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 第352章 布局引蛇,疑云笼各方

手机震动了一下,顾轩低头看了一眼。

江枫的消息还在屏幕上:“听证会材料刚发,你的座位是C-07,靠近主控台。”

他没回,把手机反扣在桌上,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最上层抽屉。里面躺着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标题是《YH-0937项目资金流向异常初步研判》。纸张边缘有些卷曲,像是被人翻看过很多遍。

这是他昨晚熬夜做的假简报。内容七分真三分假,关键点在于把“宏远基建”错误归为市建投的二级子公司。只要这个信息传出去,对方一定会动。

他把文件放进外侧抽屉,故意留了一条缝。保洁阿姨每天九点半来,眼睛不好使,但嘴巴快。这种事,她最合适。

做完这些,他坐回椅子,打开加密通讯软件,给林若晴发了条消息:“今天能发条动态吗?就说最近有知情人士反映,某些已调岗干部可能牵涉旧账重审。”

发完,他等了两分钟,收到回复:“明白,模糊处理,不提名字。”

他知道林若晴懂分寸。她以前是记者,现在在宣传口,说话带风但不落地,正是他需要的喇叭。

十点零五分,林若晴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条动态:“某重点项目疑似存在历史账目重审迹象,知情人士称或将牵连多名已调岗干部。”

配图是一张模糊的会议纪要角落,只露出几个字:“孙建国”“审批流程”。

半小时后,顾轩打开备用手机,登录匿名舆情监测账号。关键词“YH-0937”搜索量上涨三倍,“宏远基建”和“征地补偿”也开始冒头。

更关键的是,系统提示三个IP频繁访问市政内网档案库,查询孙建国任职期间的项目记录。其中一个IP归属地显示在省审计局大楼。

他嘴角动了一下。

鱼咬钩了。

中午十二点,林若晴打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刚接到一家地方台采访邀约,说想聊聊‘退休干部责任追究’的问题。”

“去。”顾轩说,“别提具体人,就说全国都有类似案例,公众关注度在上升。”

“明白。”林若晴顿了顿,“他们要是问我有没有线索指向本地?”

“你就说,不方便透露来源,但确实在跟进。”

电话挂断后,顾轩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街道车流不息,一辆黑色轿车停在对面路口,司机没下车,也没熄火。

他没多看,转身回到电脑前,登录自己的工作账号,输入一串关键词:“如何界定退休官员对原分管项目终身追责?”

搜索记录留在那里,清清楚楚。

然后退出,注销,锁屏。

他知道,只要有人监控他的行为轨迹,这条搜索就是一颗钉子——钉进对方神经的钉子。

下午两点十七分,周临川发来短信:“程小年又申请调阅‘环保补贴八千万’案卷,理由是协查备案。”

顾轩盯着这行字看了三秒,回了一个字:“盯。”

程小年是他重点盯防的对象。审计局突然空降的新人,偏偏姓程,还是程小舟的弟弟。这种巧合,要么是试探,要么是挑衅。

现在他主动调档,说明那份假简报已经引起重视。对方在核实真假,准备下一步动作。

傍晚六点,林若晴发表评论文章《沉睡的账本:那些未被追责的旧案》。全文没点名,没证据,只是列举了全国几起典型案件,最后呼吁建立历史问题追溯机制。

文章一出,立刻被多家自媒体转发。有公众号标题直接写成《某地或将启动旧案复查?》。

顾轩关掉网页,打开内部监控后台。发现市建投官网服务器在过去两小时内遭遇轻微DDoS攻击,流量异常但未瘫痪。这种程度的试探,像是在测试防御反应。

更让他在意的是,一名自称“省纪委联络员”的人,下午四点致电江枫秘书处,询问是否有针对退休干部的专项审查计划。

江枫没接,秘书随口应付过去了。但这个电话本身,就是信号。

对方开始慌了。

晚上八点,顾轩坐在办公室灯下,面前摆着三台设备:一台连着舆情监测系统,一台接入内网日志追踪,第三台是加密通讯终端。

他拇指轻轻摩挲腕上的檀木珠,眼睛盯着屏幕。

突然,一条新消息弹出。

林若晴发来的截图:她的邮箱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标题是“你父亲当年也签过字”,附件打不开,显示病毒警告。

他眼神一冷。

这是冲着林若晴来的。她父亲曾是市政建设局局长,虽然早年病逝,但履历干净。对方拿这个威胁,说明已经开始反向调查他们的人际网络。

他立刻回复:“换设备,停用所有旧账号。车载记录仪上传了吗?”

“已加密上传。”林若晴回得很快,“我还顺手录了一段通话,刚才有个陌生号码打进来,问我要不要买点内幕消息。”

“号码呢?”

“正在追踪。”

顾轩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