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秩序
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在残破的城墙垛口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苍茫,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枯寂的原野,远处山峦的轮廓在风雪中显得模糊而狰狞。这里是北疆重镇“黑石堡”外三十里的一处废弃戍垒,断壁残垣间,依稀还能看到昔日烽火的痕迹,如今却只剩下死寂与肃杀。
戍垒一角,背风处,数道身影伫立,气息与这荒凉天地几乎融为一体。为首者正是秦渊,他身披一件不起眼的灰色斗篷,覆云剑连鞘抱在怀中,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远方那条蜿蜒的、被车马踩踏得泥泞不堪的官道。几日兼程,他与苏墨带领数名青云阁精锐,轻装简从,已悄然潜入这战火纷飞的北地前沿。
“消息确认了,”苏墨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打破了沉寂。他同样裹在厚实的御寒衣物中,少了平日的风流意态,多了几分军旅的干练,“孙德胜所部,约三千人,打着‘铁山营忠魂,抗虏复疆’的旗号,目前就驻扎在黑石堡内。堡内原本的守军残部、周边溃散的兵勇、乃至不少被煽动的流民,都依附于他。表面上看,俨然已成此地一股不容小觑的‘义军’力量。”
秦渊的嘴角绷紧,眼中没有丝毫温度,只有沉淀了太久的恨意与冰寒。“忠魂?他也配提铁山营!”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铁锈般的血腥气。韩铮不屈的面容、周崇将军怒目圆睁的遗容、无数袍泽在血火中倒下的身影,在他脑海中一一掠过,最终凝聚成孙德胜那张阴鸷而虚伪的脸。
“他自然不配。”苏墨语气平静,却带着洞察世情的冷冽,“但此人极擅钻营,更懂得利用时势。如今北疆糜烂,朝廷威信扫地,官府无力控制局面,他趁势而起,占据黑石堡这等要冲,收纳溃兵流民,一方面抵御零星清军骚扰,博取名声;另一方面……”他顿了顿,目光锐利,“据我们安插进去的人回报,他与朝廷新派的‘督师’王朴麾下的一名参军过往甚密,而且,东厂在北地的暗桩,似乎也与他有接触。”
“王朴?那个号称‘长腿将军’,遇敌即溃的王朴?”秦渊冷哼一声,“蛇鼠一窝!”
“正是。孙德胜需要官面上的认可和补给,王朴需要一支能替他挡在前面、消耗清军甚至其他义军的‘悍勇’之师,双方一拍即合。”苏墨分析道,“至于东厂……恐怕是看中了他麾下这股力量,以及他‘熟悉’铁山营旧事的‘价值’,想加以利用,或监控,或作为将来制衡其他势力的棋子。”
“无论他们想做什么,孙德胜都必须死。”秦渊的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这不仅是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更是为了不让铁山营的英名被这等叛徒玷污,为了不让那些被蒙蔽的士卒和百姓成为野心家的炮灰。
苏墨点头:“这是自然。但黑石堡虽残破,毕竟墙高垒深,孙德胜麾下亦有数百原铁山营老兵为骨干,战力不俗。强攻并非上策,伤亡太大,且易被王朴或清军所乘。”
“那就让他出来。”秦渊目光锁定官道尽头,“他既然想要名声,想要扩张势力,就不可能一直龟缩在堡内。附近可有适合动手的地方?”
“有。”苏墨早有准备,取出一张简陋的羊皮地图铺在雪地上,指向一处标记,“据此地向东十五里,有一处地名‘狼嚎涧’,是通往附近几个残存村寨和一处小型铁矿场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易于设伏。根据情报,孙德胜近日正试图整合周边资源,很可能在近期派人,甚至亲自前往那处矿场‘征募’壮丁和物资。”
秦渊仔细看着地图上狼嚎涧的地形,脑中迅速推演着各种伏击方案,昔日军中哨长的战术素养此刻显露无疑。“此处甚好。我们需要更准确的行军时间和兵力配置。”
“已经在加紧打探。”苏墨收起地图,“最迟明日晚间,应有确切消息。此外,还有一事……”他语气略显凝重,“玉罗刹那边有新的传书,魔教‘血煞尊者’已抵达坠星崖附近,与盘踞在那里的一股神秘土着势力‘雪狼部’接触频繁。她推断,‘玄冰菱花’盛开之期就在半月之内,而且,似乎有迹象表明,坠星崖下除了玄冰菱花,可能还隐藏着一处与‘前朝秘藏’有关的线索,这或许也是魔教如此积极的原因。”
秦渊眉头微蹙。玄冰菱花是救治简心的唯一希望,不容有失,但前朝秘藏的传闻,无疑会吸引更多势力的目光,让本就危险的坠星崖之行更加复杂。“消息可靠吗?”
“玉罗刹虽亦正亦邪,但在此事上,她与我们目标暂时一致,消息应当不假。”苏墨道,“她建议我们尽快处理完北疆之事,速往西北,以免节外生枝。”
时间愈发紧迫了。秦渊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既有对简心伤势的担忧,也有对北疆局势的责任,更有对前路艰险的预判。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