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明被放出来以后,他一直在思考是谁救了他 ,有这么大的能量,直接让省纪委的人出面。
突然他好像是想起来什么。
他拿出电话,直接打给了他儿子。
“喂,老三!你是不是找了林家的人?”
“爸,你出来了?
耿老三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天哥办事会这么快,前天才说了,现在他老爹就出来了。
“爸,你没事就好!有些事情我不能和你说!”
耿老三说道。
“行,我知道了,你替我感谢一下林天,等有时间带着他家里来吃饭,我亲自在感谢他一番。”
耿建明说完,就挂了电话。
耿老三这边,看着父亲挂完电话,他又打给了林天。
“天哥,谢谢你!”
“老三,你这不是客气了,你为我做事情,更何况叔叔本来就是冤枉的!”
林天笑着说道。
“天哥,大恩不言谢,咱们往后看!”
耿老三严肃的说道。
“老三,你只要把我交代的事情完成了,你就算帮了我大忙了!还说什么谢不谢的。”
林天笑呵呵的说道。
“天哥,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交代的事情认真完成。”
耿老三拍着胸脯保证道。
“行了,不和你打屁了,我这边还有事情要忙,你自己注意安全。那些人可能会狗急跳墙了千万不要暴露了。”
林天嘱咐完就挂了。
…………
汉东省,高育良的办公室。
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高书记 ,你好啊!我是方黎远。”
方黎远对着电话说道。
高育良听到是方黎远的名字,直接站了起来。
“方部长!您好!有什么事情您吩咐。”
随后方黎远的声音传了过来。
“高书记,我现在代表组织找你谈话,你是留在汉东还是去其它省份?”
高育良握着话筒,身体站得笔直,仿佛方黎远就站在他面前。
他没有任何犹豫,声音沉稳而坚定:
“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到更艰苦、更需要的地方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全部力量。”
电话那头,方黎远似乎对这个回答毫不意外,轻轻笑了一声。
那笑声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从容和深意。
“很好,育良同志,有这个觉悟和担当,很好。”
方黎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高育良的心上,“那你准备一下,来京都一趟,有些程序要走。另外,也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山河省的情况。”
他微微一顿,像是随意提及,却又精准地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目前,山河省的省长位置空出来了。组织上考虑,让你去挑起这副担子。”
山河省!
高育良的心猛地一跳,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瞬间冲上头顶,让他握着话筒的手指都微微收紧。
他极力控制着呼吸和语气,不让丝毫失态透过电话传递过去。
林天!
他几乎立刻就联想到了这个名字。
这难道是……命运的安排?
或者说,是方部长乃至更高层的一步精妙棋局?
去山河省,不仅仅是简单的平调晋升,这背后蕴含的深意,让高育良的血液都隐隐发热。
是机遇,更是挑战!
是在另一个战场上的重逢!
他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心潮强行压下,语气变得更加恭谨,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然:
“是!方部长,我明白了!感谢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我一定尽快交接好汉东的工作,赴京听取指示。到了新的岗位,必定鞠躬尽瘁,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嗯,”
方黎远的声音依旧平淡,但高育良似乎能感觉到对方嘴角那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具体事宜,组织部会正式通知汉东省委。育良同志,山河省情况复杂,担子不轻啊,做好准备。”
“请方部长和组织放心!再重的担子,我也一定挑起来!”
高育良回答得斩钉截铁。
“好,那就这样。”
电话挂断,听筒里传来忙音。
高育良却依旧保持着接电话的姿势,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
窗外,是汉东省繁华的街景,他在这里经营多年,根系深植。
但此刻,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方。
山河省……省长……
还有,宁安市的林天。
高育良缓缓放下话筒,坐回宽大的办公椅,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眼神深邃,锐利如鹰。
一场新的风云,似乎正在远方汇聚。
而这一次,他不再是固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而是手持利剑,主动出击的封疆大吏!
他现在心情很高兴,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出头了。
林天还不知道这一切。
他现在在主持招商会议。
正在听取招商局的汇报。
“林市长,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想法!”
招商局长说完看向林天,等着林天的批复。
林天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会场,沉稳而有力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了整个会议室:
“同志们,刚才宋局长的汇报很详细,思路也很清晰,这说明我们招商局的同志是下了功夫、动了脑筋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局近期的工作表示肯定!”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天微微抬手,待掌声平息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凝重和富有感召力: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肯定成绩,不等于满足现状。我们宁安市,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什么一些好项目、大项目,总是与我们失之交臂?”
他提出的问题,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与会人员都凝神静气,专注地听着。
“我认为,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的程度,在于营商环境的优劣,在于我们敢不敢打破常规,有没有‘拼、抢、实’的作风和状态!”
林天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项目,必须‘走出去’,主动对接,精准招商。宋局长刚才提到的,组织精干力量南下学习、对接,这个方向就很好,要尽快落实,不仅要学方法,更要学理念、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