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第10章 雁门烽火!系统发布屯垦基地任务

御书房外的夕阳尚未完全沉没,余晖如血,洒在宫门前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沉重的金黄。陈砚手持那块象征帝国工程权力的黄金基建令牌,缓步跨出宫门,腰间的青铜残片依旧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温热,仿佛还残留着不久前御前会议的紧张气息。他刚翻身上马,便见一骑快马自远而近疾驰而来,马上之人正是卫青麾下的亲兵,面色焦急,汗水和尘土混杂在额角。

“陈大人,将军急召您速往中军大营!”亲兵声音急促,几乎喘息不定,“雁门关传来紧急军情——匈奴右贤王亲率精锐部队南下侵犯,已连续攻陷我两处边防哨所,情势危急!”

陈砚心头顿时一沉,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刚刚稍有平息的战事阴影,转眼又如乌云般重新笼罩心头。他毫不迟疑,调转马头,紧随亲兵驰向中军大营。沿途所见,长安城内已是一片肃杀景象:士兵们正在迅速集结,铁甲碰撞之声不绝于耳,马蹄声如雷鸣般回荡在街道上,整个城市仿佛一头被惊醒的巨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紧张和即将来临的血腥气息。

抵达中军大营,只见卫青独自站在巨大的军事沙盘前,双眉紧锁,目光如炬。四周站立的将领们个个面色凝重,无人出声。沙盘之上,雁门一带已经插满了代表匈奴南侵的红色小旗,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正无声地诉说着边境紧急的态势和不断扩大的危机。“你来了。”卫青抬头望向陈砚,指向沙盘上的雁门地区,“此次匈奴来势汹汹,右贤王率领五千骑兵,专事劫掠边境屯垦村庄。目前雁门守军仅三千人,若让匈奴站稳脚跟,恐怕将危及朔方的补给线。”

陈砚俯身审视着沙盘,雁门位于草原与中原的交界处,地势平坦,攻易守难。边境的屯垦村庄大多散落分布,缺乏防御工事,一旦遭遇匈奴骑兵,几乎无力抵抗。他忽然记起之前在基建商城解锁的“夯土筑城法”和“屯垦防御体系”图纸,若能在雁门修建几座屯垦基地,既能集中百姓耕作,又能形成坚固的防御据点,有效抵御匈奴的侵扰。

就在此时,腰间的青铜残片骤然发热,脑海中的编钟声随之响起,光幕缓缓展开:“检测到边疆屯垦危机,触发主线任务——雁门屯垦基地建设。任务要求:三个月内,在雁门修建三座屯垦基地,每座基地需包含防御城墙、灌溉水利、粮食仓库三大核心设施,保障五千百姓的耕作与安全。任务奖励:解锁基建商城中级权限,获得‘墨家连弩阵’图纸,功绩值+300。失败惩罚:雁门屯垦区失守,扣除现有功绩值500。”

光幕上的任务内容一目了然,陈砚心中一动——系统的任务竟与他的设想不谋而合。他抬头望向卫青:“将军,末吏有一策,可解雁门之困。我们可以在雁门修建屯垦基地,将零散的百姓集中起来,基地外围筑起夯土城墙,内部开挖灌溉渠道,既能保障粮食生产,又能有效抵御匈奴的袭扰。”

卫青眼前一亮,俯身审视着沙盘:“具体如何施工?雁门风沙频繁,寻常的夯土城墙恐怕难以抵御侵蚀。况且,三个月内需建造三座基地,时间是否过于紧迫?”

“末吏掌握墨家的夯土筑城技艺,在泥土中掺入稻草与石灰,城墙硬度可提升五成,并能有效抵御风沙侵蚀。”陈砚伸手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线条,“我们可在雁门的三个关键节点选址,分别是黑松堡、临河村和向阳坡。这三处均临近水源,适宜耕作,且能构成三角防御体系,相互支援。”

他稍作停顿,继续阐述:“至于工期,末吏可从长安调遣五百名工匠,并招募当地百姓参与建设,实行‘三班倒’制度,白天筑城、挖渠,夜间赶制工具,三个月内必能完工。此外,基地建成后,不仅能抵御匈奴侵袭,还能提升雁门的粮食产量,为朔方前线提供充足补给。”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卫青也松了一口气:“好!就依你所言办理!我即刻上奏陛下,调派工匠和物资,再派遣一千名士兵协助你,负责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你明日一早便启程前往雁门,务必尽快启动建设。”

第二天清晨,陈砚率领五百名工匠和一千名士兵,乘坐马车浩荡前往雁门。车厢内,他打开基建商城,利用此前积累的五百点功绩值,兑换了“夯土筑城法”、“龙骨水车图纸”和“简易粮仓设计图”——这三项乃建设屯垦基地之关键,有了这些图纸,建设效率必将大幅提升。

经过五日的艰辛跋涉,队伍终于抵达雁门。刚踏入雁门地界,便见沿途村庄满目疮痍,烧毁的房屋仍在冒黑烟,田地被马蹄践踏得坑洼不平,几名幸存百姓躲于山洞,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陈砚心中一酸,遂加快速度赶往黑松堡——此乃首个选定的基地选址。

黑松堡坐落于雁门东侧,紧邻一条小河,四周有大片平坦土地,适宜耕作。陈砚甫一下车,便召集工匠和士兵召开会议:“我们将分三组行动:一组由工匠带领百姓筑城墙,依照夯土筑城法施工,先挖三尺深的地基,再分层填土夯实;二组负责挖掘灌溉渠道,从河边引水至田地,并修建蓄水池,以备干旱之需;三组负责建造粮仓及百姓住房,粮仓须建于高处,以防洪水侵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