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烟火里的褶皱 第69章 鞋摊桂花诉归期

镜海市老城区的巷口,一场春雨刚歇,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气息。老桂树舒展着枝叶,嫩绿的新芽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细碎的花瓣星星点点地缀在枝头,馥郁的甜香肆意飘散,引得蜜蜂嗡嗡地穿梭其中。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刷得洁净发亮,反射着柔和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岁月。

濮阳黻的鞋摊稳稳地支在老桂树下,蓝布围裙上还残留着昨夜雨渍的痕迹,那片干枯的桂花依旧倔强地沾在围裙角。她坐在小马扎上,手中的毛刷有节奏地在旧皮鞋上打着圈,黑亮的鞋油晕开,散发出独特的气味,与周围的桂花香、泥土腥气和远处早点铺飘来的油条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老巷独有的味道。

树桠上那只黑猫惬意地眯着眼,尾巴轻轻扫过叶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突然,它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睁开眼睛,“喵”地叫了一声,竖起尾巴,一溜烟地向巷口跑去。与此同时,巷口那扇朱漆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王奶奶弓着腰探出脑袋,手里紧紧攥着一双布鞋,鞋面上绣的牡丹在岁月的摩挲下已经模糊不清。

“小濮啊,”王奶奶的声音沙哑而沧桑,“帮我瞅瞅这鞋,最近总掉底,我这老腰都快被它折腾散架咯。”

濮阳黻放下手中的毛刷,起身接过布鞋,指尖触碰到鞋帮,柔软的触感让她心中一动。这双鞋不知被浆洗了多少次,布料已经变得薄软,鞋底的针脚歪歪扭扭,是王奶奶自己纳的。她还记得王奶奶说过,这是她老伴生前最爱的一双鞋,如今老伴走了,这鞋便成了她的心头宝。

“奶奶,您这鞋底都糟透啦,得换块新布才行。”濮阳黻轻轻捏了捏鞋边,抬头笑着对王奶奶说。

王奶奶点点头,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鞋摊旁,慢慢坐在小马扎上,腰弯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她盯着濮阳黻的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忽然开口问道:“那姑娘又来了不?穿37码鞋的那个。”

濮阳黻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牛仔外套的姑娘。她上周来修过鞋,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发梢有点枯黄,修鞋时总是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没来呢。”濮阳黻扯了一块新布,仔细地垫在鞋底,“奶奶您问她干啥呀?”

王奶奶笑了,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那姑娘鞋上沾着桂花呢,跟你这树一个味,我就觉着稀罕。”

正说着,一个身影缓缓出现在桂树下。濮阳黻下意识地抬头,只见那个熟悉的牛仔外套和马尾辫映入眼帘,正是37码姑娘。她手里拎着一个布包,静静地站在树影里,脚尖轻轻蹭着青石板,似乎有些犹豫。

“你来了。”濮阳黻扬了扬下巴,放下手中的布鞋,“今天修啥?”

姑娘往前走了两步,将布包放在鞋摊上,拉链“哗啦”一声被拉开。她从里面掏出一双帆布鞋,鞋头磕破了一个洞,露出里面洁白的袜子,袜子上还沾着一点泥。

“补补鞋头。”姑娘的声音轻柔得像微风拂过桂花叶,“麻烦您了。”

濮阳黻拿起帆布鞋,指尖触碰到鞋里的鞋垫,那是手工纳的,针脚细密整齐,上面绣着一颗小小的桂花。她的手猛地一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这绣法,竟和她给女儿绣的一模一样。

“你这鞋垫……”濮阳黻抬头紧紧盯着姑娘,声音微微有些颤抖,“自己绣的?”

姑娘愣了一下,随即低头瞅了瞅鞋垫,脸颊微微泛红:“是我妈绣的,她说桂花能辟邪,保平安。”

濮阳黻的手瞬间僵住,脑海中浮现出女儿失踪的那一天。那天,女儿穿着她绣的桂花鞋垫,欢欢喜喜地去巷口买糖,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地上只留下一只掉了底的布鞋,鞋里的桂花鞋垫沾满了泥土,仿佛一朵被无情践踏的花。

“你妈……”濮阳黻的声音愈发颤抖,几乎难以自持,“她还绣别的吗?”

姑娘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轻轻翻开,里面夹着一片干枯的桂花。“她绣这个。”本子上画着一棵桂花树,树下站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高高举着一颗糖,笑容灿烂。

濮阳黻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不受控制地“唰”地流下来。那画里的树,分明就是她鞋摊旁的这棵老桂树;那小女孩的辫子,和她女儿当年的一模一样,就连脸上的酒窝,都如出一辙。

“你叫啥?”濮阳黻慌乱地抹了一把脸,指甲蹭得脸颊生疼。

“桂桂。”姑娘轻轻合上本子,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我妈说,生我的时候桂花开得正香,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王奶奶在旁边叹了口气,感慨地说:“多好的名儿。小濮,你女儿不也叫桂桂?”

濮阳黻没有回答,默默拿起针线,开始往鞋头上缝。黄色的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像极了桂花的颜色。针穿过帆布,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这声音,和女儿当年在旁边扎稻草人时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让她的心里一阵揪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