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第157章 牵线搭桥

王保国院长半请半拉地把林杰让进了自己简陋的办公室,亲手泡上一杯家里带来的、平时舍不得喝的好茶,双手捧着递到林杰面前。

“林主任,您看,您这一回来就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真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王保国搓着手,脸上堆满了笑,眼神里却带着挥之不去的焦虑和期盼。

林杰没接茶,目光扫过斑驳的墙壁、吱呀作响的旧桌椅,最后落在王保国那张被生活和工作压榨得满是沟壑的脸上。“王院长,客套话就不说了。我时间有限,直接说正题。我这次回来,就是看到你的邮件,想实地看看。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糟。”

王保国的笑容僵在脸上,他叹了口气,重重坐回椅子:“林主任,不瞒您说,医院现在……真的是快揭不开锅了。人才留不住,设备老化,病源流失,恶性循环啊。我这个院长,当得愧对父老乡亲……”

“光诉苦没用。”林杰打断他,语气冷静,“得想办法。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只看热闹。但帮扶不是给钱给物那么简单,得从根本上提升你们的‘造血’能力。”

王保国眼睛一亮,身子前倾:“林主任,您说,怎么干?我们都听您的!”

林杰拿出手机,一边快速翻找通讯录,一边说:“我大概能帮你们做三件事。第一,技术输血。第二,设备支援。第三,短期内的重点帮扶。”

他首先拨通了省医“青年近卫军”核心成员王鑫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秒接。

“林主任!”王鑫的声音透着兴奋,“您可算有消息了!在老家怎么样?有啥指示?”

“长话短说。”林杰语速很快,“清溪县医院,我老家这里,情况很困难。我需要你立刻做两件事。”

“您说!”

“第一,以省人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和我个人的名义,协调信息科,搭建一个临时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终端,对口清溪县医院。今天就落实技术对接。”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鑫一口答应。

“第二,你牵头,组织我们‘近卫军’里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的骨干,排个班。从明天开始,每天下午固定两小时,通过远程平台,为县医院提供实时疑难病例会诊和教学指导。重点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和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处理。”

“明白!这可是积德的大好事,兄弟们肯定踊跃参加!我马上安排!”

“好,保持联系。”林杰挂了电话,没半句废话。

王保国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一个电话,远程会诊平台和专家支援团队就这么……搞定了?这效率,他只在梦里见过。

林杰没停顿,接着拨通了京城专家团队里,那位来自华西医院、为人相对爽直的刘主任的电话。这次,他换了一种更客气但依旧直接的口吻。

“刘主任,您好,我是林杰。打扰您了。”

“哟,林专家!听说你回老家了?怎么样,有啥事?”刘主任那边背景音有点嘈杂,但语气还算热情。

“确实有事想请您,还有团队里的几位老师帮个忙。”林杰把清溪县医院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重点强调了基层医生对最新技术规范和质控理念的渴求,“我想请您和几位中青年专家,抽空做一次系列的线上专题培训,内容围绕国家规范里基层最急需、最能落地的部分,比如合理用药、围术期管理、急危重症快速评估这些。”

刘主任沉吟了一下:“培训没问题,为基层出力应该的。不过林杰,你也知道,大家手头项目都多,时间……”

“时间您定,尽量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每次一到一个半小时就行。内容务求实战,不要太多理论。”林杰立刻接话,“算是我们专家组技术下沉的一次实践,后续在规范推广案例里,我可以把清溪作为典型上报。”

这话点到了关键。刘主任的声音立刻明朗起来:“哈哈,好!既然林专家你都规划好了,那我肯定支持!我这边没问题,回头我拉个小群,再联系孙教授、张主任他们,看看他们的时间。”

“太感谢刘主任了!具体细节我让县医院这边直接跟您秘书对接。”

“成!”

放下手机,林杰看向王保国:“技术培训这边,初步敲定了。京城顶尖专家团队的系列培训,机会难得,让你们的人准备好,别浪费。”

王保国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

“最后是设备。”林杰微微皱眉,这个最实际,也往往最难。“省医每年都会淘汰一批旧设备,虽然型号老,但很多功能完好,精度也够,对于县医院来说,比你们现在用的强得多。”

他再次拿起手机,这次是打给省医的器械科科长。

这次通话就没那么顺利了。

“林主任,不是我不帮忙啊。”器械科科长的声音透着为难,“按规定,淘汰设备要么报废,要么统一由卫生厅调配给更需要的贫困地区。咱们医院自己处理……不合规矩,也容易惹麻烦。李厅长那边最近抓得特别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