立即出声,对方也沉默了片刻,然后才迟疑着淡淡问道:“是谁?”

这是老爸的声音,从声音里能听出老爸的心绪并不太乱,以此来看,家里应该还好。

我平抑了一下心情,然后快速说道:“老爸,我是元方——您先别管我在哪儿,咱们的电话不知道有没有被监听,还是不说为妙——总之,我现在安全的很,我和阿秀都从邵如昕那里逃脱了——对,邵如昕受了伤——我现在要跟你说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不怕隔墙有耳,就算被窃听了,也无碍——您先别说话,听我把情况细说一下,邵如昕前天散步了假消息,说……”

我将局势简洁明了又不拖泥带水地说了一遍,等我说完,老爸在那边问了几句,我都一一回答,连带着玉阳子、徐宗阳我们几人商议的结果也都一并说了,老爸闻言,便开始沉默起来,又过了片刻,老爸才道:“我已经完全明白了,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主意。”

我“嗯”了一声,道:“我现在有大致的对付办法——程!”

玉阳子、徐宗阳面面相觑,杨之水道:“借谁的力?”

我阴沉着脸,看着窗外远处滚滚而流的颍水,道:“世间任何事情,就讲究一个平衡,权力尤其如此。邵如昕如果真的得了所有名门正派、世家豪族的秘技,又灭掉了所有的邪魔外道,成了古往今来术界第一人,那么五大队的功劳便高到了巅峰,邵如昕的功劳也高到了巅峰!这么一来,别的诸如九大队等部门还怎么立功?其他人还怎么建勋?”

玉阳子忽的咧开嘴笑道:“不错!只要舆论一出,那些暗中憋着劲不想让邵如昕立功,不想让五大队一家独大的人和组织就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使绊子,掣肘子!穿小鞋!垫小言!邵如昕就算能应付过来,也焦头烂额了,无暇再顾及咱们!”

徐宗阳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道:“好一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元方世兄,说句真话,你这份心机、见识,真不像是个只有二十来岁的人能做出来的!”

我淡淡一笑,道:“徐师叔过誉了,邵如昕也只二十六岁,已入职中枢,执掌大权数年了!古之甘罗十二岁为卿相,孙权十九岁承继江东,康熙二十岁削三藩,袁世凯二十四岁总督朝鲜!这些英武前人,正是晚辈的楷模。邵如昕比我聪明,但却做事太过,我虽是相门,但相、卜相通,以卜理推度,我已经预知她必败!”

“哦?”玉阳子听得兴奋,道:“怎么说?”

我道:“邵如昕是邵康节之后,易数名家,卜术无双,竟不知卜家最忌讳的就是做过头,做到极!《易经》乾卦有言,上九,亢龙有悔!九便是极数,逢九必归零,今天是什么日子?九月二十九!连逢两个九,邵如昕在这个时候谋划奸计,欲成古往今来第一人,岂能得手?这于其是倾覆之兆,于我们则是大好局面重新开端之兆!”

“好!”徐宗阳拍手大笑道:“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来,咱们得干一杯!”

我们都举杯一碰,仰面酒已下肚,我放下酒杯,道:“只是一条,邵如昕卜术太过出神入化,又志在灭我,我虽然想回去,却又怕给陈家村招祸,真是难办……”

玉阳子道:“她是怎么算计你的?”

我道:“她知道我的四柱八字,因此能算我。除非我与她相隔百里,或者我掩于五行之物中,才能躲过她的算计。”

玉阳子与徐宗阳对视一眼,忽然不约而同地“哈哈”放声大笑起来。

杨之水也跟着呆笑。

我不解其意,讪讪道:“两位前辈笑什么?”

玉阳子道:“我保举一人,能解你现今忧虑之事!”

我诧异道:“谁?”

玉阳子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徐宗阳接口道:“正是不才在下!慈元阁命门大派,于命术一途可谓是学穷天人,追古溯今!世间种种法器、符箓、金丹、吉物……无出我慈元阁之右!你虽然失了四柱在邵氏之手,但只要我出一玉俑替身,上书你姓名、表字、四柱八字,再辅以秘术,它便能代你受算,混淆视听,你则能避祸而去!”

我又惊又喜,呆呆地说不出话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不但是现在,以后也不用再怕邵如昕能随时随地卜算出我的行踪来了。

这可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徐宗阳在旁边笑道:“玉俑是现成的,只需照着你的样子再稍加修饰一点便行,不出三分钟,我就能弄一个替身出来!让之水去丢到颍水河里,随波逐流,沙掩河底,让她邵如昕算破大天,也是一脑子浆糊,不明所以!哈哈哈……”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