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官场:我从基层逆袭成王 第51章 重生之宴后的暗流涌动

雨还没完全停,天是那种将亮未亮的灰,像谁在云层背后压着火气。顾轩走出市政大楼侧门时,袖口那串檀木珠被晨风一吹,轻轻晃了一下,只剩六颗了。

他没去地铁口,也没打车,就站在台阶上点了根烟。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眯了下眼——不是因为光,而是昨晚嵌进无字碑基座的第七颗珠子,仿佛还在指尖残留着金属嵌入凹槽的触感。咔的一声,像把钥匙拧断在锁里。

但他没回头。

烟抽到一半,秘书小李从后面追上来,递了个牛皮纸信封,说:“顾科,刚放您桌上,没署名。”

顾轩接过,手指在信封边缘轻轻一压,三下,力道均匀。这是他在B3层养成的习惯——查有没有微型追踪器。没异常。他点点头,把信夹进公文包,动作自然得像接了个普通通知。

“谁送来的?”他问。

“不清楚,前台说早上六点就搁在您门缝了。”

“哦。”他吐了口烟,“知道了。”

他没再问,也没当场拆。这种东西,急着看的人,往往第一个出局。

办公室门关上,他第一件事不是开电脑,而是拉开抽屉,从最里层摸出个黑色小袋。林若晴留下的,说是“信号坟场”,能屏蔽一切远程读取。他把信封外皮撕开,只取出信纸,信封则推进碎纸机,一片片绞成雪花。

信纸上的字是标准仿宋,打印工整,内容却刀刀见血:

“省城考察期间,顾轩同志报销交通费三千六百元,实则乘坐高铁二等座,票价仅四百八,涉嫌虚报八倍费用,严重违反财务纪律……”

落款是“一名基层干部的良知”。

顾轩冷笑,把信纸摊在桌上,对着窗光翻了个面。右下角有道极淡的压痕,像是油墨复写时留下的暗影,轮廓细看有点像蝴蝶,翅膀收拢,停在角落。

他没动声色,起身走到档案柜前,调出昨天全天的监控回放。镜头扫过走廊、前台、电梯厅——没人往他办公室门口塞东西。但七点零三分,保洁老王经过时,脚步顿了半秒,手在门框上蹭了下,像是顺手抹灰,又像放了什么。

顾轩暂停画面,放大手部动作。

没看清。

但他记住了时间。

七点零三。

比小李发现信件早了近一个小时。

他关掉监控,回到桌前,提笔在日程本上写:“查张宏七日行踪,调监察科交接记录。”字写得平平整整,像在安排下周会议。

张宏是财务科副科长,分管报销审核,也是秦霜在明面上的“白手套”。这封举报信要是真掀起来,第一个被咬死的不是他顾轩,而是张宏——毕竟报销单是张宏签的字。搞不好,这是秦霜在清理门户,顺便把他拖下水。

一石二鸟。

他懂。

所以他不能急。

急了,就进了别人的剧本。

茶水间里,两个年轻科员正凑在一起低声聊。

“听说了吗?顾科被人举报了,说他报销造假。”

“不至于吧?那晚无字碑发光的事儿全城都看见了,他可是‘重生之宴’的主角。”

“主角归主角,规矩是规矩。再说了,他一个科员,哪来的本事搞出那种场面?八成是运气好,踩着风口上的猪。”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

顾轩端着杯子进来,笑了笑:“数据不会撒谎,下周例会见真章。”

两人脸色一僵。

他像没看见,接了杯热水,转身走了。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内网,调出市政数据库的只读接口——这是昨晚Ω系统权限留下的“影子通道”,名义上是应急数据调阅,实际上能绕过三层审批直接抓底稿。

他新建了个表格,把过去三年“城南旧改”项目的进度报表、资金拨付、签批记录全拉出来,用自制模型做交叉比对。三分钟后,三条异常节点自动标红:

第一次,进度报85%,现场照片却显示连地基都没挖;

第二次,申请追加预算两千万,附件里的专家评审表签名笔迹一致;

第三次,验收报告盖章日期比施工结束早了整整七天。

全在张宏的审批链上。

顾轩把数据导成图表,配上原始影印件,存进加密U盘。做完这些,他靠在椅子上,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腕上的六颗珠子。

珠链崩断那晚,他以为是系统反噬。

现在想来,更像是某种提醒——有些门,开了就不能再关;有些路,走上去了,就得自己扛到底。

他不能用Ω系统去删举报记录。那太容易了,也太危险。一旦留下数字痕迹,B3终端的事就会暴露。他现在还得装孙子,装那个靠舆论上位、业务能力存疑的“幸运儿”。

可他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拉开抽屉,把举报信和U盘分开放在两边,中间摆上那支万宝龙钢笔。江枫的笔,笔尖朝上,像把没出鞘的刀。

然后他掏出手机,点开通话记录,找到一个没名字的号码,拨了出去。

嘟了三声,接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