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 第152章 设伏

黎明前的黑暗对卓一凡来说如同白昼般清晰,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三轮巡逻车上的双联装能量武器射手正在打哈欠。他耐心地观察着天色,等待下一轮巡逻的到来。

他利用了与帐篷烟帽相同材质的伪装布,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布料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热成像信号,覆盖身体和步枪,确保伏击时的隐秘性和突然性。

时间在等待中悄然流逝,卓一凡心如止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他明白耐心是成功的起点。

天色渐亮,远处巡逻车队的轮廓逐渐清晰。

前方是一辆三轮巡逻车,后面紧跟着两辆四轮装甲车,车上的士兵显得有些懈怠。卓一凡调整呼吸,步枪的蓄力一击已经准备就绪。他瞄准中间的四轮装甲车,稳稳地扣动扳机。

一道蓝光瞬间穿透晨雾,精准命中目标,瞄准中间的四轮装甲车稳定地击发,一道蓝光瞬间穿透晨雾,精准击中目标,装甲车在蓝光中瞬间瘫痪,巡逻队陷入混乱。

后方的装甲车迅速靠近瘫痪的车辆,似乎误以为发生了能量故障,准备实施救援。

卓一凡再次为步枪蓄能,同时冷静地用手弩射出三支弩箭。50米的距离下,弩箭如流星般划破空气,精准命中三轮摩托的驾驶员和两侧射手,摩托瞬间失控侧翻,巡逻队彻底陷入混乱。

卓一凡迅速发出早已蓄势待发的第二击,一道蓝光穿透车身,最后一辆装甲车被击穿,蓝光余势不减地打在洼地的土坡上。

紧接着,他纵身一跃,敏捷地向三轮摩托上的敌人补射三支飞镖,随后毫不犹豫地冲向第二辆装甲车。

听着车内伤者微弱的哀号,他依然保持冷静,用力敲击装甲车的车门,车门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应声而开。卓一凡迅速而精准地用匕首、飞刀和手弩对车内的五名敌人发起攻击,每一击都精准无误,将所有乘员一一消灭。

回到第一辆装甲车旁,他迅速检查车内是否还有幸存者。果然不出所料,车内的五名成员在蓝光冲击的瞬间便已失去了生命迹象。

一方早已严阵以待、蓄势待发,另一方却浑然不觉、措手不及,这场战斗在一分钟内迅速结束。

卓一凡迅速切换智脑接管身体,高效地清理战场,有条不紊地收集情报和武器装备。

智脑迅速整理战利品,并详细分析敌情数据,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卓一凡巧妙地将摩托车置于两辆装甲车之间,伪装成一场意外事故的现场,随后悄无声息地返回埋伏地点,再次布下天罗地网,静候下一波敌人的到来。

现在正是“灯下黑”的机遇期,下一队巡逻人员极有可能会放松警惕,他仍有可乘之机。

智脑开始改造缴获的能量武器,解除武器使用人员的限制,使其能被卓一凡自如操控。

智脑以其卓越的能力,迅速破解了复杂的加密程序,并将珍贵的能量核心巧妙地安装在摩托车上,显着提升了其能源储备能力。

为了增强机动性和便携性,最终将原先笨重的双管13毫米能量武器精简为单管,使其更适合手持发射。

利用废弃的三轮摩托,经过精细的拆解和重组,打造出了一套功能强大的小型工程机械臂,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改造和维修能力。

目前,卓一凡拥有步枪1支、手弩1把、改造后的大口径能量武器2支、微型能量核心3个、小型工程机械臂1支,以及各类轻武器若干。

智脑为所有武器充能后,卓一凡接管身体,等待下一波巡逻队的到来。

头盔战术显示屏上的数据已更新,显示被伏击的这支巡逻队隶属于865镇机常备动作战大队第2中队第1小队。

第2中队由一个中队部、两个机动作战小队以及一个重装火力支援小队组成。

中队部由1辆装甲通信指挥车、2辆装甲维修车、3辆装甲运输车以及3辆四轮武装越野车组成,总人数为60人。

每个机动作战小队则由3辆三轮摩托搭载9名武装人员和6辆装甲车搭载的30名武装人员构成。

重装火力支援小队由9辆中型战车、9名驾驶兼指挥人员以及9名武器系统操作人员构成。

各小队凭借卓越的机动性和精准的火力配置,实现了无缝协同作战,在控制区域内形成起无坚不摧的机动作战体系。

865镇拥有99个村落和142户人家,总人口约15万。由于自然环境影响,户与户之间的迁移较为频繁。

因此,得益于村级民兵组织与精锐战士的紧密联防,865镇的常备机动作战大队成为镇域内战术支援与应急响应的核心力量。

865镇机动作战大队下辖三个装备配置与人员数量相同的中队,每个中队均能独当一面,可以迅速适应复杂地形,灵活部署,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战术攻防体系。

此外,865镇还拥有两个常设作战支队和一个作战指挥部,其具体兵力和装备配置目前不详。

由于圆柱体产生的独特磁场,这个世界的远程通讯受到了严重干扰。因此,镇、村、户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圆柱体内部的特殊感应机制来实现。

现在看来这种感应机制极为耗能,且传输的信息量有限,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作战部队主要依赖圆柱体接收站接收任务指令,而部队之间的通讯则以中波通信和目视距离内的可见光信号为主,同时辅以车辆战术系统预设的作战预案。

智脑已成功破解其加密算法,并成功接入第二机动作战中队的战术网络。目前通信网络内异常安静,显然敌方尚未察觉异常。

鉴于此,卓一凡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伪装,确保不留任何痕迹。他决定利用智脑模拟敌方通信频率,制造虚假信息,以扰乱敌方的判断。

一个小时悄然流逝,卓一凡屏息凝神,严阵以待。

最近阅读