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峰会结束了,载誉归来的林杰,在机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不仅王鑫、陈明等“青年近卫军”核心成员悉数到场,省卫健委也派了一位副厅长前来迎接,规格明显高于他出国之时。
闪光灯下,林杰简短接受了省内主要媒体的采访,言谈举止沉稳得体,既分享了参会见闻,也强调了中国医改探索的世界意义,给足了各方面子。
然而,就在他与众人寒暄完毕,准备坐车离开机场时,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打了进来。
林杰看了一眼,走到相对安静的角落接起。
“是林杰同志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带着组织部干部特有的那种不疾不徐的语调。
“我是,请问您是哪位?”
“我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的李建国。”对方自报家门,林杰的心微微一提。
干部五处,主要负责省直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的考察、任免等事宜。
“李处长,您好。”
“林杰同志,辛苦了,刚下飞机吧?首先祝贺你在国际会议上取得的成功,为我们江东争了光。”李建国先是客气了一句,随即转入正题,“根据部里安排,想请你明天上午九点,到部里来一趟,有些情况想跟你谈谈。”
组织谈话!
林杰瞬间明白了这个电话的分量。
在这个时间点,在他刚刚在国际上赢得声誉回国之际,组织部的谈话绝不会是简单的慰问或者听取汇报。
“好的,李处长,我明天准时到。”林杰语气平静地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内心已经波澜涌动。
王鑫凑过来低声问:“老大,谁的电话?看你表情有点严肃。”
“组织部的。”林杰没有隐瞒,“明天上午去谈话。”
王鑫眼睛一亮,压低声音,带着兴奋:“组织部?这个时候谈话……老大,是不是要给你转正了?还是……有更重要的安排?”
陈明也投来询问的目光。
林杰摇摇头:“不清楚,去了才知道。”他看了一眼窗的街景,“先回医院。”
回到省医,积压的事务自然不少。
林杰迅速投入工作,召集相关人员了解他离开这段时间医院的情况,处理紧急文件,仿佛那个来自组织部的电话只是一个普通的日程安排。
但他能感觉到,院里院外看他的眼神,又多了一层含义复杂的探究。
柏林演讲的成功,显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了回来,这为他增添了无形的光环,也引来了更多的关注。
晚上回到家,苏琳已经做好了简单的饭菜。吃饭时,林杰提了明天去组织部谈话的事。
苏琳抬头问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你谈话……你怎么想?”
林杰扒了口饭说:“无非几种可能。一是例行谈话,肯定一下成绩,提点要求。二是关于省医院长位置的正式任命,我主持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该有个说法了。三是……”他停顿了一下,没有说下去。
“三是可能有新的调动?”苏琳接上了他的话,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会不会想调你去卫生厅?或者别的岗位?”
“不排除这个可能。”林杰放下碗筷,“柏林这次,动静有点大。上面可能觉得,把我放在更高的平台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你愿意去吗?”苏琳轻声问。
林杰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看组织安排吧。在哪里都是工作。”但他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光芒,显示他内心并非毫无想法。
苏琳看着他,明白他肩上的责任和内心的抱负,轻声说:“无论去哪里,我都支持你。”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分,林杰提前十分钟抵达省委大院。
经过严格的门禁检查后,他被工作人员引到了一间安静的小会议室。
九点整,李建国处长准时出现,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干部五处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负责记录。
谈话的气氛严肃而正式。
李建国首先再次肯定了林杰在省医的工作,特别是近期在药价改革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认为这体现了“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秀品质”。
然后,他话锋一转:“林杰同志,组织上对你是寄予厚望的。以你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仅仅主持一家医院的工作,可能有些局限了。组织上正在考虑,给你加一加担子。”
来了。林杰坐直了身体,凝神静听。
“基于你在医院管理、改革创新以及国际视野方面展现出的综合能力,”李建国看着林杰,语气平稳却带着重量,“省里初步有意向,提名你担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进入党组,分管医政医管、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等处室工作。想先听听你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省卫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虽然之前有所猜测,但听到这个明确的职位,林杰的心还是猛地跳了一下。
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省级医院的负责人,跃升为全省医疗卫生系统的决策层领导之一,视野、平台和所能调动的资源将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