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雄兵连之黎明之刃 第282章 庙算余波·道法自然

第二百八十二章:庙算余波·道法自然

冷枫在艾兰王国高层会议上所阐述的《孙子兵法》始计篇,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远未随着会议的结束而平息,反而在梅洛城的权力核心与军事体系中,持续扩散、发酵,引发了一场深刻而无声的内部变革。

一、 军事体系的审视与重塑

影响最为直接和显着的,莫过于军事领域。

骑士长赫尔斯,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在会议结束后彻夜未眠。他反复回味着冷枫提出的“道、天、地、将、法”五事,以及“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计。他发现自己过去数十年的征战经验,虽然宝贵,但更多是依赖于直觉、勇气和惯例,缺乏如此系统、理性的分析框架。

第二天,他便召集了麾下所有中层以上的军官,并非直接下达命令,而是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研讨”。他将冷枫的话(当然,隐去了来源,只说是“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转述给众人,然后让他们以此为标准,重新审视艾兰王国军队的现状。

一场前所未有的、坦诚到近乎残酷的自我剖析开始了。

军官们发现,在“道”(民心士气)方面,虽然艾妮·熙德统一南方带来了秩序,但连年与北方的战争消耗,加上近期恶魔传闻带来的恐慌,底层士兵和民众的厌战情绪和潜在的恐惧,确实存在,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疏导。

在“将”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许多贵族出身的军官,其“智、信、仁、勇、严”并非全然合格,有些人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有些人则过于看重自身荣誉和家族利益(信、仁有亏)。

在“法”方面,军队的组织编制(曲制)、军官管理(官道)、后勤保障(主用)虽然已有雏形,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士卒孰练”上,他们意识到,过去的训练大多侧重于个人武艺和简单的阵型冲锋,缺乏针对复杂地形、恶劣天候(天、地)以及应对非常规敌人(如恶魔)的适应性训练。冷枫引入的小队战术和长兵器理念,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这种基于“五事七计”的全面审视,带来的不是沮丧,而是一种清醒的危机感和强烈的改革动力。赫尔斯骑士长以此为基础,开始着手制定一份详细的军队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军队的整体效能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他甚至开始尝试建立更系统的军官考核制度,将“智、信、仁、勇、严”作为重要的评价维度。

萨拉杨作为护卫长,亲身领教过冷枫的厉害,也对那“庙算”理论感触极深。他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王宫守卫的排班和礼仪,开始更加关注哨探情报的准确性(索其情)、分析北方部落内部可能出现的“道”之变化(比如史奈夫部族因恶魔侵袭而产生的内部动荡),并加强了与边境巡逻队的沟通,试图更准确地把握“天地孰得”。

二、 政治与民生的观念冲击

冷枫的论述,影响远不止于军营。

那开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同一记警钟,在艾妮·熙德和几位核心重臣的心中长鸣不歇。它强行将“战争”从贵族们获取荣耀、土地和财富的途径,提升到了关乎王国生死存亡的绝对高度。

艾妮·熙德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她的王国。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这句话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她意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征服和律法约束建立的统治,是脆弱且难以持久的,尤其是在面对可能动摇国本的恶魔威胁时。她开始更加关注民生,主动询问各地收成、税赋是否过重、边境村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安抚。她甚至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向民众有限度地披露关于恶魔威胁的信息,并宣扬保卫家园的共同目标,试图凝聚那种“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的共同体意识。

几位掌管内政和财政的大臣,也开始重新评估国家资源的调配。过去,军费开支往往与贵族的战争意愿直接挂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现在,他们开始尝试像冷枫所说的“校之以计”那样,更精细地计算战争的潜在消耗与收益(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民心、国力的损耗),并据此来规划物资储备和财政预算。“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的理念,促使他们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进行长远规划。

三、 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当然,这种来自异质文明的智慧冲击,并非被所有人毫无保留地接受。固有的观念、传统的骑士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某些理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最大的冲突点,在于“兵者,诡道也”这一论断。对于许多将“荣誉”、“正直”、“正面交锋”视为骑士信条的贵族和军官而言,“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种权谋诡诈之术,简直是离经叛道,是对骑士精神的亵渎。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