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据点、使命与既定的守护
战争进入第三个月,初期饕餮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在遭遇地球,尤其是华夏军队远超预估的顽强抵抗和惨重代价后,似乎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平台期”或者说“重新评估期”。大规模的军团突击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频繁的侦察、小股精锐的渗透袭扰,以及针对关键节点的定点清除。这既是侵略者在舔舐伤口、调整战略,也给了残存的人类抵抗力量一丝难得的喘息之机。
华东,某座饱经战火的一线城市边缘。昔日的工业园区被改造成为一个坚固的临时军事据点。高耸的厂房屋顶布置了伪装网和防空火力点,破碎的窗户后被沙袋垒砌成射击孔,纵横交错的厂区通道被改造成了防御工事和交通壕。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建制、在前期战斗中被打散后,又如同溪流汇入江河般自发聚集到此的解放军部队。番号虽然杂乱,番号牌上沾染着血污与尘土,但军装依旧是他们共同的标识,条令条例和保家卫国的信念是他们无需言语的默契。
没有高效的统一通讯,但连、排级指挥官们凭借扎实的军事素养和残存的电台、甚至原始的传令兵,迅速整合了力量。炮兵出身的军官接管了仅存的几门自行火炮和火箭炮,构建了简易的支援火力体系;装甲兵技师带着步兵们日夜抢修受损的坦克和步战车;侦察兵们化整为零,如同触角般延伸向城市废墟的各个角落;后勤人员则依托厂区原有的设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弹药库、野战医院和食宿区域。
这就是现代化的优势,是深入骨髓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与其他许多国家部队一旦被打散就难以有效重组的情况截然不同,华夏的军人仿佛天生就带着“模块化”和“即插即用”的属性,只要融入一个有效的指挥框架(哪怕只是临时的),就能迅速形成集体的战斗力。
冷枫、天使彦、杜蔷薇和帝蕾娜,此刻就在这个代号“熔炉”的据点内。
他们被安置在据点核心区域,一栋相对完好的原厂部办公楼内。考虑到冷枫与彦早已公开且被各方(包括己方和敌方)知晓的伴侣关系,以及彦目前需要静养和保护的状况,据点临时指挥官——一位姓李的装甲团上校团长,特意为他们安排了一个独立的房间。房间不大,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双人床,一张旧桌子和几把椅子,但窗户经过了加固,位置也相对隐蔽安全。
此刻,窗外月色朦胧,据点内除了巡逻队的脚步声和远处哨位偶尔传来的低声询问,一片寂静。房间内,彦靠坐在床头,指尖萦绕着微弱的金色能量流光,她正在尝试梳理体内那如同乱麻般的能量脉络,以及那个因过度透支和神圣知识宝库连接中断而陷入沉寂的次生物引擎。冷枫则坐在桌旁,仔细地擦拭保养着他的暗合金八面汉剑,动作专注而沉稳,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但他的感知却如同无形的蛛网,笼罩着整个房间乃至小半个据点,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都休想逃过他的探查。
轻微的敲门声响起,不等回应,门就被推开了。蕾娜和蔷薇走了进来。蕾娜手里还端着一个军用饭盒,里面是据点后勤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的面条。
“彦姐,感觉怎么样?先吃点东西。”蕾娜将饭盒放在桌上,关切地看向彦。她自己则毫不见外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啃了起来。
蔷薇则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遮光布一角,观察着外面寂静却戒备森严的据点,冷静地分析道:“这里的防御体系构建得不错,指挥链虽然临时,但很有效。李团长是个务实的人,对我们也很尊重。暂时这里应该是安全的。”
彦放下手,接过冷枫默默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对蕾娜笑了笑:“好多了,谢谢。能量在缓慢恢复,只是核心的引擎…”她轻轻摇头。
“说到引擎,”蕾娜咽下嘴里的苹果,表情认真起来,“我跟这里的几个技术官聊了聊,他们虽然不懂次生物科技,但提供了几个废弃的工业能源核心,说是以前给大型设备备用的,能量纯度很高,就是不稳定。我觉得…或许可以拿来当‘模拟器’,我先试着用太阳能量引导和稳定它们,找找感觉?总比直接在你身上试错安全。”
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是个很稳妥的思路,蕾娜。你可以先尝试,不用急。”
这时,冷枫放下了擦拭完毕的汉剑,目光平静地看向蔷薇和蕾娜。“有个任务,需要告知你们。”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房间内的气氛微微凝滞。杜卡奥将军的遗命,其分量不言而喻。
冷枫复述了那份绝密指令的核心内容:杜卡奥将军的遗命,瞬间让蔷薇和蕾娜的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冷枫继续道,复述着那份烙印在脑海中的绝密简报:“指令中明确,若神圣凯莎出现意外…有一条最高优先级指令。”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身旁的彦,那眼神中蕴含的已不仅仅是战友的责任,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羁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