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声音如同醒世惊雷,在每一个被“灵根资质”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的修士心头炸响:
“灵根之分,乃天道赋予之起点,非终点!”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烫的岩浆中投入了万载玄冰,瞬间激起了难以想象的剧烈反应!下方人海中,那些长久以来因灵根斑驳、资质平庸而备受轻视、几乎绝望的低阶修士,瞳孔骤然收缩,随即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近乎疯狂的光彩!
一位白发苍苍,卡在炼气大圆满已近百年的老修士,浑浊的老眼中瞬间迸发出骇人的精芒,干枯的身体因极致的激动而剧烈颤抖起来。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抠进掌心,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面黄肌瘦、身着补丁道袍的少年,原本自卑地低着头,此刻猛地抬起头望向山巅,嘴唇哆嗦着,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他体内的微弱灵力,因这石破天惊的话语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不受控制地微微沸腾。
无数双饱含着难以置信、狂喜、以及一丝忐忑的目光,如同利箭般聚焦在李恪身上,充满了对“破局之法”的极致渴求。
李恪的声音继续流淌,清晰而富有力量,仿佛在拨开迷雾,揭示天地间最本质的法则:
“水火相克?亦可相济!金木难容?未必不能共生!关键在于明悟自身灵根之‘性’。莫要视其为枷锁,而要视其为独一无二的‘道种’!”
“水至柔?观其惊涛拍岸,摧枯拉朽,何尝不是至刚之力蕴藏其中?火暴烈?观其烛火摇曳,温暖人心,何尝不是至柔之光?领悟其‘性’之两面,乃至多面,在相克中找到流转变化之‘枢’,在相生中寻得力量增长之‘源’,此乃化‘桎梏’为‘资粮’的第一步!”
“譬如水火,非永世不容。天地之间,有云蒸霞蔚,水汽升腾遇冷火凝云,甘霖降下滋养生灵,此乃水生火、火助水之循环!修士体内,若能寻得其平衡转化之‘节点’,以水之柔韧驾驭火之爆裂,或以火之精纯煅烧水之杂质,则水火相济,威能倍增!”
“又如金木,金主肃杀,木主生发。木无金则枝蔓横生,难成大器;金无木则锋芒毕露,刚极易折。金可伐木,亦可铸器助木成材;木可朽金,亦可滋养金之华彩。明悟此理,寻金木相生相养之‘契’,而非执着于相克相伐,则灵根驳杂,反成厚积薄发之基!”
“莫要一味追求单灵根的纯粹!天道至公,赋予多样,自有其深意。五行流转,相生相克,本就是构成这方世界最宏大、最精妙的‘法’。灵根斑驳者,体内自成一个微缩的五行天地,感悟其流转变化,理解其生克平衡,若能调和如一,其潜力之大,远非单一灵根可比!此乃‘万法归一’在你自身之体现!”
随着李恪深入浅出的阐述,他将天地间最宏大精妙的五行法则,拆解成修士体内最细微的灵力流转与灵根特质。没有艰涩的术语,只有最贴近自然、最贴近修士自身状况的比喻和直指核心的解构。他信手拈来,天空中云霞随他心意流转,时而化作水汽蒸腾遇冷凝聚成冰晶(水转冰,阴柔显刚),时而化作雷霆炸裂后细雨滋润焦土(火生土,毁灭孕新生),时而又凝聚成一片坚韧藤蔓缠绕金石缓缓汲取其华(木克金亦养金)。每一个意象,都精准对应着他所讲的五行生克转化之理,大道无形,却被他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
讲道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筑基、金丹层面,开始深入触及元婴境界的根本奥义!
李恪的声音如同无形的道韵波纹,悄然提升着层次:
“金丹破婴,何为关键?非灵力之浩瀚,而在‘神’之凝聚,‘意’之化形!”
“金丹者,精气神熔炼之炉鼎。元婴者,炉鼎破茧,魂魄真灵凝聚之‘我’!”
“此‘我’,非血肉之躯,乃大道烙印,法则雏形!需以纯粹道心为引,以海量感悟为薪,以不屈意志为火,锻‘神’成婴!”
“何为纯粹道心?见己见真,明悟所求,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心魔所动。”
“何为海量感悟?法天地运行,悟万物生灭,纳万法精粹于己身,融会贯通。”
“何为不屈意志?破丹成婴,乃逆天夺命之险途!心志稍有不坚,灵识便有溃散之危,道消身殒只在顷刻!”
讲到这里,李恪笼罩整个山巅的道韵场域,悄然发生着变化。那原本温和包容、润物无声的宏大氛围,开始带上了一丝深邃、浩瀚、仿佛触及宇宙本源法则的威压!这并非刻意压迫,而是他讲述大道至理时,自身境界自然流露的一丝投影。
噗通!噗通!
下方人群中,几位元婴初、中期的大修士,脸色瞬间剧变!他们本是各自势力中的擎天巨柱,此刻在李恪讲道无意间弥漫开来的、那触及更高层次法则本源的道韵下,竟感到自身元婴一阵剧烈震颤,元神仿佛被置于无边瀚海之中,渺小感油然而生!他们立刻全力运转功法,稳固心神,脸上再无半点傲色,只剩下骇然与无尽的敬畏!这位玄天宗的上仙,其境界之高,竟远超他们想象!仅仅是讲道时自然流露的一丝气息,就让他们如临深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