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第98章 坚守驿站!等待援军

匈奴左贤王率残部逃窜后的第五日,“丝路通驿”的修复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工匠们细心修补着城墙上的箭孔,士兵们则重新布置陷马坑与地刺机关。尽管驿站内的气氛已不如战时那般紧张,却仍隐含着一丝戒备——谁也无法确定,匈奴是否会卷土重来。

陈砚站在北门城墙上,指尖轻轻拂过刚修补好的夯土。昨日斥候传回的消息显示,匈奴左贤王并未远遁,而是在盐泽关附近集结残部,并联合了突厥的一千骑兵,显然意图对驿站发起二次突袭。“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陈砚转身对身旁的李陵沉声说道,“乌孙援军最快也要三日才能抵达,这三日,我们必须坚守驿站。”

李陵紧握腰间的佩刀,眼神坚毅:“陈大人请放心,末将已将五百守军分为三队,昼夜轮流值守,连弩箭塔与投石机也已调试妥当,定能坚守驿站,直至援军抵达!”话音未落,驿站外的了望塔突然响起警报声。

一名士兵手持红旗,朝着城楼方向挥舞——这是发现敌军的信号。陈砚迅速登上了望塔,举起墨家特制的“望远镜”远眺,只见远处的戈壁滩上,一支由匈奴与突厥骑兵组成的队伍正疾速逼近,人数较上次更为庞大,旗帜上的狼头标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匈奴与突厥联军,约有五千之众!”陈砚放下望远镜,语气沉重,“他们此次显然有所准备,不仅兵力倍增,还携带有火罐与云梯,意图以火攻突破驿站的防御。”

墨丁闻讯匆匆赶来,脸色略显苍白:“陈大人,驿站内的箭矢与石弹仅能支撑两日,若敌军久攻不下,我们恐怕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慌什么!”陈砚沉声喝道,“墨家机关术的精髓,正是在绝境中觅得生机。尽管我方兵力不足、物资有限,但只要巧妙利用防御工事,拖延三日绝非难事。”

他随即下达命令:“李陵,你率一队士兵坚守东门,务必重点防范敌军的攻城锤;墨丁,你带领工匠将仓库内的煤油与麻布制成简易火油弹,配合连弩箭塔使用;我亲自镇守北门,此处乃敌军上次突破之地,亦是此次防御的重中之重。”

众人领命而去,驿站内顿时一片繁忙景象。士兵们迅速将火油弹搬运至城墙上,工匠们则在城墙根部堆积湿柴——此举旨在防范敌军的火罐攻击,湿柴遇火不燃,且能产生浓烟,有效阻碍敌军视线。百姓们也自发参与到防御工作中,有的协助士兵搬运物资,有的则在驿站内挖掘临时避难坑,以防备可能出现的城破危机。

半个时辰后,匈奴与突厥联军抵达驿站外围。左贤王勒紧马缰,身旁的突厥将领阿史那烈手持弯刀,指向驿站城楼,高声喝道:“城内之人听着!速速打开城门投降,否则一旦城池被攻破,鸡犬不留!”

城楼上的士兵们怒声回应,箭矢如雨般射向联军阵前,但因距离过远,未能造成实质伤害。陈砚冷笑一声,俯视城下,朗声喊道:“左贤王,上次的惨败还未让你吸取教训?今日若有本事,便来领教墨家机关术的厉害!”

左贤王怒火中烧,厉声下令:“全力攻城!以火罐焚烧其城墙,以云梯攀登城楼,今日务必荡平驿站!”联军士兵闻令而动,数十人手持火罐,迅猛冲向城墙;后续士兵肩扛云梯,紧随其后;骑兵分列两侧,箭矢如暴雨般倾泻向城楼。

“放箭!投掷火油弹!”陈砚高声指挥。城墙上的连弩箭塔齐发,箭矢精准射中联军前锋,火罐落地,火焰瞬间蔓延,士兵们趁机投掷火油弹,火油遇火即燃,熊熊烈焰阻断联军进攻路线,不少士兵被火焰吞噬,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阿史那烈目睹此景,脸色铁青,果断下令:“放弃火攻,集中兵力以攻城锤强攻北门!”四架裹铁攻城锤被推至阵前,在骑兵掩护下,缓缓逼近北门。“投石机准备,锁定攻城锤!”陈砚一声令下,城楼上的十架投石机齐射,石弹呼啸砸向攻城锤。然联军早有防备,士兵高举盾牌,抵挡住大部分石弹,仅有一架攻城锤被击中,木架断裂,其余三架依旧稳步推进。

“启动连环地刺阵!”墨丁高声喝令。负责操控机关的工匠迅速转动枢纽,驿站外的地面骤然弹出数排锋利铁刺,正在推进攻城锤的联军士兵纷纷被刺中倒地,攻城锤的推进速度瞬间减缓。

然而,联军并未因此退缩,后续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奋力推动攻城锤。“轰隆!”一声巨响,攻城锤猛然撞上北门,城门剧烈震动,木屑四散飞溅。陈砚紧握玄铁令牌,运转墨家真气,令牌顿时发出一道玄色光芒,暂时护住了城门。“守住城门!”陈砚大声喊道,士兵们纷纷举起长枪,对准城门缝隙,严防联军破门而入。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日,夕阳西下时,驿站外的联军仍在疯狂进攻,城墙上的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少人身上带伤,却仍咬牙坚守。驿站内的箭矢与石弹已所剩无几,火油弹也仅剩下不足十枚,防御形势愈发严峻。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