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第116章 老子亲自直播!

无影灯刺眼的白光笼罩着三号手术间。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液和电刀灼烧组织的特殊气味。

林杰站在主刀位,深绿色的手术服包裹着他挺拔的身躯,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

他的对面,腹腔镜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现着患者腹腔内的景象——胰头部位一个不规则占位,与周围血管、十二指肠关系密切。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普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外科手术中最复杂、最考验主刀医生技术、耐心和决断力的手术之一。

手术间里异常安静,只有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麻醉机轻柔的气流声,以及器械护士递送器械时轻微的碰撞声。

但每个人都清楚,在这间手术室之外,在几十公里外的卫生厅观摩示教室里,几十双眼睛正通过高清直播信号,紧紧盯着这里的一举一动。其中,就包括赵凯和那三位虎视眈眈的外省专家。

“手术开始。”林杰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仿佛这只是一台再普通不过的常规手术。

他伸出手,器械护士将超声刀精准地拍在他掌心。

观摩示教室。

巨大的屏幕被分成三块,分别显示着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的手术实时画面。但此刻,绝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第三块屏幕上——那个正在进行着最高难度腹腔镜手术的画面。

赵凯坐在第一排正中,身体微微前倾,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旁边的马博士,则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时不时在上面记录着什么,偶尔和身边的陈教授低声交流两句。

“林主任倒是沉得住气。”马博士轻笑一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关键在游离和吻合。看他这游离胰颈的角度,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万一损伤门静脉……”

他的声音带着专家特有的挑剔口吻,像是在进行学术讨论,但话里话外的质疑意味,却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几个地市医院的院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替屏幕里的林杰捏了一把汗。

手术室内,林杰对这一切恍若未闻。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显示屏和手中的器械上。

超声刀在他的操控下,像一支精准的画笔,在复杂的解剖结构中游走,分离组织,凝闭血管。

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准确。

“吸引器。”林杰简短地下达指令。

一助立刻将吸引器头递到合适的位置,吸除术中产生的烟雾和少量渗血,保持术野清晰。

“Hem-o-lok钳。”

器械护士迅速将预装了血管夹的施夹钳递上。林杰看准目标,精准夹闭一条供应肿瘤的小血管,“咔哒”一声轻响,血管应声而断,几乎没有出血。

示教室里,原本还有些窃窃私语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即便是那些对林杰抱有同情或担忧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屏幕里展示的手术技巧,堪称教科书级别。

那份举重若轻的从容和精准到毫米的控制力,是做不了假的。

马博士脸上的笑容稍微收敛了一些,他凑近屏幕,仔细看着林杰处理胰颈后方与门静脉粘连处的动作,眉头微微蹙起。这里是最危险的区域之一,一旦失误,就是致命性的大出血。

然而,林杰的操作依旧稳定。他采用钝锐结合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分离着那些纤细的粘连,超声刀的功率调节得恰到好处,既有效分离组织,又避免了对重要血管的热损伤。

“漂亮!”示教室里,一个来自地市医院的外科主任忍不住低声赞叹了一句,“这个层面处理得太干净了!”

赵凯瞥了那人一眼,眼神微冷。

马博士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试图找回场子:“分离技术是不错,不过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真正的难点在后面——消化道重建。特别是胰肠吻合,是术后胰瘘的高发环节。看他选择什么吻合方式了,如果是传统的端侧吻合,胰瘘风险可不低……”

他的话语,再次将众人的心提了起来。胰瘘,是这类手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室内,关键的切除步骤已经完成。

肿瘤连同部分胰头、十二指肠、胆总管下段、部分胃及空肠上段被完整游离。

接下来,就是最考验技术的消化道重建环节。

“准备吻合。”林杰的声音依旧平稳。

他选择了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加胰肠套入式吻合。

这是一种相对复杂但被认为能有效降低胰瘘风险的吻合方式。

无影灯下,林杰的手指稳定得如同机械。

他先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可吸收缝线,将胰管与空肠黏膜进行精细的对位缝合,针距均匀,打结精准。

然后在胰体断端和空肠之间进行套入式吻合。

整个过程,他几乎没有说话,全神贯注。器械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

一助和器械护士配合默契,整个团队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高效运转。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