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 第338章 证据的确凿,反击的终结

手机震动了一下。

顾轩低头看了一眼,还是那个没存的号码,就两个字:“小心。”

他没点开,也没删。凌晨的风有点硬,吹得人脑门发凉。他站在街口,身后是市政府大楼模糊的轮廓,前方是一条窄巷,尽头有盏忽明忽暗的路灯。

他转身走进巷子,脚步没停。

十分钟前,他刚和林启恒、江枫分开。三份证据已经送出去了,一份在路上,一份藏在系统里,最后一份刻成了光盘,混进了档案移交箱。按理说,该做的都做了,可以等天亮。

但他不敢松。

前世他就是倒在最后一步——眼看举报材料递上去,结果反被扣上“伪造证据”的帽子,关进看守所那天,外面也下着这种冷雨。

他摸了摸袖口的檀木珠,指尖一粒粒划过。这串珠子是他妻子留下的,这些年从没离身。不是信什么风水,只是习惯了有个东西能让他稳住呼吸。

巷子尽头是个老式居民楼,五层,外墙掉漆,楼梯间灯坏了两盏。他上到四楼,敲了三下门,短、长、短。

门开了条缝,周临川的脸出现在门后。他穿着旧夹克,左手虎口那道疤在昏黄灯光下格外显眼。

“来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顾轩进门,反手锁门,拉上窗帘。屋里没开大灯,只有一张折叠桌前摆着台笔记本,屏幕亮着,显示着一段音频波形图。

“你那边怎么样?”顾轩问。

周临川把一杯热水递过来,“技术科加班弄的,原始录音太杂,背景音干扰严重。现在这个版本,刘庆的声音提纯过了,每一句话都能听清。”

他点开播放。

“……账走咨询费,两千万,项目挂空壳公司,土地审批找老李签个字就行。”

“养老基金?放心,没人查。就算查,也是下面人背锅。”

“常务副市长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他只要不吭声,这事就能压三年。”

声音清晰,语气平静,像在谈一笔普通生意。

顾轩盯着屏幕,手指慢慢收紧。

这就是铁证。不是推测,不是线索,是对方亲口承认的犯罪指令。

“还有这个。”周临川打开另一个文件夹,拖出一张表格,“这是昨晚比对出来的资金流向。两千万从养老院项目拨出,名义是‘第三方评估服务’,收款方是‘宏远咨询’,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法人代表叫陈国栋——刘庆的小舅子。”

他放大表格,“钱到账后第四天,转到了一家叫‘恒基地产’的公司,名下有个烂尾楼项目,在城南新区。国土局记录显示,那块地原本规划是养老服务中心,去年突然改成商业用地,审批签字是王副局长。”

“王副局长?”顾轩眼神一沉。

“对。就是上个月公开表扬刘庆‘热心公益’的那个。”

顾轩冷笑了一声。

他打开自己的平板,调出江枫给的操作日志副本。“我这边也确认了。凌晨三点十七分,有人用前常务副市长的备用账号登录财政系统,批准了这笔拨款。设备指纹匹配成功,IP跳转三次,最后落地服务器归属权在刘庆控制的离岸公司名下。”

他把两份数据并排展示,“时间对得上,路径对得上,人对得上。这不是巧合,是闭环。”

周临川点头,“我还让支队法医重新看了财务主管的笔录。他们翻供那天,审讯室监控被人动过手脚,但音频没删干净。我们从背景噪音里提取到一句关键对话——刘庆的助理打电话说:‘老板说了,谁咬出来,孩子政审永远过不了。’”

屋子里安静了几秒。

顾轩闭了会儿眼。

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敢签笔录。不是因为正义,是因为怕。怕孩子一辈子被卡在体制外,怕一家人的前途被人一句话就抹掉。

可正因如此,这份证词才更真。

“还有别的吗?”他问。

周临川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林若晴昨天拍的。她腕表摄像头录的,刘庆在私人会所见了三个局长,饭桌上敬酒时说:‘以后养老院的钱,咱们五五分。’”

他插上U盘,调出视频片段。

画面晃动,但能看清刘庆的笑容,还有他举起酒杯的手势。背景里,三个穿西装的男人笑着碰杯。

“时间是去年十一月七号,地点是‘云水阁’会所。酒店登记显示,当晚消费十二万八,发票开的是‘公务接待’。”周临川冷笑,“他们还真敢写。”

顾轩把所有材料调出来:录音、账本、审批文件、操作日志、影像资料。

他在纸上画了一条时间线。

从三年前立项开始,每一笔异常拨款,每一次违规审批,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出场,都被红线连在一起。

最终,所有的线,都指向刘庆。

“够了。”他说。

周临川看着那张图,沉默几秒,“纪检委要是拿到这个,明天就能立案。”

“但他们不会主动拿。”顾轩收起平板,“得有人推一把。”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