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长生武道从飞镖开始 第270章 府城岁寒

年关的热闹喧嚣如同潮水,在府衙前舍大肉的铜鼎撤下、最后一串鞭炮的硝烟散尽后,渐渐沉淀下来。海陆川府城披着新雪,显露出几分喧嚣过后的庄重与肃穆。对林自强而言,属于“年”的温暖团聚短暂如指间流沙,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繁重、不容懈怠的职责与礼仪。

镇守使衙署的书房内,炭火无声地舔舐着铜盆边缘,散发着融融暖意。空气中弥漫着新墨与上好宣纸特有的清香。林自强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案后,身姿挺拔如松,玄色锦袍衬得他眉宇间的沉稳更添几分威严。他手中执着一支笔管温润的紫毫,笔尖悬于铺开的、带有淡淡云纹的皇室专用贡纸之上,凝神静气。

【臣海陆川府镇守使林自强,恭祝吾皇陛下圣躬万安,新年新禧。陛下圣德巍巍,泽被苍生…】

笔走龙蛇,字字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林自强的书法算不得大家风范,却自有一股金戈铁马、开山裂石的刚劲气势,与他钢骨大成的境界隐隐相合。每一个字落下,都伴随着体内气血的微微鼓荡,笔锋流转间,仿佛有风雷之声暗蕴。这是呈给南汉国都兴王府龙椅上那位至尊的新年贺表,是封疆大吏的应有之义。措辞需恭谨得体,既表忠心,又含蓄地点出海陆川府新立、百废待兴的实情,为后续争取朝廷资源埋下伏笔。

【…臣父子幸赖陛下天威,军民戮力同心,方得拒妖氛于丽江之畔,保一方黎庶安泰。今新城初立,如婴孩初啼,仰赖陛下如日月之光…】

写罢最后一个“谨表”二字,林自强搁下紫毫,轻轻吹干墨迹。他拿起镇纸旁一方镌刻着盘山蛟龙、代表着镇守使权柄的玄铁大印,饱蘸鲜红的朱砂印泥,稳稳地钤在落款处。

“嗡…” 体内深处,那沉寂的面板似乎感应到这份承载着权柄与责任的文书落成,极其微弱地波动了一下,一行细小的幽蓝字迹悄然闪过:【完成‘封疆奏对’(新年贺表),获得反哺:文思淬炼+0.001%,权柄契合度微幅提升】。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明之感拂过脑海,对府境军政要务的条理似乎更清晰了几分。

放下贺表,林自强并未停歇。他起身走到旁边另一张稍小的书案前。这里早已备好一份截然不同的“年礼”。

并非金银珠玉,也非海陆川特产。而是一方尺许见方的紫檀木匣。匣盖打开,内衬明黄绸缎,中央嵌着一块拳头大小、通体浑圆、呈现出温润青碧之色的玉石。玉石内部,仿佛有清澈的水波在缓缓流动,散发着宁静安详、滋养万物的气息。此乃“春水玉”,产自南汉北境极寒之地的万年冰髓之下,极为罕见,有安神定魄、温养经脉之奇效,对修行大有裨益。

这是送给女相的年礼。

林自强看着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眼神复杂。女相深居简出,权势却如渊似海。当初海陆川府能如此顺利获准设立,她于朝堂之上的斡旋功不可没。这份人情,以及未来可能的倚仗,都需要维系。更重要的是,她曾隐晦地提醒过炼兽宗玉骨境堂主的威胁…这份年礼,既是礼节,也是一种无声的回应与试探。

他取出一张素雅的信笺,提笔蘸墨,字迹少了奏表的刚硬,多了几分凝练与敬意:

【晚辈林自强,遥叩女相新年安康,福泽绵长。蒙前辈照拂,海陆川方有今日气象。区区薄礼,聊表寸心,万望笑纳。南疆虽寒,晚辈之心拳拳,愿效犬马之劳。】

落款处,他没有再动用镇守使大印,而是用了自己的私章——一枚古朴的青铜小印,刻着一个“强”字。

封好木匣与信笺,自有亲信以最快的速度、最稳妥的渠道送往那深不可测的国都方向。

……

正月初三,红草堡祖祠。

肃穆的气氛取代了新年的喧闹。长明灯盏幽幽,映照着无数沉默的灵牌。林大山、林自强父子二人,皆着庄重的玄色祭服,率领着红草堡起家的核心骨干、以及海陆川府衙新晋的重要官员,肃立于列祖列宗与战死英魂的牌位之前。

香烟袅袅,直上穹顶。

“列祖列宗在上!红草堡不肖子孙林大山、林自强,率海陆川府众僚属,谨以清酌庶馐,告慰英灵!”林大山声音洪亮如钟,带着追忆与沉重。他端起第一杯酒,缓缓洒于冰冷的青石地面,“去岁今日,我堡男儿血染丽江,以血肉之躯,阻妖邪于门外!其忠勇,天地可鉴!其英魂,永镇海川!”

“永镇海川!”众人齐声低喝,声浪在祠堂内回荡。

林自强端起第二杯酒,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新增的、刻着熟悉名字的牌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心底,带着钢骨大成的沉稳力量:“海陆川府新立,雄城拔地。此非我林氏之功,乃无数英烈以命相搏,方换得此基业!吾辈后人,当铭记血誓,承其遗志!守土安民,驱除妖邪,不负英魂所托!”

“不负所托!” 众人再次低喝,神情肃然。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