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剑来,剑心,瞎剑仙 第98章 流民绝笔

陈浔踩过倾颓的门框,碎石在靴底发出轻响。风沙扑面,右臂黑纹如蛇游走,每一次搏动都牵扯筋骨深处的灼痛。他没有停下,左手握紧凤凰剑,剑身微颤,像是回应主人未散的战意。

左侧沙地突然塌陷,一人从地下爬出,满脸尘土,衣衫撕裂,怀里死死抱着一封染血信笺。他抬头望来,眼窝深陷,嘴唇干裂,气息断续。

陈浔脚步一顿,未上前,也未后退。他蹲下身,剑尖轻挑对方衣襟,布料翻起,露出腰侧一道陈旧刀疤——与流民常见的伤痕不同,那是练气者被符印反噬留下的痕迹。

那人喉咙滚动,挤出声音:“我……弟弟临死前……让我……”

话未说完,他猛地咳出一口黑血,手指痉挛般收紧,将信笺塞进陈浔掌心。身体一歪,倒在沙中,再无声息。

陈浔低头看着那封信。火漆已残,边缘有焦痕,但封印纹路清晰可辨——三道弧线交叠成环,末端勾出一点锐角。他曾见过一次,在玄剑门藏经阁外门典籍上,那是长生一族外门执事通行令的印记。

他缓缓抽出信纸,薄如蝉翼,字迹潦草,混着血渍与泪痕:

“吾兄原名林昭,长生族外门执事,奉命参与截杀逃婚圣女。然见其怀有身孕,不忍下手,反遭同僚灭口。彼时护送者有一青年男子,姓陈名远——即陈浔之父。”

纸页微颤。陈浔指节发白,却未折损信纸。他继续读下去。

“任务败露,主谋讳而不宣。吾兄被贬为流民,终生不得归族。二十年来隐姓埋名,只求有朝一日真相大白。今我亦将赴黄泉,唯愿此书送达当世之人,不负兄志。”

信末无署名,只按着一个带血的手印。

陈浔静坐片刻,从信封夹层中取出半块泛黄木片。木质沉厚,刻痕古朴,是族谱残页。他拂去浮沙,看清上面两行小字:

“澹台氏女,携秘宝逃婚。”

“二十年前,平安镇外伏击未果,主谋者讳。”

风沙掠过,吹动他额前乱发。他忽然记起那个雨夜,山洞之中,澹台静靠在石壁上,气息微弱,却对他低语:“原来我父亲……是你父亲……”

那时他以为她是神志昏沉,语无伦次。

此刻,这句话如铁钉凿入脑海。

父亲陈远,曾在平安镇外救下一个雪夜昏倒的少女。那少女后来失踪,爷爷说她死了。可若她就是逃婚的圣女,而父亲正是护送者……那么自己从小平安镇长大,是否本就是一场安排?爷爷奶奶的离奇失踪,又是否与此有关?

他闭眼,将血书与族谱贴于胸口。风沙打在脸上,却不觉痛。凤凰剑横置膝上,剑身裂痕中金光隐隐流动,似有低鸣,又似在安抚。

良久,他睁眼。

眸中不再只是剑魄残留的金光,而是某种更沉的东西——像是荒原尽头燃起的第一缕火,不起眼,却不再熄灭。

他伸手探入怀中,取出一块淡青绸带残片。那是澹台静最后留在世间之物,他曾将其与客卿令一同收好。如今他将血书叠成方寸,与绸带并置,一同放入胸前内袋。

动作很慢,却极稳。

远处,天下山轮廓隐现于夜色之中,像一把插在大地上的巨剑。

他扶剑欲起,右臂黑纹骤然抽搐,一阵钻心之痛自肩胛蔓延至指尖。他咬牙,撑地起身,双腿微晃,却未跪下。

沙地上,那具尸体静静躺着,脸朝天,双眼未合。陈浔低头看了片刻,俯身将其眼皮轻轻合上。

“你们兄弟等了二十年。”

他低声说,“现在,轮到我了。”

话音落,他转身北行。步伐沉重,踏在沙地上留下深深脚印。每一步都牵动旧伤,但他没有回头。

风渐止,星斗满天。

他行至一处断崖边缘,停下。崖下是干涸的河床,乱石遍布。他倚靠一块巨岩坐下,解下水囊抿了一口,喉结滚动。随即取出族谱残页,再次细看。

“逃婚”二字刺目。

为何逃?是谁逼她嫁?主谋讳而不宣——说明此事涉及高层,甚至可能是族内禁令。而父亲冒险相救,是否因此招祸?爷爷奶奶的失踪,是否也是清洗余党的一环?

他想起澹台静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族中,女子一旦定亲,便不得违逆。”

那时他只当是规矩森严。如今想来,那或许不是婚约,而是献祭。

秘宝是什么?为何必须由怀有身孕的圣女携带?二十年前未能截杀成功,如今长生一族仍要追回澹台静——是为了完成仪式,还是为了掩盖真相?

问题如藤蔓缠心,但他不再急躁。剑魄已成,心志愈坚。他知道,这些答案不在荒野,而在天下山。

他收起族谱,仰头望天。北斗偏西,寅时将尽。

就在此时,凤凰剑忽地震动一下。

不是因外力,也不是剑魄共鸣。而是剑柄末端,那一圈古老纹路,竟微微发热。

陈浔皱眉,脱手松剑。

剑未落地,悬停半空,剑尖缓缓指向北方——正对天下山方向。

数息之后,震动停止,剑坠入沙中。

他盯着那把剑,缓缓伸手握住剑柄。掌心传来一丝温热,不同于往日的冰冷金属触感。

他站起身,拍去衣上沙尘,将凤凰剑重新负于背后。目光投向远方,不再犹豫。

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照在他肩头,映出一道笔直的身影。

他迈出第一步,脚印坚定。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