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剑来,剑心,瞎剑仙 第239章 剑意,玉简

陈浔指尖尚在剑脊上停留,青冥剑的震颤却已悄然变化。不再是方才与双生异兽共鸣时的温热脉动,而是转为一种沉凝如钟鸣的律动,仿佛地底深处有古钟被敲响,一声声撞入神识。

他未动。

石台符文仍在微光流转,寒火余波已尽数归于湖底。那两道庞大身影沉入岩浆深处,锁链松弛,封印稳固。可青冥剑却不肯安息,剑尖微微偏转,指向冰窟最暗之处——一道裂隙横贯玄冰,形如天斩,内里幽光不显,唯有一股无形压力缓缓渗出。

一步。

地面符文亮起一道,自裂隙边缘蔓延至石台脚下。

又一步。

符文接连点亮,如迎宾之礼,又似战前祭鼓。一具骸骨自冰缝中缓步而出,佝偻身形,通体白骨,无血无肉,唯手中握一柄断裂古剑,剑身残缺,刃口崩裂,却压意滔天。

陈浔双足不动,真气沉入石台,稳住下盘。

对方每踏一步,空气便如凝滞,呼吸随之沉重,经脉隐隐发胀,似有千钧之力压落肩头。他左手微收,青冥剑横于胸前,剑面朝外,护住心脉。神识铺展,不敢有丝毫松懈。

那骸骨长老停步于十丈之外,残剑垂地,骨指扣柄,空洞的眼窝直视陈浔。没有言语,没有气息波动,唯有剑意如山岳倾轧,层层叠叠碾压而来。

陈浔运转《剑心通明》,神识如镜映照对方剑势轨迹。

一式将出未出,剑路残缺,却含天地之势。他心头微震——此招轮廓,竟与玄剑门《七星剑阵》中的“破军归位”同源!只是更为古老,气势更盛,仿佛出自初代传人之手,尚未被后人简化拆解。

他未动。

守心凝神,剑不出鞘,只以意引气,护住周身要穴。他知道,此非寻常敌手,而是某种执念所化的剑道遗存,专为试炼而来。若他先动杀机,便是心乱,便是败局。

骸骨长老动了。

残剑抬起,剑尖斜指陈浔眉心。动作缓慢,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威压。剑风未至,陈浔额角已觉刺痛,仿佛魂魄被针尖抵住,稍动即裂。

他咬牙,举剑格挡。

青冥剑刚抬至半空,一股巨力轰然砸落。虎口瞬间崩裂,鲜血顺剑柄滑落,在剑脊星纹上留下一道蜿蜒红痕。他连退三步,脚跟踩碎石台边缘,硬生生钉入岩层才止住退势。

一击未尽。

骸骨长老脚步未移,残剑却已递出第二式。剑影森然,划出北斗第七星轨迹,直取咽喉。陈浔侧身闪避,剑风擦颈而过,皮肤绽开细小血线。

他喘息微重,体内寒火之力尚未完全平复,此刻强行运功,经脉已有灼痛。可对方剑势连绵不绝,第三式、第四式接连压来,每一剑都似从天地法则中截取片段,简单直接,却无可闪避。

第五剑落下时,他已无法再退。

青冥剑横档于前,双臂承力,骨骼发出细微脆响。他嘴角溢血,眼神却愈发清明。

就在此刻——

嗡!

青冥剑猛然震颤,剑身星纹大亮,七道金光自剑脊迸发,在空中凝成北斗七星虚影。不待陈浔催动,剑气自行流转,布下《七星剑阵》第一重防御。

骸骨长老动作微顿。

第六剑停在半空。

第七剑,缓缓递出。

正是“北斗归位”。

青冥剑回应以完整剑阵第七式,七道剑气旋转交汇,化作一道螺旋剑幕,迎向残剑。两股力量相撞,无声无息,唯有空间剧烈扭曲,石台裂纹蔓延,冰穹簌簌落霜。

骸骨长老仰首,空洞眼窝望向穹顶,似在回应某种冥冥召唤。

下一瞬,其全身骨骼开始崩解。

自指尖起,寸寸碎裂,化为灰白粉末,随无形气流缓缓升腾。残剑落地,未断,却失去所有威压,静静伏于石台边缘。

唯有一枚玉简悬浮半空,通体乳白,表面刻“剑心”二字,金光流转,如活物呼吸。

陈浔单膝跪地,右手撑剑,左手缓缓抬起,接住玉简。

入手温润,不冷不热,却有一股浩瀚剑意缓缓渗入掌心,顺着经脉游走,直冲识海。他身体微颤,不是因伤,而是因那股力量太过纯粹——那是无数剑修毕生追寻的“剑心”本源,是剑道至理的凝聚。

他闭目。

不运功,不抵抗,任那股力量自行流转。片刻后,玉简光芒渐弱,沉寂如常。

他睁开眼,仍跪于石台,右手青冥剑拄地,左手紧握玉简,指节泛白。

四周符文逐一熄灭,冰窟重归寂静。湖面平静,岩浆不再翻涌,仿佛刚才一切从未发生。唯有那柄残破古剑,静静躺在石台边缘,剑身映着玉简微光,隐约浮现一行极淡刻痕——

“持正者入,执妄者亡。”

陈浔缓缓抬头,目光扫过那行字迹,未语。

他右手微动,青冥剑剑柄上的血痕已被体温烘干,裂口处残留一丝暗红。他拇指轻轻抚过剑脊,触到一处新出现的细纹——与玉简上的“剑心”二字笔迹相同,悄然浮现于星纹之间。

他低头,看向玉简。

玉简表面金光忽明忽暗,似有话未尽。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