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便是具体分工:阿福总揽开店事宜,负责选址、人员培训;小算盘春桃负责成本核算、定价及财务体系建立;韩揆必要时负责安保和物流畅通(毕竟涉及到与回纥的奶源运输);我则负责最终拍板,以及……继续开发新品。李冶和杜若、月娥作为“品牌顾问”,负责口味品鉴和提供女性视角的市场建议。
一场可能改变大唐饮品市场的商业布局,就在这小小的书房里,初步成型了。
“若兰饮”的计划顺利推进,让我这段时间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奶茶生意的成功构想,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脑海中那扇名为“现代商业思维”的大门。
作为一个穿越者,我拥有的最大金手指,或许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历史知识,而是这种跨越千年的认知差和商业模式啊!
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我的思绪开始像脱缰的野马,在唐朝的商业蓝图上肆意奔腾。
1. 标准化与连锁帝国:
“若兰饮”只是第一步。它的成功关键在于标准化。茶叶的品种、烘焙程度;牛乳的浓度、新鲜度;糖的比例;甚至加料(红豆、糯米圆子)的煮制方法和规格,都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
我要编写一本《若兰饮标准操作手册》,就像后世的肯X基、麦X劳一样,确保每一杯奶茶,无论在长安、洛阳还是扬州,味道和品质都高度一致。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拿出纸笔,开始勾画起来:
· 《若兰饮SOP(标准作业程序)》:从原料验收、储存,到饮品配制、封装,再到器具清洁、门店卫生,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化,图文并茂(我可以用画的!),让即使不识字的新伙计,通过培训也能快速掌握。
· 中央厨房概念:对于一些核心原料,比如特配的茶粉(或许可以尝试初步的茶叶研磨?)、预煮好的珍珠(糯米圆子)、特调糖浆等,可以考虑在长安设立一个“中央厨房”进行统一加工、配送,既能保证品质稳定,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会员制与积分:弄个“若兰饮”会员木牌或者特制竹筹?消费满一定金额盖章或刻痕,积攒到一定数量可以免费兑换一杯,或者享受新品优先品尝权。这可是增加客户粘性的好办法。
· 品牌联动:持“念兰轩”会员凭证,在“若兰饮”消费可享折扣?或者在“兰香坊”购买酒水达到一定额度,赠送“若兰饮”品尝券?互相导流,资源共享,形成商业闭环。
2. 挖掘“她经济”:
奶茶的主要客群是女性和年轻人,这提醒了我,唐朝的“她经济”潜力巨大啊!除了奶茶,还有太多可以挖掘的方向。
· 甜品与糕点:我记忆里的那些蛋糕、蛋挞、布丁……虽然缺乏现代烤箱和精确的温度控制,但通过蒸、烤(用传统的窑炉或烤炉)、冰镇等方式,未必不能复刻出低配但美味的版本。比如,可以用鸡蛋、面粉、蜂蜜尝试做“蒸蛋糕”,用牛奶、鸡蛋、糖做“奶冻”。名字可以取得风雅些,“玉露糕”、“凝脂冻”、“蜜意酥”……专门开一家“若兰点心铺”,与“若兰饮”相辅相成。
· 化妆品与护肤品:唐朝女子也爱美。我知道的简易版口红(用蜂蜡、植物油混合朱砂或其他植物色素)、胭脂、眉笔、敷面的粉(可以尝试加入珍珠粉、米粉、绿豆粉等),甚至最简单的润肤露(用油脂、花露等调制),这里面门道太多了!虽然我做不出现代化学护肤品,但利用天然材料,弄出一些效果更好、更细腻的“古法”化妆品,绝对有市场。可以成立一个“红妆阁”或者“玉容斋”。
· 女性服饰与内衣:现在的内衣……咳咳,实在是不够舒适体贴。我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下更符合人体工学,兼顾舒适与塑形功能的肚兜、裹胸?还有那些漂亮的发钗、步摇、耳珰,是否可以引入一些更时尚、更轻便的设计?甚至可以搞“私人定制”,根据客人的气质、衣着定制独一无二的首饰。开个“云想衣裳”成衣铺兼首饰店?
3. 生活方式的降维打击:
· 家具革命:唐朝主要还是跪坐或盘坐于榻上。我太怀念椅子、沙发了!虽然不能一下子改变全民习惯,但我可以先从自家和李府相关的产业开始啊。设计制作一些带有唐风韵味,但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靠背、沙发榻,放在念兰轩的雅间里,放在“若兰饮”的休息区,让人们体验“坐着”喝茶喝奶茶的舒适。久而久之,这种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或许会慢慢流行开来。这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产业——“李氏工坊”,专门生产“新式家具”。
· 娱乐升级:现在的娱乐活动,除了听曲、看舞、逛青楼(咳咳),似乎乏善可陈。我可以弄点新玩意儿。比如,改良一下现在的叶子戏,弄出更复杂有趣,类似扑克牌的玩法?或者,“发明”象棋、跳棋、甚至简化版的“大富翁”?搞个“休闲馆”,提供茶水点心,人们可以在此下棋、玩牌、社交,收取一定的场地费和时间费。名字可以叫“弈趣阁”或“闲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