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连接失败 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芝芝脆薯饼)_第251章 居民点(1 / 1)_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笔趣言情小说
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 第251章 居民点

卓一凡环顾身边的砖墙、司机、甲一、甲二、甲三、甲四,对六人郑重说道:“护卫小组的任务已经结束,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

“尽管当前局势趋于稳定,但前线仍迫切需要有能力的指挥官。希望各位能继续在前线奋勇作战,为人族的未来贡献力量。”

砖墙深知卓一凡的行事风格,随即下令道:“司机,带领队伍立即返回指挥中心,向梅里报到,接受新的任务。”

砖墙迅速卸下身上的装备,递给身旁的队友们,委托他们代为上交。

司机、甲一等人神情庄重,目光坚定,向卓一凡和砖墙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踏上了归程。

砖墙笑着对卓一凡说:“现在又只剩下咱们俩了。你想去哪儿?我来带路。”

卓一凡笑道:“既然如此,就去开始新的生活吧。我已经通过智脑申请了新的身份,你也申请一个吧。”

“还有,别忘了向梅里报备,她那边也需要更新我们的信息,确保能随时联系到我们。”

砖墙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好,新的身份,新的生活,听起来真不错。”

兄弟二人勾肩搭背,向公共交通站点走去。

dJ1199号居民点,5-127-8迎来了两位新住户——18岁的老大名叫撞墙,17岁的老二名叫砖墙。

由于报名较晚,他们只能入住到编号靠后的1199号居民点。

通过胶囊系统抵达dJ1199号居民点地下转乘站后,两人选择步行上楼,而非乘坐电梯。这是因为8万余居民自觉将电梯留给老弱病残孕,步行上楼更显对社区的尊重与融入。

沿途遇到的居民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撞墙与砖墙微笑回应,心中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居民点共有十层,每层高3米,每两层共用一个边长300米、高6米的正方形庭院,作为居民的活动休闲场所。

每层容纳一万六千余人,每人每天的活动时间分为三次,每次半小时,并以不同的门牌号码区分时段,确保秩序井然。

当然,居民之间也可以协商交换时段和楼层,但需提前向社区管理员报备,才能与亲朋好友共度休闲时光。

庭院的四周建有5米宽的环廊,环廊内侧每隔5米设有一道开放的门廊。240个2米宽的门廊内依次排列着10户3米宽、10米长的公寓型单元,每户居住2至5人不等。

每层居住着8千余人,整个社区共容纳8万余居民,彼此之间早已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习惯。

家庭与邻里之间的矛盾通常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也可以到各楼层专门设立的调解室,通过和平的方式化解争端。

当然,必要时也可以在监督下,通过一些体育竞技活动来释放压力。

但切记不可因口舌之争而贬低或谩骂对方,否则将被视为严重违反社区公约,并会受到相应的严厉处分。

撞墙与砖墙的Ad全称是dJ1199-5-127-8,即地下城1199号居民点五层127门8号。

两人步入127的门廊,走廊宽约两米,两侧挂满了五彩斑斓的居民手工艺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他们顺着走廊前行,在8号门前停下脚步。

砖墙推开房门,房门正对洗手间,左右各有一个宽3米、长4米的房间,房间内摆放着高低床、书桌和衣柜,简洁而实用。

卓一凡,外号“撞墙”,环顾四周,不禁调侃道:“一进门就是洗手间,这设计真是别具一格。”

砖墙却笑着回应:“还好,我以为要和你挤在一起呢,看来我们运气不错。”

两人相视一笑,决定先各自安顿下来。这些天他们一直在奔波劳碌,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番。

不待两人回房,便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砖墙前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他衣着整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少年手里捧着一本薄薄的手册,礼貌的低声问道:“请问是dJ1199-5-127-8的新住户吗?我是127门这周的值班住户,门牌号是2号,名叫石头。”

“请确认个人信息,并领取个人生活物资号牌。”

卓一凡接过手册,翻开查看。

手册按个人照片、姓名、门牌号等信息有序排列,确认信息大多以按手印为主,个别签名则显得歪歪扭扭,难以辨认。

卓一凡与砖墙分别签名后,石头微笑着递上两块石质号牌,上面刻有门牌号码,号牌背面刻有“dJ1199”字样,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石头补充道:“号牌是领取物资的唯一凭证,请妥善保管。”两人点头致谢。

少年转身离去,全程声音低沉而温和,安静得与他这个年纪应有的活泼截然不同。

看来,拥挤的环境造就了居民们独特的相处方式——尽量降低噪声,避免打扰他人。

两人各自回房休息。他们都拥有智能腕表,腕表可以在10米范围内实现网络通信,而为卓一凡配备的专属通讯设备则可以直接连接地下城的中央数据库,实时获取各类信息。

卓一凡忙着调试设备,确保通讯万无一失。与此同时,砖墙也在向梅里详细汇报当前的情况。

砖墙的请辞被梅里拒绝,只是名义上改为卓一凡的助手,负责协助处理日常事务。

卓一凡首先接入dJ1199的管理系统,查询居民点的基本设施和生活规则。屏幕上迅速分类显示了各类设施的位置图、生活物资领取流程、社区活动安排等详细信息。

他仔细浏览,发现管理系统设计精妙,信息更新及时,但并没有人员登录查看的记录。卓一凡由此推测,这里的居民可能更倾向于依赖传统的社区互助模式,而非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他又调出社区居民信息,发现多以家庭为单位,邻里关系紧密,互助合作频繁。

dJ1199共有居民87,676名,其中青壮年占比约六成,老年人及儿童各占两成。能够识字的居民约有30人,多为年纪较大的社区管理者。

5万余青壮年大多从事社区分派的地下城工作,如搬运物资、救助伤病,以及少量外出完成地下城临时委托的任务。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