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北地狼烟
朔风如刀,卷起漫天黄尘,将天地染成一片昏黄。
秦渊勒马立于一处矮丘之上,眺望北方。目光所及,尽是焦土。被焚毁的村落只剩下几根焦黑的木桩顽强地指向天空,田野荒芜,水井被填,偶尔可见倒毙路旁的尸骸,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显是逃难途中饥寒而死的百姓。空气中弥漫着烟火与尸骸混合的刺鼻气味,令人作呕。
他身后,是绵延近里的队伍。原本在少室山下汇聚的两千余名义军,经过十余日的急行军与沿途收容溃兵、流民,已膨胀至近四千人。然而队伍臃肿,成分复杂,有血战余生的边军老卒,有各怀绝技的江湖豪客,有被战火毁了家园的农夫,更有拖家带口、面有菜色的难民。旗帜杂乱,衣甲不全,队伍行进间喧哗不断,若非秦渊与江辰连日来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几起骚乱与争抢,这支队伍早已崩溃。
“探马回报,清虏游骑已出现在前方三十里外的黑风坳。”江辰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冰冷依旧,却少了几分以往的虚无死寂,多了几分沙场特有的凝练杀气。他依旧穿着那身灰色僧衣,外面随意罩了件不知从何处寻来的皮甲,腰间那柄古朴长剑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杀戮,隐隐低鸣。
秦渊点了点头,眉头紧锁。他摊开一张简陋的羊皮地图——这是从一个溃退的夜不收手中得来的。“黑风坳地势险要,是通往保定的要道之一。清虏既然在此出现游骑,其主力或许不远。”他手指点向地图上一处标记,“我们必须尽快通过黑风坳,在清虏合围保定之前,寻机给予一击,哪怕只是迟缓其兵锋,也能为后方布防争取时间。”
“谈何容易。”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是那位丐帮的八袋长老,姓冯,名破虏,此刻被推举为这支义军的副统领之一。他指着身后嘈杂的队伍,苦笑道:“秦兄弟,你看看咱们这些人,打打顺风仗,剿剿山匪尚可,真要面对建奴的铁骑强弓……唉,军心涣散,粮草不济,这才是最大难题。”
确实,出发时携带的干粮早已消耗殆尽,沿途所能搜罗的粮食对于数千张嘴巴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饥饿如同瘟疫般在队伍中蔓延,士气低落,怨声载道。
“粮草之事,我来想办法。”一个清越柔和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秦渊回头,只见简心不知何时已来到丘上。她依旧是一身素净的青衣,额间那道淡蓝细痕在风沙中若隐若现。连日奔波,她清丽的容颜也染上了些许风霜,但那双眸子却愈发清澈深邃,仿佛蕴含着抚平一切焦躁的力量。她身后跟着几名自愿帮忙的妇人,抬着几个箩筐,里面装着些刚刚采集来的、看似寻常的野菜根茎。
“简姑娘,这些……”冯破虏看着那些野菜,面露难色。
简心微微一笑,拿起一株叶片肥厚、带着锯齿的野菜,解释道:“冯长老放心,此物名‘马齿苋’,虽其貌不扬,但生命力顽强,富含汁液,可充饥,更能清热利湿,正对此地干燥气候。我已让人辨认,前方河谷此类野菜甚多,足够应急。另外,”她从随身携带的药囊中取出几个纸包,“这是我用沿途采集的草药配制的‘行军散’,虽不能饱腹,但含在口中可生津止渴,稍缓饥馑之感。”
她声音平和,动作从容,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将那些“行军散”分发给围拢过来的几名小头领,并细致讲解辨认马齿苋的方法。众人见她神色笃定,言语在理,又亲力亲为,原本焦躁不安的情绪竟渐渐平复下来,依言吩咐手下前去采集。
秦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苏醒后的简心,似乎褪去了几分以往的柔弱,多了一种沉静如海的力量。她不再仅仅是需要他保护的医者,更是能在绝境中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支柱。她的医术,她的冷静,她那份源自血脉觉醒的从容,正在潜移默化地凝聚着这支濒临溃散的队伍。
“有她在,是我们的幸运。”江辰忽然低声说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他目光扫过那些因为找到食物而稍显振奋的士卒,又望向北方,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鹰,“黑风坳,必须过。”
秦渊重重点头,压下心中的杂念,目光再次投向地图,沉声道:“传令下去,就地休整一个时辰,饱食……嗯,尽力填饱肚子。一个时辰后,向黑风坳进发!冯长老,烦请你挑选两百名身手敏捷、悍勇敢战的兄弟,交由江兄统领,充作前锋斥候,遇敌即战,务必探明虚实,清除障碍!”
“得令!”冯破虏抱拳,转身匆匆而去。
江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擦拭了一下剑鞘,身影一闪,已如鬼魅般掠下山丘,去挑选他需要的“尖刀”。
一个时辰后,队伍再次启程。虽然食物依旧简陋,但腹中有了些许东西,又看到简心带着那些妇人不断将采集到的野菜、甚至一些可食用的树根分发给最虚弱的人,队伍的气氛总算不再那么绝望。秦渊一马当先,覆云剑悬于腰间,目光如电,扫视着前方任何可能藏匿危险的地形。他久经沙场,深知在这等乱世,人心与敌踪同样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